摘 要:日本妖怪文化自记纪神话时代留存至今,历史悠久而内涵丰富。本文以江户时代妖怪画中的女妖怪为例,分析女妖怪的主要特点及其传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原因,探究日本古典女妖怪形象与日本社会间的深层联系。
关键词:日本古典妖怪;妖怪画;女妖怪;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张舒(1996.11-),女,汉族,本科学历,外交学院研究生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2
引言:
日本妖怪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近年来,随着《千与千寻》《夏目友人帐》《阴阳师》等以妖怪的角色设定为支点的动漫、游戏作品的风靡,全球范围内卷起一股“妖怪热潮”。
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认为,人类恐怖和畏惧的感情与生俱来,这种感情历经种种变化衍生出“妖怪”。他认为,对日本妖怪文化的研究即对日本人精神构造和社会变化的解读。笔者将在此见解的基础上开展研究。
妖怪中多女性形象是日本妖怪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近年来,学界对妖怪文化的研究不断增多,但聚焦女妖怪的研究依旧甚少,且先行研究多停留在对个别现象进行简单阐述的层面,缺少对女妖怪的整体把握和深层解读。“妖怪”是人类想象的产物,日本妖怪文化反映着日本社会的共有观念,同时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因此,通过日本古典妖怪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窥见日本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形象和日本人的女性观,具有研究价值。
本文将首先对日本的妖怪和妖怪文化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以最早引起“妖怪热潮”的江户时代妖怪画为例,聚焦其中的女性妖怪,从形态、善恶和命运等特点分析其诞生的社会背景和原因,探究日本古典女妖怪形象与日本社会间的深层联系。
1.关于妖怪
自记纪神话时代起,日本民间就已经有了“妖怪”的概念,但妖怪的定义却至今尚无定论。作家、妖怪研究家京极夏彦指出,“妖怪”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将各个领域的无数见解强行统合在一起来对“妖怪”下定义是一项极其困难且毫无意义的工作。如今,随着现代都市传说及以妖怪为题材的漫画、动漫、游戏的不断增多,妖怪的概念不断扩大,呈现混乱状态。
那么,对于日本人来说,“妖怪”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日本民俗大辞典》(吉川弘文馆出版 1999)中解释道:妖怪是“引起人不安与恐惧情绪的不可思议的事情或现象,或者被认为是引起这种现象的超自然存在。一般情况下,妖怪被认为是姿态怪异且拥有神奇力量的超自然存在,并被想象成引起灾祸的存在,令人畏惧。可以说是人们在面对超出自身认知的现象时凭借既有认知和想象力创造出的一种解释。此外,除「妖怪」之外,还有「お化け」「化け物」「変化」「あやかし」等别称,虽有微妙差异,但在本质上并无明显区别”。
柳田国男在《民俗学辞典》(东京堂 1951)中指出,妖怪即“失去人们的信奉后落魄神灵的姿态”。也就是说,妖怪起初以神的姿态受人敬重和供奉,随着这种信奉被废弃,它们便变成人们畏惧的对象,甚至成为被人类退治的可笑存在。对此,小松和彦也指出:“‘神就是受供奉的‘妖怪,‘妖怪则是不受供奉的‘神”。
综上,妖怪的定义尚未统一,但“超越人认知范围的超自然存在”这一概念在学界内基本一致。而且,妖怪本质上是人类想象的产物,其相关研究多从广义上把握妖怪的概念,将幽灵、怪物、妖精等全部划入妖怪的范畴。此外,“神”和“妖怪”是一组相对概念,根据人类供奉的情况,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本文将江户时代妖怪绘卷与绘本中的女妖怪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并从广义上把握妖怪概念。
