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玲,李彩枝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11)
目前手足口病可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接触、消化道传播,以夏秋季多见,多发生在学龄期儿童[1],EV71型手足口病有着很强的传播渠道,特别是幼托机构这种聚集人群非常多的地点,病毒更容易发生传播扩散,而且易感人群特别多。从目前来看,手足口病已经是威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众多主要疾病之一[2]。手足口病威胁小儿生命安全和生长发育,对此还需注重预防观念[3]。为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在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中的效果和保护效果,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年某镇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
1.1 疫情的采集。采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镇幼托机构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的结案报告。
1.2 定义与标准
1.2.1 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符合①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出疹期、重症等)②幼托机构发现手足口病重症患者或者死亡案例,或者7天某个班级发现确诊病例数≥2,或者7天内幼托机构发现确诊病例书≥10或有3各班级发现确诊病例≥2时。
1.2.2 信息采集采集聚集性病例的幼托儿童的基本信息、手足口病病史。其中手足口病病史根据检验室病毒血清学试验、医院确诊病历、幼托机构因病缺勤记录或通过电话调查确定。
1.2.3 疫苗接种史:接种组:超过发病起始日期一个月以上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的幼托儿童。未接种组:未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的幼托儿童。其中在观察期前曾患EV71型手足口病的幼托儿童不计入队列。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由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
1.4 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保护率(%)=[(未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 /未接种组发病率]×100%。
2.1 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概况。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镇幼托机构共报告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47起,其中2017年20起,2018年27起,1-3月1起,4-6月11起,7-9月27起,10-12月8起。城区幼托机构21起,乡村幼托机构26起,见表1。
表1 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概况(起)
2.2 疫情规模疫情共涉及64班,125例病例,班级平均罹患率6.50%,每起疫情涉及病例数2-7例,疫情规模均较小,累计病例中位数为2例,持续时间短,中位数为5天,无重症或死亡病例。通过病毒型经实验室检验,47起聚集性疫情中,EV71病毒单一感染引起(18/47),CoxA16病毒单一感染引起(13/47),其它混合感染7起,肠道病毒检测阴性9起,见表2。
表2 病毒型经实验室检验情况(起)
2.3 某镇不同区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中接种情况发病率比较。不同地区疫苗接种情况发病率比较,城区发病率为稍高于低于乡村,见表3。
表3 某镇不同区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中接种情况发病率比较(n,%)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地区引起暴发流行[4]。本次对2017-2018年某镇幼托机构手足口疫情聚集性分析结果表明,发病高峰在夏秋季节,与部分文献一致[5]。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主要以EV71和CoxA16病毒感染为主,且EV71病毒感染起数多于CoxA16病毒,但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也不容小觑。
该镇的城市和乡村都出现过幼儿手足口病疫情,在疫情出现之后,相关医护人员要求患者居家隔离治疗,并做好健康教育宣导,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城区幼托儿童的手足口病发病率较乡村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在其他疫情防控措施基本相同情况下,城区手足口病疫情发病率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城镇婴幼儿受到疫苗接种的覆盖范围比乡村广泛,家长的接种意识更强,这表明高接种率可以有效保护幼儿免受EV71型病毒的侵害,从而避免引发手足口病。接种疫苗能够对传染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过去很多的高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都是通过疫苗接种完成的[5-8]。通过对一些文献报道分析研究发现,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安全性非常高。吴冰莹等[9]研究表明Vero 细胞肠道病毒71 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能显著,可以在今后作为手足口病主要的预防手段。从某镇2017年-2018年的实际接种情况看,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率并不理想。能够对婴幼儿手足口病疫苗造成影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的了解认知程度;二是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及严重性的了解程度;三是当地有关卫生部分与教育机构的合作深入程度;四是疫苗接种健康宣传程度;五是健康教育在家长层面是否起到一定的作用,让家长完全信任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从而提升婴幼儿的疫苗接种覆盖范围,防止疫情的传播[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