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漪柔 阳利平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阅读量少、阅读质量不佳和学生不愿意阅读的情况。“语文课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才能把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带起来,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带起来。”“名著导读”所提供的十部中外经典名著,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读书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习惯,指导学生辨别文本好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将学生从不愿意读书、读书少的现象中解脱出来。学生之所以不愿读、读书少的原因归根究底在于不会读,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读,由此导致阅读体验感和获得感低下,以致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便不再愿意读书。名著导读正是加强了对多种阅读方法的训练,使语文课回归到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本质。
部编本选编的十部名著经典囊括古今中外,在加强对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指导的基础上还设置了相关自主阅读的书目推荐,扩大学生阅读面,指导学生用对的方法读对的书,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获得感和体验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也是生活和学习所需的关键能力之一。“名著导读”介绍了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时所应采取的多种阅读方法,重视读书方法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语文教学到以培养能力和方法为主的语文教学,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
部编本名著导读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作为重要任务,围绕核心素养,切实加强对读书方法的指导。所选编的十部名著导读都包含了对应的读书方法,并且对读书方法有着详细的指导,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分为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指导。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教材的知识结构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生成新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建立精确的、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部编本名著导读中所选编的十部名著经典在文本类型上涵盖了小说、诗歌和实用类文本,几乎代表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为常见的文本类型。以教材中名著导读所提供的文本为例,指明了正确阅读该类文本所应该采取的方法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力求促使学生通过典型文本的阅读和学习对相关的读书方法和知识产生迁移,生成新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部编本的名著导读在全班共同阅读作品后,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专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直接指向语文自主实践活动。所有的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部分都提供了三个可供参考的不同类型专题,每一个专题都体现了鲜明的能力与素养导向。以九年级下册的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阅读)为例,该名著导读在专题探究部分一共设置了三个专题。
专题一:故事会。《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写了许多人物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篇幅稍长,展现了人物多个性格侧面,有些故事则寥寥数笔,但都含义深远,韵味悠长,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专题二:《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探究。选择书中一个主要人物,细读相关章节,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体会。专题三:续写故事。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发挥想象力,续写他的故事。
从以上三个专题的内容和要求来看,“专题一”体现了学生在阅读上的概括能力与逻辑素养以及表达上的情感素养、生动能力和艺术素养。“专题二”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鉴赏评价素养。“专题三”则体现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教材给出了三个专题探究的方向,且相应的专题都附有详细的实践指导,以便于学生在进行自主实践活动中能够有的放矢、把握正确方向。但与此同时,教材并不拘泥于这三个专题,而是将学习活动的自主权完全交还给学生,比如八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阅读),在给予了三个拟定专题后说道:除了这些专题,本书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陕北苏维埃政权、西安事变、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等。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自选专题,自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或者探究结束后,可以召开读书交流会或撰写读书报告。
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选编的文本在年级和单元的分布具体如下:
在主题上,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经典文化作品所传播的正能量。所选编的十部经典名著在主题上可分为革命文化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科学文化主题和现实主义题材。对以上选编的名著主题特点大致说明如下:
年级上册下册七年级第三单元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第六单元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续表)
革命文化主题:《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艾青诗选》,歌颂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歌颂光明。同时,《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作品,向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共产党人和革命领袖的精神面貌,从客观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写实性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则从保尔的角度出发,以小见大,通过对保尔的个人革命道路的艰险不易和努力奋进,反映革命道路的艰险,凸显革命理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情感。《艾青诗选》中的大部分诗歌都具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歌颂革命,歌颂光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傅雷家书》《水浒传》《儒林外史》。《傅雷家书》帮助学生了解家风和明确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树立和践行优秀家风传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浒传》和《儒林外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中的气度和精神,激发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科学文化主题:《昆虫记》《海底两万里》以科学的角度对世界进行研究和探索。《昆虫记》以科普读物的形式,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对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进行体现。特别是《海底两万里》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弘扬科学探索精神和激发学生想象力。
现实主义题材:《骆驼祥子》《简·爱》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真实的细节描写、具有典型性的形象、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物性格上往往完整、坚强、具有强烈的自我人格和反抗精神,凸显了普通阶层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从体裁上看,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分为小说、诗歌和应用说明文。可以看出,教材选编的文学经典统筹兼顾了各种类型的文本。
小说有《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儒林外史》《水浒传》《简·爱》。《骆驼祥子》介绍了圈点与批注的读书方法。从读法上要注意勾画、批注和反复阅读。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和治学。《海底两万里》则介绍了快速阅读技巧。读法上以默读为主,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这种阅读技巧可以帮助读者尽快地把握全书的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了摘抄和做笔记的阅读技巧。摘抄是指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及段落等,做笔记主要是写提要和写心得。这种阅读技巧能帮助重温作品内容,积累语言和素材,有助于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水浒传》介绍了长篇白话小说的阅读方法。读法上主要有把握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特点、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有利于促进对四大名著等这一类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正确阅读。《儒林外史》介绍了讽刺文学的阅读。读法上要注意通过典型,针砭时弊,体会其中的批判精神;欣赏讽刺手法,比如白描、夸张;联系现实深入理解。效用上,讽刺文学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阅读中常见的文学类型,介绍讽刺文学的阅读方法有利于这一类文学作品的把握。《简·爱》作为一部外国小说,除了关注小说的基本元素外,在阅读上还要注意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叙事角度和语言特点。外国小说作品繁多,对外国小说阅读方法的掌握有利于扩大学生阅读面,促进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与交流。
诗歌有《艾青诗选》。《艾青诗选》介绍了现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在阅读中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情感之美以及体会诗歌的理性之美。属于对这一类作品的读书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正确阅读现代诗歌,全面把握诗歌的独特魅力。
应用说明文有《红星照耀中国》《傅雷家书》《昆虫记》。具体来说,《红星照耀中国》属于纪实作品,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首先在读法上可以利用序言和目录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其次梳理事实发展的线索,再次感受线索和事实所表达的话,最后获得启迪。《傅雷家书》是应用文中的书信,介绍了选择性阅读,在读法上可以通过兴趣、问题、目的、方法来确定选择的角度和内容,这一阅读技巧有利于在信息繁杂的文本中迅速获得有效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属于说明文中的科普作品,读法主要为对相关的专业术语以及概念要及时查找资料,对感兴趣的内容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有利于体会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部分有利于凸显学科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名著导读”选编的十部文学经典名著从内容和意义上来说都属于中外优秀文化,从价值上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德行培养作用,体现了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导向,积极发挥了语文学科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是一种注重德性培养的创新实践,也是一种积极体验的情感认同过程,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意识活动。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部分有重视学习的自主建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体上来说,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名著导读部分以专题学习的形式展开,将学习的自主权以实践探究的活动形式交到了学生的手中,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也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适当指导,这一点从每个单元的名著导读的标题上能够看出。以读书方法为中心,围绕名著进行专题探究,自主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完成相应的读书任务。相关的任务计划与完成是在课堂外进行,但是在课堂外进行这一学习活动并不意味着这一部分不重要,相反,它是确保学生是否能有效地运用相关阅读方法、深度学习以及思考探究等知识与能力建构的重要步骤,是使名著导读不再像以往浮于表面,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教学、走进课堂的重要一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对多种读书方法进行相关训练,进而达到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建构,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运用在日常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增强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