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病中的疗效观察

2021-02-26 13:54:28胡雪丹吴爱莲黄茶英范秀球吴芝炜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2期
关键词:肺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

胡雪丹,吴爱莲,黄茶英,范秀球,吴芝炜

(江西省胸科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耐多药结核病是指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同时耐药的至少2 种以上的一线抗结核药耐药的结核病。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总数排在世界第1位,是全球27 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与一般的结核病不同,耐多药肺结核病发病率高、发现率低和治疗率及治愈率低,病情重,病程长,服药时间2 年以上,治疗需要很高的依从性,对护理管理工作提出较大挑战[1-2]。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具体是指不同专科领域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提供独立的医疗意见以及专业的医疗服务,制订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3-4]。本研究是将MDT的先进理念引入到耐药结核病护理管理中,对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诊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结核科2017年1—2017年6月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2 例为对照组,2018年7—2018年12月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4 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8 例,女4 例,年龄(42.5±12.67)岁。观察组男22 例,女12 例,年龄(44.8±13.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研究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5-6]:痰结核菌培养证实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均耐药;无严重肝、肾疾病及精神病、癫痫病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所有用药、检测项目及护理管理方法。排除标准:有感染性疾病或基础疾病的患者;有精神类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或不愿配合护理进程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建立详细的患者信息档案,加强病情监护;给予适宜的环境护理和生活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况,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同时讲述成功病例,树立信心;给予患者合理的用药指导及不良反应预防等建议。观察组给予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第一,成立耐药结核病多学科协作诊疗护理小组,组长为副院长,选择耐多药肺结核病知识丰富、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为成员,由结核科专科护士、医生、检验科人员、营养师、药师、放射科技师组成多专业团队协作护理小组,形成合作伙伴,并制订小组工作制度及成员职责。第二,开展相关人员培训,举办学习班、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医疗护理论坛等多种形式培训,完善诊疗护理规范。第三,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会诊,每周开展耐药结核病多学科协作诊疗,依据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指南,对每例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并建立个案登记。设专职回访人员开展延伸护理,对每例出院患者实施全程回访,通过微信群、电话、上门等形式对出院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第四,完善制度及服务规范,优化护理行为。依据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指南,完善诊疗护理规范,制订耐药肺结核病临床护理路径、耐药肺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手册、耐药肺结核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评价表、服药依从性测评表(Morisky Green)、耐药肺结核病护理质量检查表。依据评估结果,护士严格按照耐多药肺结核病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护理,强调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为每例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第五,开展联合诊疗护理质量督导。对每例患者护理质量实施责任护士—护士长—职能部门三级质量督导,督导结果与科室及责任人绩效挂钩。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和病灶吸收有效率。依从性调查方法:Morisky Green测评表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测定[7],主要回答4个问题:有时是否忘记吃药;服药时是否出现偶然不注意的情况;自身感觉症状有所改善时,是否停止服药;自身感觉症状恶化时,是否停止服药。“是”为0 分,“否”为1 分。患者得4 分为依从性好,4 分以下为依从性差。总依从率(%)=(得4 分患者例数÷总例数)×100%。医生根据患者胸片情况进行12个月的病灶吸收有效率比较。观察患者耐药结核病知识掌握率。责任护士依据评价表对每例患者进行耐药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评估,评估表内容主要是耐药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和患者经常忽略的问题,一共40 个问题,共计40 分,掌握为≥35 分,基本掌握为30~34 分,未掌握为<30 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总分100 分,非常满意为>80 分,满意为60~80 分,不满意为<60 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和病灶吸收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和病灶吸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耐药结核病知识掌握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耐药结核病知识掌握率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近年来,医学界在结核病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仍然不太理想,具有一定的难度。该病的周期长,容易反复发作,而且治疗费用也比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了沉重负担[8-9]。多项研究表明[10-11],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呈正相关,关键在于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治疗及护理的规范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程度。但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常规护理中,大多数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发放宣传手册等健康教育的方式,缺乏系统性,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度不高,依从性也不容乐观[12-14]。所以,迫切需要探索一种良好有效的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护理干预方案。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创新管理模式,针对患病程度相似的患者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最终达到规范化、同质化的诊疗[15-16]。本研究通过将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病诊疗,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规范了医、技、护理人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诊疗护理行为,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实现了自身价值;促进了医院的学科发展,医院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改善了患者的就医诊疗体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更信懒医院。同时对每个患者治疗方案都进行讨论,强化对患者关于耐多药结核病知识的指导,更愿意学习和了解该疾病,提升了患者对耐多药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率,建立健康积极的信念,进而使患者自觉遵守医嘱,配合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耐药结核病知识掌握率达97.06%,病灶吸收有效率达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和2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更加了解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患者的病灶吸收有效率、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肺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西部医学(2024年3期)2024-03-21 12:22:24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2期)2022-07-15 08:54:52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46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效果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2:04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6:02
加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耐多药肺结核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
110例耐药肺结核病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