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欢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号召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核心符号媒介与意义系统,同时也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质量高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关重要。如何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体系结构和交往规律、与时俱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质量提升,是当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围绕课堂话语进行价值知识习得、情感培育、价值意识引导、价值理性塑造、价值行为践行等全方位的人格塑造与价值规范体系建设。近年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李庆霞(2016)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特别要加强网络话语权建设”[2]。孙瑞婷(2017)认为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从“规约话语权限、掌控话语权力、平衡话语权利、提升话语权威”四个维度展开[3]。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赵永明(2017)认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要讲通俗易懂的话,讲学生需求的话,讲深入浅出的话,讲与时俱进的话”[4]。冯文艳、戴艳军(2018)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重点在于话语目标、话语内容、话语方式创新[5]。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刘建军(2016)认为话语转换的实现有三个层次的基础,即“话语娴熟、思想透彻、思维圆融”[6]。王永友、龚春燕(2018)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须“实现政治话语向科学话语转化,实现理论话语向现实话语转化,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7]。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研究。刘兴璀(2018)认为课堂话语交往范式转换是提升课堂话语交往质量的主要着力点[8]。殷莉、王瑞(2018)认为全媒体时代的数字技术能有效提升课堂话语交往亲和性[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增长点,但聚焦于课堂这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专题式系统性话语研究明显不足,研究多为泛泛的话语创新对策讨论,或者关于话语主体、话语质量、亲和力等局部问题或者特定属性研究,未能对课堂话语体系全局框架及其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有效厘清。迄今为止,鲜见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系统研究。而从文献研究中发现,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原理与系统论方法在教育中的渗透和应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是弥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体系结构研究中局部性和片面性局限的理论重要分析工具[10]20。本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体系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话语生态系统,由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话语消费者等话语交往主体通过话语生产、传递和反馈机制有机联系构成,进而提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
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体系是一种承载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理论、情感、意志、道德、心理等知识体系,具备传播、转化与习得功用的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话语交互活动的复杂生态系统,包括课堂话语生产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等拥有制造课堂话语能力的主体),课堂话语转化者(通过教材文本解析、理论分析等方式把难懂的文本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对话者易于接受的日常口语、肢体语言、图像符号、影音资源等具有话语转换能力的主体),课堂话语消费者(即在话语互动中经过话语生产和传递后所能够获得的思想政治知识、情感、意志、道德、心理、行为等各方面内容的具有消化课堂话语能力的主体)等几大类具有不同交往角色和功能属性的生态主体要素(如图1 所示)。
具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整体性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是统一的结构化有机系统,不是若干话语交往要素之间机械式的简单相加,而是包括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话语表达者等在内的话语要素有机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的存在以教学中教师、学生等主体的各个要素存在为前提,没有课堂话语各个要素的构成,就无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课堂话语要素之所以能成为要素,关键在于它隶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这些要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有机统一的系统结构,从而发挥整体功能[11]87。
图1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结构
