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文
1969年7月,全长1500 公里,历时近10年的红旗渠全面完工,结束了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今林州市)战“旱魔”的苦难历史。时光流转,红旗渠竣工已60 余年,但红旗渠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流传至今,闪耀着时代光芒。当前,我们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机遇和新挑战的环境中面对一系列矛盾和繁重的问题。风险与挑战并存,这就越需要我们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力量,把履行好新时代的使命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作为当下乃至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总要求。
20 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另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为彻底改变贫困面貌,林县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巧安排”的豪言壮语,10 万大军苦战太行10年,发挥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彻底改变了“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史”“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旧林县。红旗渠不但解决了用水问题和改变城乡经济发展问题,更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不仅体现了自强不息、奋力开拓的精神,更是一面不褪色的旗帜、一首奋斗向前的壮歌,是共产党员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而红旗渠的修建过程更是把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落到实处。同时,红旗渠精神也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构成了中国伟大精神财富,更是党和国家的精神瑰宝。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推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伟大的精神做引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精神,再次让红旗渠精神焕发新时代风采,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