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与管理模式研究

2021-02-26 21:21刘华武王岐本汤银娟张伟靳世辉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互联网

刘华武 王岐本 汤银娟 张伟 靳世辉

【摘要】    近年来在高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中传统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难以通过高效化的措施增强教学与管理工作水平,而互联网时代下构建“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就能够帮助高校改善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增强教育工作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创造能力,从而提高教育工作质量水平。基于此本文研究高校实践类课程“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在教学与管理模式中应用的意义,提出几点平台建设的建议,旨在为增强教育工作效果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校实践类课程    教学与管理模式    “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

引言:

高校的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要想创建良好的工作模式,应积极创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系统,为学生提供较为良好的线上实践操作和学习环境,保证各项实践操作、技能育人水平,实现各类教学、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目的。

一、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与管理模式中构建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的意义

1.1有助于提升实验评价水平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中,主要涉及到实验方面、课程设计方面、实习方面、毕业设计方面等,从形式层面而言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工作流程非常完整、操作环境也可以满足标准,并且配套性编制了完善的教育大纲和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实践操作教学组织工作难度高,过程很难控制、效果也无法准确评价,导致在培养技术实践类型人才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而在合理构建互联网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之后,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整体实验操作过程的指导,定性并定量评价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与此同时,平台系统还可以实时性汇集实践教学管理期间所有的数据信息,对学生整体的实践操作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收集分析实验项目信息、结果信息、学习信息与反馈评价信息等,通过数据的关联性分析与预测分析方式,联合应用大数据技术动态化跟踪性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合理考核评价的情况下增强教学管理效果。

1.2有助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可以形成整体实践教学过程的高质量服务模式,使得教师在平台系统中不断增强课前准备环节的科学化程度,改善课中实验操作的教学指导现状,完善课后练习和操作的教育功能。并且平台系统还能引导学生按照实践教学的内容做好课前预习、课中实验练习和课后参与考核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过程指导,切实结合每位学生的实践学习特点与能力情况,做出针对性教育指导和指引,从而增强实践教学的水平,構建成为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1.3有助于完善教学管理模式

高校在实践教学管理的工作领域中使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可以借助平台系统创建精细化的教育管理模型,强化教育工作资源库系统基础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力度,全面整合其中的教学资源、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等信息,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采用精细化的考核评价与管控方式,从根本层面提升整体的管理工作水平[1]。

二、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与管理模式中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措施

2.1合理设计平台架构和业务

首先,高校的实践类课程互联网教学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应重点设计平台架构,在应用多种类型基础设备的情况下运用C/S架构模式,开发各类版本的客户端软件,为计算机、移动终端的连接提供接口。或是按照实践类课程的教学需求合理设计B/S架构,使得师生可以利用浏览器实时性打开网页浏览内容,提升平台的应用便利性、高效化水平。其次,业务设计的环节中为增强教师上传数据信息内容的便利性,将已经录制的结构较为严谨、内容非常专业、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视频上传到服务器系统中,应合理设计相应的上传业务、互动业务,使得教师在线上教学期间快速上传视频、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同时设计学生浏览信息的业务、相互沟通的业务,为学生参与实践学习活动提供基础性的业务保障。

2.2完善平台模块

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创建实践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应强调所有的实验实践流程都贯穿到线上平台,不断进行实践教学过程的规范,保证所有实验教育指导工作质量,在平台中应明确实践教师工作人员和学生的事前准备责任、事中操作责任,保证整体的教学管理效果。与此同时,需积极创建线上与线下相互整合的开放性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与不同学生的学习个性化需求相适应,并且还要增强实践教育工作的无纸化水平,积极创建相应的教育工作大数据平台系统,为各方面教学提供相应的大数据技术支持,完善平台的课前实践教学服务功能、课中实践教学服务功能和课后实践教学服务功能,为教育分析工作考核评价工作与管理工作提供支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主要涉及到实践课程体系中在线学习资源库模块的构建、能为实践课程教学提供支撑的预习题库建设模块以及实践课程学生成绩考核模块、实验室开放学生自主网络预约模块、实验室教师实验员工作量考核模块等多种类型的模块。现在主要对其中的重点模块进行系统地介绍。