第二,层次性特征。层次指的是系统的有序分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由课堂话语生产者、课堂话语转化者、课堂话语消费者三个层次要素构成,这三个层次的主体都有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其中,课堂话语生产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生等是拥有制造课堂话语能力的主体;话语转化者是通过教材文本解析、理论分析等方式把难懂的文本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对话者易于接受的日常口语、肢体语言、图像符号、影音资源等具有话语转化能力的主体;话语消费者即在话语互动中经过话语生产和传递后所能够获得的思想政治知识、情感、意志、道德、心理、行为等各方面内容的具有消化课堂话语能力的主体,指代话语消费者对于课堂话语内容的接受、理解和消化。这三大要素结构遵循从基础到高级逐层递进的课堂话语系统层次结构,课堂话语教育不同层次对应着共通的人的话语生产者、物的话语转化者和人与技术融合协同作用的话语消费者,各类型的要素针对思想政治理论不同课堂话语教育层次又发挥着相互联系又逐层升级的系统功能[12]。其中,参与课堂话语活动的主体包括了教师、学生等要素,保证了人作为话语生产者参与教育活动;话语内容包括了教材、网络信息等载体所承载的话语内容和文本语言、日常口语、肢体语言、图像符号、影音资源等具体话语形式,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课堂话语交互行为的顺利展开;知识学习、情感互动、意志塑造、理性引导、行为练习、教学反馈、教育评价等由各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话语消费者等主体积极参与,是达到教化育人目的课堂话语交互活动循环过程。课堂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和话语消费者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构成一个具有关联性的协同组织。
第三,交互性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所包括的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话语消费者指教师(包括辅导员在内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主体共同参与并且循环进行话语互动的组织系统。各个话语主体在这一循环话语互动过程中并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的话语作用,而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话语活动的双向交互过程。也就是说,话语生产者不是教师的话语直接生产和表达,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产生话语内容,共同进行话语表达;话语转化者不是教师对教材理论向教学理论的通俗转换,而是学生同样参与的对教材理论的理解和转换;话语消费者不单指学生作为消费者单向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且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话语双向交互过程中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共同理解并得到启发,是一个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
第四,动态性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存在于整个社会系统的大环境中,并与其他生物生态系统、科学生态系统、文化教育系统等进行知识交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不断变化、演进、发展,具有动态性特征。动态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永远处于动态变化发展中,随着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变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是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话语消费者三大主体要素以群落形式结成固定组合而形成的,这些主体要素之间通过话语生产机制、话语传递机制与话语反馈机制等三大机制进行知识学习、情感熏陶、行为养成三个层面的话语信息交换,推动话语生态系统循环更替不断演化(如图1 所示)。
对人类社会来说,话语生产是一种极具实践本体论意义的活动[13]。话语生产是参加实践活动中的主体通过语言的有意义表达提升人主体性地位的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话语生产、话语转化、话语消费的主体均是教师和学生,两种主体在话语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话语生产中,教师主体需要对话语素材即话语文本(教材和讲义资料)进行搜集、整合和转化,在课堂中进行话语的有意义表达,在对教材和课程资源的整合后,通过板书、PPT、面部表情、肢体、声音等模态去实现话语表达。而学生主体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塑造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居于主体地位。在话语生产中,学生需要对来自话语文本、教师课堂话语的吸收和理解,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有意义的沟通,通过课堂声音回答、面部表情、肢体等模态实现话语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的话语生产机制是教师、学生都作为话语生产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学习、情感培养、行为养成中产生话语的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作为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其话语传递机制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内部教育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话语接收者在知识、情感、行为等方面实现话语价值体现的基础上,通过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话语接收者的主体联动、技术集成、功能聚合,形成思想理论、政治导向、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等思想政治理论话语内容的传递。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传递是话语发出者和话语接收者之间的桥梁和中介,话语经过教师进行话语转化,将枯燥的文本讲义转化为课堂话语发出后,经过接收者学生的接收,话语才得以传递,这只是一种单项传递。不仅如此,学生作为话语主体也能够将课堂中所学、所思、所想转化为课堂话语,再传递给教师,因此可以说话语传递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根据不同层次,话语场域具体可以分为实体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等,话语的传递渠道包括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对话即一对多的话语传递、教师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多对一话语传递、教师群体对学生群体的多对多话语传递。其中,一对多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教师个体对学生群体的理论教育,多对一适用于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个体展开的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多对多适用于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群体在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所进行的话语传递。话语传递模态可以通过声音、文字、视频、肢体等实现,由此产生不同的话语模式,即根据不同内容载体形成理论知识灌输、思想情感熏陶、正确行为引导等系统模式,整合起来形成综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传递机制。
