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订单通过手机发送到商家的打印机里,后厨响起的不是灶火声,而是微波炉转动的轰鸣。按照订单,商家会从冷库里拿出装着菜的塑料袋子,加热以后直接铺到饭盒里,就成了外卖员们送到你手上的餐食。
你知道每天中午吃的外卖,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当订单通过手机发送到商家的打印机里,后厨响起的不是灶火声,而是微波炉转动的轰鸣。按照订单,商家会从冷库里拿出装着菜的塑料袋子,加热以后直接铺到饭盒里,就成了外卖员们送到你手上的午饭。
这些袋装菜品叫做菜肴包。在中国的外卖餐饮行业,菜肴包大概有70% 。也就是说,现在吃的外卖,七成都是这一类菜肴包做的。
菜肴包无处不在
记者曾前往成都一家名叫“外婆卤肉饭”的店暗访。这家店在当地算高销量网红店,美团(外卖平台)月售23455件,饿了么(外卖平台)月售5560件。狭小的店面靠一块帘子分隔,前面是挤满外卖骑手、不足10平米的前厅,负责接单和出餐,帘子后面则是“餐食加工区”。
加工的流程并不复杂,按照订单从冰柜里拿出预制的菜肴包,放在沸水里加热好,倒在米饭上,打包完就可以交给骑手。而这并不是孤例,有的门店完全依靠菜肴包进行销售,有的则是将现炒的菜品和菜肴包搭配使用。
菜肴包在外卖行业这么泛滥,离不开这个行业对压缩成本、提高效率的病态追求。
据了解,普通个体小餐厅,一天两百多单就需要从早到晚洗菜、切菜、炒菜。而如果使用两分钟就可以出餐的菜肴包,只需要用蒸箱蒸好米饭就行。在微波炉数量足够的前提下,只要米饭不断供,多少单都“吃”得下。
普通食材在冰箱里的保鲜期也就两三天,而菜肴包的保质期动辄半年到一年。换句话说,你吃的外卖,很可能是半年前就做好的。
根据业内人士观察,菜肴包已经成为外卖行业内的主流,还有一些体量大的同行,几家联合起来建立了中央厨房,生产可以共用的菜肴包。
在疫情催化下,中大型企业也开始入局菜肴包行业,菜肴包也从餐厅后厨,直接走到消费者面前。
这种工业流水线餐饮安全吗
那么,菜肴包到底安全吗?
两年前,菜肴包厂家合肥杠岗香被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在记者镜头记录下,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直接用手搅拌酱料,水池里的排骨“放了一年”照样还在使用。
新闻曝出后不久,杠岗香进行整改,但更多没有被曝光的相关厂家依然还在运转。在相关法律实践里,有大量空白地带需要被关注,比如外卖店用的菜肴包,到底该作为工业制成品受到监管,还是作为饭店的原料采购受到监管?监管主体不明,让安全问题难以根除。
2020年2月,北京市监局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允许线上和线下销售加工制作的半成品预制菜。这代表在政策层面上,有地方政府认可了这类产品存在的合理性,相关的监管完善也许已经在路上。
菜肴包分为常温、冷冻两种,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杀菌的方法。常温菜肴包采用巴式消毒(高温杀菌),在121℃以上的高温下将肉制品内的细菌杀死,然后将食品放入特制的耐煮、微波PET袋内密闭封口。
冷冻菜肴包则使用速冻技术,让产品在瞬间达到冷冻状态,再将菜肴包放置于-18℃下贮存,使料理包无法产生细菌。这种模式采用瞬间急速冷冻的方式,口味接近于现炒,几乎尝不出明显差别。
但顾客对这种模式并不买账。有人吃完以后评价,“吃点儿啥不好,非要吃加热食品?”
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从卫生、安全的角度讲,只要合规,菜肴包并不存在额外风险,甚至还对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益。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志峰认为,菜肴包对食品溯源和公共卫生保障方面有更大的作用——正规菜肴包生产厂家受食药监部门监管,产品质量需要达到国家检验标准。
举例来说,如果有人在餐馆吃坏肚子,除非是大规模爆发,否则很难找商家理论。但根据目前的《食品安全法》,菜肴包要是出问题,可以进行同批次产品的查验,进一步溯源,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但问题是,商家未经明示使用菜肴包,是否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权?
饿了么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商户提供的外卖商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商户可以自主采用不同的经营形式。”美团外卖平台给出的态度也一样,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允许餐饮商户通过菜肴复热的方式进行生产、售卖”。
至于是否需要做出标示,两家平台都没有作出要求。同时,新修订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里,也只是提出鼓励餐饮服务提供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但并未对此作出强制性规定。换言之,消费者根本无法知晓自己买到的外卖,是不是复热过的菜肴包。
曾有媒体记者撰文称,这种流水线上的食品工业产品,成本低、出餐快,确实能通过标准化解决卫生、品质、口味等问题,确实利好餐饮从业者。
利好的代价,却要作为食客的大多数人来承担——中餐厨艺衰退、菜品普遍快餐化、公众口味被“阉割”之后,美食会不会成为上层阶级专属的“贵族食物”?而且,这个社会里的大多数人,只能依靠流水线生产的产品维持生存。
(《Vista看天下》 周大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