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如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青年学子是展现文化自信的主要群体,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延续中华文明的重任。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作为受众面广泛的人文素质课程,承担文化桥梁、传递文化价值观和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目前,大多数高职英语课程仍较多关注英语语言文化,没有真正落实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导致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薄弱。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如何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促进学生理解并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意识的内涵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英语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现。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应加强人文教育和素养教育。外语教育中人文内容的教育早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就有所体现,孔子思想中的“仁”“礼”是教育的目标,就是教育中的人文内容。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这一交流工具的目的是了解国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培养深层次的跨文化意识和思维。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教育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
近年来,“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高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许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年青学者在跨文化交际时,无法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缺乏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独立的文化人格、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不足等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例如学生在用英语谈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时,只是停留在“登山”“赏菊”等浅表的描述上,对于“饮菊花酒”“插茱萸”等文化内涵的英语表达知之甚少。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提升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水平,成为我国各层次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正如王守仁所言,“今天学习外语,还要用外语传播中国思想、学术和文化,开拓世界市场。”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立足本国文化,承担向世界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培养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通过检索知网(CNKI)发现,近年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高职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不少,但大多数处于宏观的理论探索阶段,从微观角度的教学案例进行实践探索的研究甚少。因此,以《新职业综合英语1》中的第三单元Business Meals(商务宴请)为例,以财经学院会计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来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融合的教学路径,并探索两者结合的有效性。
教学主题“商务宴请”基于《新职业综合英语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重组和二次开发,以语言能力、职业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为核心,分为餐厅点餐、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菜肴、餐桌礼仪文化和商务宴请职场技巧四次课。原教材内容以介绍西方饮食和餐桌礼仪文化为主,而学生今后在涉外职场中需要向外宾介绍中国特色菜肴。因此基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增加“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菜肴”的教学内容,补充介绍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特色菜肴(兰州拉面)的文章和视频,注重启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启发学生领会中国人民智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餐桌礼仪文化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增加了中西方文化对比这一章节。教师引导学生从餐桌布置、餐位顺序、用餐礼仪、餐具使用等角度比较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及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辨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化交流与互鉴必要性的认识。
课程以超星学习通为平台,构建“课前自主探究—课中任务导学、讲解示范、学生成果展示—课后拓展提升”的教学模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前期准备中,教师积极主动学习、夯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通过实地考察、继承人访谈等途径了解无锡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做好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在准备阶段,教师整理和单元主题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句型和篇章,收集关于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文化等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文献和宣传册等,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以《新职业英语综合英语1》第三单元Business Meals为例,收集和整理了以下辅助学习资源,如表1所示。教师通过整合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表1 《新职业英语综合英语1》第三单元线上/线下教学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在课堂上,教师可辅助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提炼出语言框架,形成中国文化的英语语言输出。以“介绍中国传统菜肴”内容为例,在教学平台上传关于兰州拉面的视频和文字介绍材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炼出介绍中国传统菜肴文化故事的语言框架,包含Origin(起源)、Development(发展)和Cultural Significance(影响意义),并帮助学生归纳常用表达句式。在练习部分,将学生按中国的菜系分成4大组,每组代表上台选择各自要介绍的菜肴。各小组通过合作学习探寻菜肴文化故事,并按照所学语言框架,介绍菜肴的文化故事,上台进行口头汇报。课后,鼓励学生将口头的汇报形成文字上传至学习平台,形成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语言产出流程。
教师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在线学习、自我评价、同伴评价、问卷星反馈和测试等,并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在线学习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等融入过程性评价,并强化对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中国传统菜肴的介绍”一课为例,课后对会计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反馈。通过问卷星调查,了解到接近一半的同学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在后续的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及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就课堂氛围设置了问卷星调查,了解到66.67 %的学生对该节课的课堂氛围是比较满意的。
本单元的教学效果良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本单元学习后,教师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
几个维度考查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从测试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较学习前的英语水平有提高,特别是在有关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词汇发音、理解和运用上。从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文化学习活动任务,并在用英语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时学生能表现出一定的民族自信。在本单元学习后,教师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效果、课堂氛围几个维度设置了问卷星调查,在学生中发布并收集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对本单元教学的反馈:学生对本模块的教学满意度较高,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知识自主学习意识有所提高。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为教育目标,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应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学习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其次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确立文化育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时,精准对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循序渐进;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新时期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以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