反馈是“系统的输出端通过一定通道,即反馈环反送到输入端,变成了决定这个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10]23。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别,两者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态。话语反馈是主体通过话语内容表达反送到输入端的循环过程,能够维持课堂话语生态系统的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反馈机制是在课堂话语交互活动中,话语主体(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所传送来的生成信号(理论知识、思想情感、肢体行为等话语信息),及时进行获取并反送到主体中,主体进而有针对性地合适处理的过程。这种处理即反馈,包括话语正反馈和负反馈两方面,一般通过评价性语言、肢体动作性语言等实现,正反馈表明课堂话语互动实现了预期效果,负反馈表明课堂话语互动未能实现预期效果。一般地,课堂生态系统中师生在话语生产和话语传递后,通过反馈可以进一步得出在话语内容和话语表达方式上存在哪些话语内容好、哪些话语表达方式恰到好处,而哪些话语内容不好、哪些话语表达方式不恰当等反馈结论,而这些反馈结论又进一步在课堂话语生态系统中输入,实现话语反馈的循环往复。而这些及时反馈输入是要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评价性语言等、学生书面反馈、网络反馈、肢体语言反馈、行为反馈等从正反两方面的评价来验证师生在课堂话语互动中的效果如何。这种有效反馈一方面能够积极发扬正反馈话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师生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课堂话语内容和话语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进而提升课堂话语主体互动效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着眼新时代新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顺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发展规律,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立德树人功效为导向,加强课堂话语生态主体能力建设,促进课堂话语生态结构协同,畅通课堂话语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健康发展和话语质量持续提升。
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话语消费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中居于关键地位的主体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建设,首先必须抓住话语生产者、话语转化者、话语消费者这三大关键主体要素,加强主体话语文本构造、话语模态应用、话语互动技巧、话语场域驾驭等具体个体素养与专业能力建设,进而在遵循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基础上,以主体能力建设带动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发展推动整个系统不断升级。根据开放系统的要求,还应充分重视引入和开发外部技术及时革新升级课堂话语交往的技术呈现载体和技术支撑设施,不断吸收、融合外部话语素材、话语资源、话语经验,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内容结构和话语表达方式,从而促进课堂话语主体话语构建、表达和交互的专业素养提升;引进先进的智能设备,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内容资源集聚交换,话语内容产生、话语转化表达的智能输送等,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主体在生态系统内外的话语创造、转化与响应活动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的内容与渠道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是在课堂话语教育实践中各系统要素在育人价值生成、交换和实现内在逻辑关联基础上以知识习得、情感育化、行为训练等育人功能结构为外在表现、以实现立德树人功能目标的复杂教育生态系统。因而,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应该针对系统功能结构特征,通过基于知识习得、情感育化、意识塑造、理性引导和行为训练等价值关联的话语主体生产组织管理、话语转化技术开发、话语消费功能建设,形成一条完整的课堂话语育人功能价值链条。课堂话语生态系统各个主体在这个功能价值链条上发挥话语生产、话语转化、话语消费等不同角色功能,共同促成课堂话语信息流在话语功能价值链上不断进行价值生成、交换和实现活动。在课堂话语生态系统进行价值生成、交换和实现过程中,话语生产者和消费者要不断通过话语表达内容、话语交往场域、话语运用方式等与话语转化者进行相互作用联动,通过外显的话语生产机制、话语传递机制和话语反馈机制,将整个课堂话语生态系统各功能整合协同起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受新技术革命影响,数字化程度高。大数据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和系统其他各部分联系的要素纽带,而高校则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具体地,可以通过建设大数据技术平台将系统内各机制衔接整合,更加注重话语生产机制、话语传递机制、话语反馈机制联动运作,充分释放三大机制协同效应。同时,应在确立科学课堂话语教学目标基础上,更加注重课堂话语生产、话语转化、话语消费具体环节中话语自主生产、话语网络化管理、话语自适应反馈、话语智能评价等的生态功能建设,整合话语生产、转化、消费全链条全过程话语交往交换数据资源,建设数字技术平台,整体推进课堂话语生态系统资源集中共享与要素集约管理,逐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生态系统的大数据运行与管理新范式。此外,还应积极拓展网络课堂等话语生态系统发展,推动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在话语生产、话语传递与话语反馈三大机制上形成交叉互补立体运行模式,通过建设虚实结合、师生交互、教学一体、娱学融通的课堂话语生态,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社会价值发展、自我价值塑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育人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