在江户时代,随着印刷、出版技术的发展,妖怪题材的物语集、小说、绘卷、画本等文化作品迅速丰富起来,如被誉为“妖怪辞典”的鸟山石燕《畫图百鬼夜行》、真赤堂大嘘《选怪兴》等,这些作品引起了日本18世纪的“妖怪热潮”。而如今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妖怪形象也多是对江户时代妖怪画中妖怪形象的沿袭或变形。
2.关于女妖怪
本章将说明本文中女妖怪的定义,介绍江户时代妖怪画中的典型女妖怪形象,并对其进行分类总结。
2.1 女妖怪的定义
本文中女妖怪的概念基于前文中妖怪的定义,指广义上以女性姿态登场的妖怪形象。此外,自妖怪画出现后,“妖怪”成为了具象化的存在,故考察妖怪画中的女妖怪形象对女妖怪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以引起日本最初“妖怪热潮”的极具代表性的江户时代妖怪画为抓手,研究其中的经典女妖怪形象。
2.2 经典的女妖怪形象
在江户时代妖怪画中登场的女妖怪形象中,有与人类相仿的,也有形似动物等偏离人类形象的存在,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老媪 以小豆婆、白粉婆、蛇骨婆为代表,以老媪形象出现的妖怪甚多,这是由于老媪的姿态、容貌、声音等的特点容易让人感到阴森可怕,从而联想到令人恐惧的存在。
(2)怨灵 有名的产女、柳女、皿屋敷、络新妇、青女房等经典女妖怪形象均为怨灵。产女被认为是因难产而死的女性的怨灵。江户初期,日本将产女与中国妖怪传说中的姑获鸟视为同一存在,故日语中“姑获鸟”读音与“产女”相同。为防止死于难产的女性变成产女作祟,日本多地有将胎儿从产妇腹中取出,并置于其身旁一同埋葬的习俗。柳女则相传一女子因怀中幼子被柳枝缠绕颈部窒息而死,其怨念附着在柳树中,每夜哭诉。皿屋敷的传说有几个不同版本,但基本讲述的都是一位名叫“阿菊”的女佣人因与盘子有关的琐事被投入井中死亡,之后每夜井中都会传来阿菊“一枚、两枚……”的数盘子声。络新妇和青女房均是女子由于被爱人背叛而由爱生恨,变成妖怪作祟人间的妖怪。
(3)魔女 魔女中,有身藏雪山、河畔等隐秘角落用美貌诱惑年轻男子并将其残忍杀害的雪女、川姬等美艳妖怪,也有栖息于一方川河湖海、为自然所滋养的妖怪,还有以雨女为代表的利用巫术造福人类的妖怪。这些魔女均与日本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4)可化作人形的女妖怪 第四种是本体为动植物、器物等非人类形态,但可使用法术化作女性形态的妖怪。日本三大妖怪之一的“玉藻前”便是其中一例。相传玉藻前是平安时代末期鸟羽天皇的宠妃,其九尾狐原形暴露后被镇压,但其野心和执念仍以"杀生石"的形态留存于下野国那须野原。有人认为,玉藻前来自中国,妲己、褒姒是其前身。鬼女红叶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例。在明治中期出版的《户隐山鬼女红叶退治传》中描述:鬼女红叶是拥有第六天[1]魔王力量的妖怪,曽受源经基宠爱,在原形暴露后被流放于户隐之地,曾企图联合当地党徒谋反,但最终被平维茂率领的军队镇压。
3.女妖怪与日本社会
本文第二章介绍了日本女妖怪的经典形象。日本妖怪没有绝对的美丑与善恶,蕴含着凡事均有两面性、美与丑互为表里的日本哲学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本章将进一步探究日本丰富的女妖怪形象诞生的深层原因和经典的女妖怪形象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1 女妖怪的背后
日本文化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女妖怪形象,其原因大致有以下4点。
(1)女性的生理特征 从生理特征来看,女性是新生命的载体,具有母性特征,而在这一点上女性的形象与自然界中的水是一致的。水具有创造性,被视为能量之源,是孕育生命的存在,故日本文化中与水相关的女妖怪形象众多,且由于这一特性,与水相关的女妖怪多性善,常利用自身神力救助人类。
