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物质参与的气道异质性疾病[1],多与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 Reactivity,AHR)有密切的关联,可导致广泛性呼气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咳嗽、喘息、气促以及胸闷等症状的出现,若治疗不及时,极可能造成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及气道重塑情况的发生[2],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及孟鲁司特钠等药物较为常见[3]。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支气管哮喘疾病中常用的治疗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丙酸氟替卡松与沙美特罗,其抗敏、抗炎效果较好,但单一使用的情况下,其疗效往往并不显著;而孟鲁司特钠作为临床常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气道炎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哮喘疾病的临床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本文将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孟鲁司特钠联合应用到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选择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8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44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为(41.2±6.5)岁,病程为(5.5±1.2)年;观察组共4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为(41.6±6.4)岁,病程为(5.4±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经过临床确诊,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且均属于中度哮喘患者(心率<120次/min,氧分压60~80 mmHg,二氧化碳分压≤45 mmHg,血氧饱和度91%~95%,肺功能指标的实测值/预计值为50%~80%,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呼气峰值流速为60%~80%)[5];(2)病例资料完整,符合治疗条件;(3)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治疗方式,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2)伴有其他支气管疾病的患者;(3)对本次药物过敏的患者;(4)依从性及配合度较差的患者;(5)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
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注册证号H20150324;法国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规格50 μg/250 μg×60泡)进行吸入治疗,将药量调整至维持有效控制症状的最小剂量,每次1吸,每日2次,连续治疗15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国药准字H20064370;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5片)进行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片(10 mg),于睡前服用,连续治疗15天。
(1)临床疗效: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表[6]。显效:分数达到25分,呼吸困难、哮鸣音等体征基本消失,气促、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分数在20~24分,呼吸困难、哮鸣音等体征明显好转,气促、咳嗽等症状部分改善;无效:低于20分,体征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加重[7]。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肺功能变化: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等指标。
(3)免疫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标记测定法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等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以此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变化。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0.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1/43),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8%(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s)
组名 时间 FVC(L) PEF(L/s) FEV1(L) FEV1%(%)对照组 治疗前 3.1±0.8 6.5±0.8 2.7±0.4 68.8±4.4治疗后 3.6±0.9 7.5±1.2 3.2±0.6 71.6±5.2观察组 治疗前 3.2±0.8 6.6±0.9 2.7±0.5 68.7±4.4治疗后 4.1±1.2 8.3±1.5 3.6±0.8 76.1±5.8 t治疗后值 - 2.202 2.759 2.642 3.812 P治疗后值 - 0.030 0.007 0.010 0.001
表2 两组患者的IgE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IgE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s)
组名 例数 IgE(ng/ml) CD4+(%) CD8+(%) CD4+/CD8+对照组 44 675.8±19.6 40.6±6.5 30.2±2.4 1.2±0.5观察组 43 583.3±20.4 33.7±5.4 39.7±6.2 0.9±0.2 t值 - 21.569 5.379 9.465 3.658 P值 - 0.001 0.001 0.001 0.004
经治疗后,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E、CD4+以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疾病,其病因与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存在密切的关联,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以及白三烯等物质,可导致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促进炎症反应的增强[8-9],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多以病变局部过敏性炎症改变为主要特征,在其发病过程中,外周T淋巴细胞具有重要的辅助与诱导作用,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具有明确的调节功能,可促进炎性介质的释放,加重患者的气道炎症,从而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高以及气道阻塞程度的加重。由此,可将外周T淋巴细胞与血清免疫球蛋白E作为观察指标之一。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支气管哮喘疾病中常用的治疗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丙酸氟替卡松与沙美特罗,其中丙酸氟替卡松可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少血液循环中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降低免疫球蛋白E等生物指标,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10];而沙美特罗则是一种选择性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促进气道平滑肌舒张,从而减缓机体的气管痉挛性收缩现象,改善患者的肺通气情况,具有明显的支气管扩张效果[11]。目前,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哮喘以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等气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药物吸入的方式,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但据临床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及发展与白三烯这一物质存在密切的相关[12],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白三烯的合成及分泌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单一使用的情况下,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适用于急性哮喘的发作中。
孟鲁司特钠是临床常见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特异性抑制气道中的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体,从而达到改善气道炎症,减轻白三烯介导的气道反应,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长期治疗中[13-14]。将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孟鲁司特钠联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发挥其协同作用,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组结果也充分验证了以上观点。
综上所述,将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孟鲁司特钠联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其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效果,且对其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也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