其一,实验课程在线学习资源库建设模块,此模块主要建设任务是为实验课程在线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课程学习所需的相关资料、视频等,并且承担对实验设备管理方面规章制度建设和完善的责任。其二,实验课程预习题库建设模块,此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实验课程内容需求建设习题库,并且要丰富习题库中的相关资料,保障习题库中习题资源丰富、知识点全面,并且题量设置科学合理,能对习题库资源进行智能化的推送[2]。其三,实验室学生自主网络开放预约模块。此模块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课前自主在线学习服务工作的开展,对学习资源实施线上前置,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平台,有效促进实验室实现全部开放的目标,使资源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约束,能为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其四,实验室教师预设实验系统建设模块,主要模块任务是能为实验室教师在实验前对实验预设提供良好的支持,方便教师能对实验环境形成充分的理解,可以达到理想化的实践教学效果,在教师参与实验预设的过程中实施全程化管理和网上登记管理。

2.3合理设置平台的传播媒介

目前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设计并应用互联网教学平台,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学生的浏览量很低,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所掌握的数据流量存在一定限制,甚至部分学生缺乏网络资源,即使利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也无法参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在此情况下高校就应按照目前的具体问题和状况合理设置平台的传播媒介,采用先进的局域网技术使得学生在校园任何地方都可以与局域网连接,对于实践教学视频进行浏览和观看,不会受到网络流量方面的限制影响学习,随时随地参与线上的实践教学活动、观看自己喜欢的视频、和其他同学或是教师之间互动。

通常情况下局域网传输媒介具备有线类型和无线类型两种形式,如果采用有线类型的介质能够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但是局限性也非常明显,无法在校园领域内全面铺设线缆,信息传输的距离很小,无法接入移动性设备,而无线类型的介质就可以提升系统搭建的便利性,无论是连接还是信息传输,都可以确保实时性和动态化,使得信号全面覆盖在高校的校园领域。因此高校在创建“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实践类课程线上学习的免费WIFI增强学生学习的便利性,为后续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落实提供保障[3]。

2.4平台的动态化扩充

高校在完成实践类课程的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开发构建工作之后还需重点进行后续的平台扩充处理,在动态化扩充的情况下不断更新其中的内容与模块,满足教学与管理模式创新升级的需求,灵活性完成各类任务。其一,做好内容方面的扩充工作。 高校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成之后还需做出更为细致精细化的规划,重点强调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断更新其中的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视频的丰富性。实际工作中应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更新内容的筛选和审查、精细化进行管理,使得其中课程可以吸引学生观看和学习,并且在内容扩充方面,还需结合新时期实践类课程教学创新需求,教学管理模式的更新需求等不断进行工作内容的优化完善,保证可以满足新型教学与管理模式的融入要求。其二,模块扩充的环节中应使用动态网页技术,不断结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工作特点和管理工作特征,使用DIV技术完善网页布局模式,动态性按照不同工作需求在其中添加删减更新不同模块,预防因为增加模块导致整体页面出现布局混乱的现象,与此同时应该注意页面布局设计应结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创新性进行排版和处理。其三,安排专业技术人才阶段性进行平台系统的维护,一旦发现因为连接节点数量过多而出现网络瓶颈问题或是安全问题,就应采用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和节点协调管理技术应对问题,从而提升平台应用效果[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实践类课程教学与管理模式特点,构建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够提升教育工作效果,还能保证教学管理模式的完善性,因此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建议高校积极使用互联网技术创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平台,完善平台的架构、业务、工作模式,利用创新优化等手段增强教学工作质量、教育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官杰,刘保成,赵成刚,等. 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与管理模式研究-构建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10):54-68.

[2] 余璇,袁一田,申亚男,等. 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7,12(1):267-292.

[3] 李曉梅,刘晓伟,何奎.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8,22(8):1-2.

[4] 白朝阳,贺琳,宋林杰. 互联网+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18-222.

基金或课题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8]436号-717);湘南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湘南学院校发[2018]32号-8)

刘华武(1986.11)男,汉族,湖南郴州,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

通信作者:靳世辉(1985.12),男,汉族,河北衡水,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神经外科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