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满英,胡火英,陈娟
(新余市中医院,江西 新余 338000)
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因异物侵入浅表软组织所致。由于位置容易触及,很容易被发现,但仍需采用影像学手段进一步明确包块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2]。近几年,随着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在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诊断中体现出明显优势,对于非金属异物、草木异物、线头异物等也有很好的诊断价值[3]。我院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高频超声在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接诊的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患者50 例,其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35.65±6.71) 岁。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金属异物包块12 例(12个包块)、非金属异物包块16 例(16个包块)、草木异物包块15 例(15个包块)、线头异物包块7 例(8个包块)。
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使用飞利浦EPIQ 5和飞利浦IU Elit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配套7.5~12 MHz探头进行检查。充分暴露患者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将高频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后在包块表面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包块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周边组织结构等特征,测量异物大小,并在体表划线标记。出现包块内部强回声斑或强回声带时,需从多切面、多角度仔细观察回声团长短轴以及特征性立体形状,若怀疑为异物残留则要辨别异物性质;若患者有创伤病史而包块不清晰,可根据外伤部位对异物可能存在的位置进行推测以便扫描,仍无法发现异物时,则扩大扫查范围,仔细观察直至发现强回声团。注意扫查时需根据异物性包块的深度和位置合理调整探头频率,以便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对于位置较深的包块可适当加压以缩短探头和包块距离。
比较高频超声对不同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定性和异物诊断结果以及高频超声诊断不同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高频超声对不同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定性符合率及异物诊断正确率均较高,且不同性质异物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高频超声诊断不同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且不同性质异物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1 高频超声对不同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定性及异物诊断结果
传统的X线检查对金属异物的敏感度很高,但对非金属异物诊断效果欠佳;灰阶超声多应用于软组织与实性脏器的解剖结构变化检查,在诊断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中应用较少;MRI则价格较为昂贵,对草木异物包块、线头异物包块敏感性欠佳[4]。研究报道[5-6],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多分布在皮下5 cm范围内,为超声的高聚焦区,适于使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且高频超声检查方便快捷、费用低廉,临床应用限制也少。目前,国内对于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分类主要包括金属异物包块、非金属异物包块、草木异物包块、线头异物包块4类。其中金属异物包块主要有铁钉、针、易拉罐片、子弹头等,高频超声图像特征为条索状强回声,异物较大时后方有“彗尾征”,受伤时间短的患者为实性稍强回声,且内部存在液性暗区,包块边界不清晰,但受伤时间长的患者为低回声,且包块边界清晰[7-8];非金属异物包块主要有玻璃、塑料、石头、硅胶等,高频超声图像特征为条索状强回声团,与金属类异物相比亮度稍低,异物较大时后方无“彗尾征”,且包块边界较清晰[9-10];草木异物包块主要有竹枝、木柴、荆棘刺等,高频超声图像特征为形状各异的低回声区,且包块内部中央区有强回声团[11-12];线头异物包块主要为手术操作遗留的缝线,高频超声图像特征为长条状低回声区,且边界清晰,后方无“彗尾征”,部分患者异物内部有强回声点[13]。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超声对不同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定性符合率及异物诊断正确率均较高,且高频超声诊断不同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可见采用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可靠地鉴别包块类型,准确发现异物。
表2 高频超声诊断不同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结果 例
表3 高频超声诊断不同浅表软组织异物性包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