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翠花,杨奕梅,杨丽娟,郭小娟,李 佳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云南 昆明 65003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 是妊娠期特有的、妊娠20周后出现的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为主的一类疾病[1],是产科常见危急重症,可造成全身多器官损伤,特别是肾脏的损伤,胱抑素C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类肾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2]。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妊娠妇女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及妊娠结局影响,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入院分娩的产妇为观察对象。收集以下信息:⑴母亲年龄、体重指数;⑵妊娠结局: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出血量;⑶不良的分娩结局:早产、转新生儿科率;⑷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心衰等。
二、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的标准:⑴收集的各项数据完善。⑵根据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妇产科学》第9版妊娠期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诊断。2.排除标准:⑴病例资料无法查询;⑵收集的资料不完整,包括:病史资料、实验室资料。⑶排除双胎妊娠;⑷排除肾脏损伤等疾病。
三、研究方法 1.实验室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2.数据收集:从我院产科登记、产科住院病历、新生儿科住院病历中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kg/m2)、孕周、分娩方式、血清胱抑素C(mg/L)、产后出血量(mL)、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转新生儿科的情况。收集母体并发症情况:包括胎盘早剥、心衰、产后出血等。3.分组情况:将所有研究对象分别按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四分位数数值进行分组:A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研究人群第25百分位;B组:研究人群第25百分位<血清胱抑素C水平≤研究人群第50百分位;C组:研究人群第50百分位<血清胱抑素C水平≤研究人群第75百分位;D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研究人群第75百分位。定义最低四分位组数为参照组,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发病率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四、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总数为23913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数为19 427例(占分娩总人数的81.2%)。母亲产前血清胱抑素C的第25、第50、第75百分位数值分别为:1.09mg/L、1.26mg/L、1.46 mg/L;比较血清胱抑素C水平四分位分组间母亲人口统计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以及妊娠结局的差异。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母亲人口统计学指标和产前血清学指标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随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增加,母亲年龄、产前体重指数在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从表2可见,随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增加,妊娠期高血压(r=0.068,P=0.015) 及子痫前期 (r=0.074,P<0.01)、FGR (r=0.078,P<0.01)、早产的发生率(r=0.091,P<0.01)、新生儿转新生儿科率(r=0.128,P<0.01)逐渐增加;而新生儿出生体重逐步下降;且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上述发生率呈微弱正相关,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水平胱抑素C组间,胎盘早剥(P=0.762)、产后出血(P=0.814)、剖宫产(P=0.696)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表1 不同水平血清胱抑素C分组间母亲人口统计学差异和产前血清学指标比较
表2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前面分析显示,随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故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否发生为应变量,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自变量,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等级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其中≤25%组为参照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胱抑素C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清胱抑素C水平大于人群水平第50百分位,即大于1.27mg/L以上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见表3。
表3 母体血清胱抑素C水平四分位数分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的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 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主要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的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并发母体多器官功能损伤的系统性疾病,文献报道发病率在5%~12%之间[3],本研究的发病率为7.7%,与文献报道相符。在本研究中,母亲年龄和产前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母亲血清胱抑素C不受母亲年龄和产前体重指数的影响,它有望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以妊娠中晚期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以及全身各系统脏器灌流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严重疾病。胱抑素C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低的碱性非糖化蛋白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产生胱抑素C,肾脏是其唯一的清除器官[4]。生理情况下胱抑素C能自由的从肾小球滤过,完全被肾小管上皮重吸收并于细胞内降解,肾小管也不分泌胱抑素C。当肾脏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血清中胱抑素C水平升高。目前临床上评价肾脏损伤常用指标为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胱抑素C。其中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受影响因素较多,只有在肾脏损伤严重时才表现出异常;而血清胱抑素C平不受性别、发热、肿瘤和免疫因素的影响,较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有更高的稳定性、灵敏度和特异性[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全身多系统、多脏器损伤;肾脏作为高血压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同时随着妊娠进展,血容量增加,肾脏负担加重,最易发生损伤[6]。本研究中也证实,随着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逐步增加,当血清胱抑素C在人群中第50百分位时,即大于1.27mg/L以上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故血清胱抑素C有望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检指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率高,这两种是导致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也是NICU转诊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转NICU率随着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剖宫产率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增加无关,与郭凯敏[7]等研究符合。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恶化,治疗需要提前终止妊娠造成医源性早产,早产儿的各个脏器发育尚未完全,容易继发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等;胎儿生长受限的新生儿易继发喂养困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上述原因均导致NICU转诊率增加。因此,监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有望指导临床积极治疗。当其异常升高时,对于孕周较小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该在密切监测母胎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孕周,使胎儿的各个脏器尽量发育健全,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本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有关,当血清胱抑素C水平大于人群第50百分位水平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且血清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转NICU的发生率显著正性相关。这些信息提示我们,对正常妊娠人群进行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不同孕周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分布区间,并将其与妊娠期血压的变化进行对比,有望找到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妊娠期血压的关联,从而探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筛查路径。这也是我们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综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有关,当血清胱抑素C水平大于人群水平第50百分位。血清胱抑素C升高伴随着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转NICU的发生率也逐步增加;而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他并发症,如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