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式护理对改善儿科护理管理效果的作用探究

2021-02-26 05:18骆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儿科家属护理人员

骆颖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儿科,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儿科护理中服务的对象年龄比较小,自我保护能力弱和治疗依从性比较差,所以对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更高。加上患儿家属常因患儿无法描述病情害怕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影响而患儿身体健康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对护理工作具有较高敏感性,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护患纠纷。所以,在儿科护理中需要落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对于促进患儿康复、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及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等有重大意义[1]。对此,本文侧重探究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对改善儿科护理管理的作用,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间儿科收治的89例患儿为对象,以随机方式分参照组42例、实验组47例,参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13岁,平均(6.84±1.42)岁;疾病类型中,呼吸系统疾病13例,消化系统疾病14例,骨科疾病11例,神经系统疾病4例。实验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12岁,平均(7.03±1.28)岁;疾病类型中,呼吸系统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13例,骨科疾病13例,神经系统疾病6例。所有患儿和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符合入选标准,排除有神经功能、意识障碍以及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差异性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由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常规的治疗护理服务,遵医嘱指导正确用药等。实验组予以风险防范式护理,具体如下:①建立风险管理小组:由管理小组对本年度儿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事件加以分析总结,统计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并加以分类,以便于及时找出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如不按医嘱用药、护理文书存在漏洞、病房护理不全面及不重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②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水平:根据儿科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加以定期培训,鼓励护理人员学习关于风险防范的相关法律和条款,并结合工作中发生的一些纠纷事件加强学习,对事件发生原因和过程以及处理方法加以深入探讨,从而找出更有效的应对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穿刺培训,提高穿刺水平,减少患儿痛苦的同时避免护患纠纷。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通过奖惩方式激励护理人员,使其在护理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得到增强。③健康教育:由于患儿入院后因进到陌生环境会产生害怕和焦虑感,所以常常抗拒治疗和护理。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在患儿入院时便鼓励患儿家属加入护理队伍,使其了解在护理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和对患儿带来的影响,协同护理人员加强患儿的看护和安全管理,加大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度,并告知其患儿病情基本情况、治疗进展和可取得的康复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知晓率[2]。④心理护理:受到疾病和治疗的影响,患儿和家属都会存在一定的紧张、害怕和焦虑心情,这就使得患儿难以配合治疗工作,家属无法理解护理工作,一旦护理工作不当,就很容易引发护患纠纷。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采取及时的心理干预,如加强深入沟通,让患儿和家属了解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告知其以往成功治愈的案例,以亲切的态度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从而安抚和稳定患儿及其家属的情绪,提高配合度。⑤风险管理评估:为了提高患儿在院内安全性,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儿实施风险评估,了解其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并进行针对性改善,如患儿饮食要根据病情进行调节、卫生间要做好防滑装置、床单被褥要经常更换清洗等,以免发生意外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每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优。观察两组给药问题、静脉留置及意外事件等发生率。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风险规避策略,从而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职业水平,认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提高风险意识,为儿科患儿提供更为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6-8]。此外,风险式防范护理还要求护理人员重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护理消除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取得充分的理解;通过健康教育加深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其配合度,促进护理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9-10]。

在本组研究中,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风险防范式护理,实验组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是4.26%,参照组是14.28%,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2]。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落实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效果明显,应

表1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s)

?

2.2 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是4.26%,参照组是14.28%,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n(%)]

3 讨论

因儿科收治的患儿年龄比较小,在治疗中治疗的依从性也比较差,医护人员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好患儿的安抚和治疗工作,并且由于患儿的不配合,很容易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引发各类风险事件,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对此,儿科护理人员应根据儿科患儿的特殊性,有效解决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很有必要,从而针对儿科护理的风险问题加以分析总结,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实现降低儿科护理风险的目的,进而提高儿科护理管理的质量[3-5]。

风险防范式护理属于预见性护理的一种,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分析护理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从医院情况、管理制度、专业操作及服务态度等角度提出预见性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儿科家属护理人员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