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导图打通小学三年级习作的“任督二脉”

2021-02-25 07:41赵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

赵畅

【摘要】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点。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遇到学生在习作中言之无序、言之无物等问题。思维导图以它本身所具有的逻辑强、发散广的特点,运用到习作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师和学生解决上述难题,打通小学生习作的经络主脉“任督二脉”。

【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以图带写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刚接触习作,这段时间的习作教学会对学生今后的习作兴趣以及习作水平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从“段”向“篇”过渡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三年级学生习作的现状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写习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学生总是感觉没内容可写,无从下手。而学生习作中言之无序、言之无物等问题也一直是困扰教师焦点,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1.忽略中心

在正式习作之前,学生的写话以看图为主,基本上是根据图中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扩充内容,图画的内容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基本上能够围绕主题进行写作。正式习作后,学生要根据习作要求的中心思想进行写作,但学生受语言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限制,往往会跟随思维的某一点进行写作,忽略了中心思想,造成偏题、离题的现象。

2.结构混乱

学生的习作能力跟不上作文要求的提高,导致学生向例文、作文书下“功夫”,在教师明令禁止“抄、搬、套”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就东拼西凑。写出来的文章缺乏逻辑性、系统性,习作训练的意义得不到落实。

二、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出,又称心智图、脑图。在九十年代引入中国,应用非常地广泛,特别在教育领域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思維导图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语义网络化的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运用,具有以下优势:

1.启发学生的思维

思维导图是以主题为中心,然后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分支,用层级的关系构成链接,最后形成一幅用眼睛可以看到思维过程的图画。思维导图注重色彩、线条以及简短的关键词,从整体着眼,又关注细节。以脑科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能够调用大脑机能,提高大脑的分析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思维工具和技术手段。

2.开发学生的联想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将思维的过程通过线条、关键词等简明的形式连成一幅图画,这个过程将原本复杂的思维内容以图画的形式直观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顺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联想能力的培养。

三、“以图带写”的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的核心就是促进人类大脑思维的全面开发,而作文是思维的书面表达形式,思维导图可以构建从思维到文字之间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将思维导图引入到作文教学中,形成“以图带写”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性、直观性等特点为学生的习作起步形成有效的助力,打通学生在习作中所遇到的结症。现从习作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就“以图带写”的教学模式进行论述:

1.打通“任脉”,让学生言之有物

围绕一个中心写好一篇文章,往往会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对于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如何快速有效地选取素材是有很大难度的。思维导图的支状结构,每一层级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使学生的大脑更容易产生联想。

得过两届诺贝尔奖的莱纳斯·鲍林博士说:“要想出一个非常棒的点子,首先就得想出好多的点子。”教学中,笔者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词语展开相关的联想,将所想到的内容形成关键词,再根据关键词筛选出最符合习作中心的内容,然后构思习作,完成习作。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时,笔者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见图1),进行习作指导。

(图1)

形象的形式要远比语言的形式更加容易引发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学生经过对素材的认真思考,才能更加准确地选择好的写作素材,使习作言之有物。

2.打通督脉,让学生言之有法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内心的想法呈现出来,进行主动且有意义的学习,这对写作构思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明末文人金圣叹说:“诗与文虽是两样体,却是一样法。一样法者,起承转合也,除起承转合,更无文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起承转合”无外乎习作的起因、经过、结果、点题。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时,笔者充分发挥了思维导图的特性,采用了“例图思考——标注关键——重点引导——绘制导图——完成习作”的教学步骤。

(图2)

首先为学生展示(图2)所示的思考框架,引导学生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把自己所想到的事件用关键词进行标注。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绘制第二层的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因为事件经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所以重点指导学生“3.经过”这部分分支的绘制。从事件中涉及到哪些人物入手,用“人物”为关键词,再思考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接着用“发展”为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变化,使文章更有趣味。最后让学生根据用思维导图搭建好的习作架构完成习作。

思维导图能有效地辅助学生,从而学生的习作过程变得更简洁,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习作结构混乱、不完整等问题。在学生反复练习后,教师可以套用以上思维引导模式,让学生举一反三的运用到同类型的习作中去,使学生的习作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四、思维导图的绘制原则

思维导图的提出者托尼·博赞认为在思维导图绘制有7条规则:1.中心位置画起,保证留白。2.主题用图像来表达。3.绘制中要色彩搭配。4.用曲线连接。5.内容尽可能以图形呈现。6.从主题开始依次连接分支。7.在每条连线上写下关键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把握主题明确、枝干分明、层次清晰、形式丰富,才能使学生绘制出有效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获取习作信息。

思维导图就像是学生习作的“引导图”,将思维导图融入到作文教学并形成训练体系,成为打通三年级习作“任督二脉”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学生掌握主题、统整逻辑、架构文章的能力,为完成习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南。学生是否写出优秀的习作还需要学生多阅读、多尝试、多观察,如果再辅以思维导图的辅助,就能让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更加有条不紊且文情并茂。

参考文献:

[1]侯建军,李海表.思维导图在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软件导刊, 2009(4): 72-75.

[2]孙易新.思维导图法实务[M].广东人民出版社.

[3]孙易新,梁容菁.思维导图快速提升写作力[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4]曹琳.金圣叹《才子古文》的评点研究[D].宁夏大学.

[5]吴金蓉.一本书玩转思维导图[M].清华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习作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习作展示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