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2-26 01:59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征心肌梗死心功能

陈 默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功能减退甚至心肌坏死,以胸骨后剧烈疼痛、休克、频死感、心率失常、心脏骤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常见危急重症[1]。院前急救是危急重症患者接受急诊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是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前实施的现场急救措施。有研究显示[2],科学的院前急救可尽早的提高AMI患者心肌灌注量,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为患者后期住院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对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没有标准的AMI院前急救护理模式,为此,本研究将探讨两组院前急救模式对AMI患者的急救效果,为临床AMI急救模式的规范和制定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收的1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对AMI的诊断标准[3];(2)心前区疼痛等AMI临床症状明显;(3)发病后直接就医者。排除标准:(1)转院患者;(2)合并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3)具有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性疾病;(4)家属不愿意院前急救治疗者。将2018年1月至12月接收的90例AMI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接收的99例AMI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35~78岁,平均(54.92±6.67)岁;首次心肌梗死73例,再次复发17例;发病至救治时间0.5~3 h,平均(1.85±0.27)h。观察组男性56例,女性43例;年龄36~77岁,平均(55.34±6.72)岁;首次心肌梗死81例,再次复发18例;发病至救治时间0.5~3.3 h,平均(1.91±0.33)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理论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接诊后简单给予基础生命支持后立即协助转移患者至病房或急诊手术室接受进一步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心肌梗死发病突然,除胸前剧痛外还并发窒息感或频死感,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紧张、烦躁等心理应激反应,此时护理人员应运用合适的语言给予安抚和鼓励,亲切的向患者做好解释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医护人员就在身边,已经开始用药治疗,使患者放心。同时还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其疾病情况,包括目前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治疗手段、注意事项及预后效果等,消除患者恐惧、烦躁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护理及治疗工作。(2)生命支持护理:护理人员接诊到患者之后应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准备抢救用药,随时准备协助医师进行抢救用药。同时给予氧气吸入,以尽快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有效的氧气支持,可提高血氧浓度,缓解心肌疼痛,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保证机体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避免因缺氧而对机体造成的重大损伤。对于严重呼吸困难者,可给予高流量持续吸氧(4~6 L/min),待症状有所缓解后改为低流量持续吸氧(3~4 L/min)。

1.2.2 观察组 接诊后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先遵医嘱进行镇静、止痛、溶栓、抗凝等治疗和用药反应观察,然后协助转移患者至病房或急诊手术室接受进一步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紧急抢救:接诊患者后立即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如出现房颤、心室扑动,应立即给予电除颤;如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等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若有义齿应立即取下,以免发生义齿脱落引起窒息;对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要尽快吸痰,彻底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通。(2)镇静、止痛:护理人员在给予心理护理、基础生命支持的同时,遵医嘱给予安定肌注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缓解患者频死感,稳定情绪;也可根据病情适当遵医嘱给予杜冷丁或吗啡肌注,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为进一步急救措施的开展提供条件。(3)抗凝、溶栓治疗及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或阿托伐他汀口服,静滴尿激酶等进行溶栓。持续胸痛且无低血压者可静滴硝酸甘油,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对于存在心律失常者,可给予利多卡因、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洋地黄制剂等静脉注射或持续静滴,注意药物滴注速度。(4)生命体征及用药反应的观察:持续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重点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应用溶栓药物后,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有无皮肤或胃肠道出血倾向,有无过敏或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还应观察心率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ST段变化,预防再灌注性心率失常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急救护理前(接诊时)及急救护理后(患者转运完成)时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2)急救效果:以NYHA心功能分级为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急救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者为显效;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但为达到Ⅰ级心功能水平者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心功能等级未改善为无效。(3)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急救前后生命体征改善情况 急救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观察组生命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2.2 急救效果比较 由表2结果可知,观察组急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由表3结果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数量众多,死亡率也高于国外,给家庭及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因此,如何降低AMI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是临床关注的热点。AMI往往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猝死,因此,对AMI患者尽早的给予急救护理及相应治疗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临床尚没有标准统一的AMI院前急救模式,从而导致急救效果差异较大,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最终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和生存质量。因此,寻求一种科学有效、安全实用的AMI院前急救模式,对提升急救效果,降低AMI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显示[5],AMI的最佳救治时间为120 min内,接受急救治疗越早,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对减轻心肌细胞坏死意义重大。薛冰等[6]通过对28 946例院前急救患者特征及急救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院前急救流程是延长AMI患者急救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王志娟等[7]报道显示,通过建立AMI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AMI患者接诊到治疗时间,提升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杨叶等[8]研究显示,通过开展无缝接院前急救流程,可有效缩短AMI急救时间,为心肌抢救提供有利时间,有效提升急救效果。心肌梗死患者因冠状动脉梗阻,心脏灌注不足,机体特别是心肌严重缺血缺氧,患者感受到呼吸困难,有频死感,本研究在患者到达后,第一时间给予氧气吸入,有效缓解机体缺血缺氧状态,同时建立静脉通路,为急救用药提供快速、有效保障,同时给患者安慰与鼓励等心理支持,利于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利于急救工作的开展。另外,因心肌组织的缺血缺氧而激发心肌收缩增强,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易诱发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同时患者因恐惧和难忍的疼痛,易造成狂躁、恐惧不安等症状,增加机体耗氧量,并且影响对患者的急救和治疗。生命支持护理,可尽早纠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挽救濒死和严重缺血的心肌,有利于迅速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在生命支持的同时,采取先急救治疗在转运的急救模式,将镇静、止痛、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护理环节提前,能够使心肌尽早得到再灌注,缩短缺血缺氧时间,改善冠脉循环,不仅避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降低了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显示,先急救治疗在转运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对AMI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善、急救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先转运再治疗的急救模式,与苏丰鸣等[9]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先治疗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模式,配合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AMI患者生命体征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急救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AMI院前急救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体征心肌梗死心功能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