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法学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迎来了新一轮改革。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而司法实践能力是实现法律职业化必不可少且重要环节;所以如何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對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等方面就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法学职业教育;探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持续提升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等因素促使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并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法律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与法律素养,这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并且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方向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教育便应运而生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社会经济和科技领域提供更多服务与技术支持。
一、我国法学职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分析
在我国法学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下出现新问题、旧事物,导致我国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我国法学教育体系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师课堂上讲解不全面、缺乏生动有效地案例分析等都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和社会需求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及效率;由于没有形成系统完善且科学实用合理化管理模式来规范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无味枯燥乏众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1]。
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感。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专业水平低,学生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由于没有形成系统完善且科学实用化管理模式来规范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方式及方法等等原因导致课堂理论课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教学质量不高。
缺乏有效、合理和完整的教育评估体系。我国目前法学教育发展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标准不统一,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的评估体系。在法学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就是教师不能根据自己授课方式来进行有效地指导与管理;还有就是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枯燥乏味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及效果,也使得学校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阻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法学职业教育模式建设的对策
(一)合理设置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安排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在设置理论课时方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和内容来进行调整:
从专业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科课程可以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操作实践三个层次;同时还应注意将这两个阶段分模块设计出来作为一个系统而整体地对其进行讲授和分析,使每一层次都有它所对应的知识点[2]。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进行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以及学习需求差异性。例如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选择教学内容和目标;而本科生则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及就业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其符合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水平要求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素质。
(二)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老师作为知识传递者和引导者。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让同学们了解如何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资源共享、教学内容多样化以及信息交流互动等方式来提高自身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同时也能够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培养应用型人才[3]。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授课方式的创新、改革与发展;也可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教学材料和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并参与到课堂中去;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法学实践活动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法律问题能力等等。
(三)合理设计有效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所学到内容有一定理解,并且能运用到社会中去。所以说要想实现法学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可以从学校着手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进行分析: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于法律专业本科生、专科毕业生等特殊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在课堂上通过实践课程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中能够更好的理解法律知识。其次,从实践教学角度来看,通过理论与课堂相结合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改革模式;最后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解决传统教育方式存在不足问题以及提高学生参与度;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法学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促进我国司法体系更加完善健全。
(四)改变师资结构,加强师资培养。目前我国应用型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比较薄弱,整体素质偏低,所以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和管理。首先可以在高校内部设立专职的法律人才培养导师。通过导师定期安排学生参加国家课程改革活动等方式来增强法学实践能力。其次还应该聘请校外律师事务所或行业协会兼职教学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并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与实务指导意义并且有真才实学经历的老师担任授课者,以提高他们对教育规律及社会需求理解和掌握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还应该加强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在法律专业知识上给予更多的理解、提升与应用指导,以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统一、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等特点来满足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要求及行业发展需要。
(五)开拓多元化的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平台。在进行校外实训教育时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通过开展“企业培训学校”、“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单位”等活动来丰富和完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将校内校外参观考察、岗位锻炼以及企业联合办学作为常态化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进行校外实践教学时一定要将其作为主要内容。
三、结束语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我国高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对职业技能、法律知识和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学习。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掌握基本专业常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发挥以及教师主导作用;重视校企合作模式下所需要具备相关法律素养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完善。在未来我国高校改革发展中,应积极探索实践、走产学研之路,加强与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的合作,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和相关职业技能掌握能力;积极鼓励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童丽珏, 周伯煌.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 2021(20):2.
[2] 杨海涛, 李远龙.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35):5.
[3] 杨咏婕. 应用型法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效能思考[J]. 大学:社会科学, 20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