此外,女性被视为美的化身,但女性的美短暂易逝。且与男性相比,女性是脆弱无力的。基于这种生理特征,受日本“物哀”“无常”等观念影响,追求“残缺美”的日本人常把女性设定为悲剧角色。这种美的破灭更符合日本人的审美追求,这也是日本女妖怪中多生前命运坎坷、痛苦惨死的怨灵形象的原因之一。
(2)女性的心理特征 如前文所述,在日本经典女妖怪中有关难产、丧子、被爱人背叛的例子甚多。这是由于女性多感性,内心细腻,追求爱与美,而这种纯粹且激烈的感情易化作执念与怨念。因此,由爱生恨化为怨灵的大多为女性,少有男性形象的出现。
(3)记纪神话的影响 记纪神话中出现了以天照大神为代表的大量女神形象,这些形象中很多成为了后世妖怪题材的绘画、文学、歌舞伎作品的创作原型。
(4)男尊女卑思想 平安时代之后,随着儒家思想的兴盛,男尊女卑的思想也随之发展。在儒家思想中,社会以男性为中心,“以男为天,女为地”“夫为妻纲”,女性沦为社会中的绝对弱者,以至于被丈夫或主人虐待甚至杀害都是尋常事。被男性支配、饱受压抑的女性容易心生怨念、变成妖怪报复人类也是不难想象的。而且,从柳田国男所提出的妖怪即“落魄神灵的姿态”的见解来看,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死后很少受到供奉,而在祖先崇拜观念强烈的日本社会,人们普遍认为:死后受到供奉的男性会变成神灵,而普遍不受供奉的女性则易变成妖怪。
此外,在男权社会的背景下,女性形象常被“妖魔化”,在文艺作品中,女性常被描述为善妒冷血的存在,侧重渲染其负面形象。在描述男子因沉溺于女色而酿成灾祸时,也通常将其祸因一味归结于女性的存在。这与日本的“好色”文化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根本上是男尊女卑思想的产物。
另外,从与政治相关的玉藻前与鬼女红叶的传说可以看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拥有智慧和野心是不被世间接受和认可的,有治国才能的女性被视为祸国殃民的存在,处于被排挤、被指责的立场。这是由于有才干的女性是威胁男性统治地位的存在,为维护男性的既得利益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必须打着“降妖除魔”的旗号将拥有强大力量的女性定义为“妖怪”,对其进行“镇压”。
3.2 女妖怪形象的社会影响
笔者在3.1中尝试分析了日本社会环境对经典女妖怪形象形成的影响,本节中,笔者将尝试分析经典女妖怪形象对日本社会的影响。首先,为抚慰怨灵,女妖怪也逐渐成为受人供奉的对象,女性的后事也逐渐能够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此外,被自然环境滋养的女妖怪性情温和善良、造福人类,与孕育生命的人类女性形象一致,在其妖怪形象的影响下,人们会对女性增添一份尊敬与感谢之意。同时,女妖怪的经典形象展示了女性力量,反映着男女之间亦亲亦离的关系,以及属于女子纤细善感又敢爱敢恨的风情面貌,对日本人价值观的形成与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作为一种文化熏陶对其女性观的形成或多或少地产生着影响。
注释:
[1]第六天指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为位于三界中欲界的最高位、六道中天道最下端的六欲天,也称第六天,是欲界天主大魔王第六天魔王波旬所在之处。
参考文献:
[1]大内山祥子.神と妖怪 : 柳田國男『妖怪談義』の中で語られるお化け[J].大学院教育改革支援プログラム「日本文化研究の国際的情報伝達スキルの育成」活動報告書 (平成20年度 学内教育事業編),2009.
[2]小松和彦.日本怪異妖怪大事典[M].東京:東京堂,2013.
[3]小松和彦.妖怪学新考[M].東京:洋泉社,2007.
[4]柳田国男.妖怪談義[M].講談社学術文庫,1977.
[5]三浦宏文.井上円了の哲学と妖怪学の目的 : 在野の哲学者の真のねらい[J].実践女子大学短期大学部紀要,2017.
[6]甲田烈.世界の際としての「妖怪」[J].国際井上円了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