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立
《小王子》中的狐狸说:“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这揭示极其珍贵的秘密——很多事情,用心才能看见。情景交融写作更是如此,观察景物很重要,摹写景物的技巧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写作的“心”,应该是一颗真挚的心灵。在面对日常的情景型写作,不少同学纠结于自己写得平淡,写得乏味,写得简单;也有同学着墨过费,写得啰唆,写得繁冗;当然,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情景关系语段缺乏感受力,缺乏灵魂,缺乏内涵。以下提供三条思考路径供同学们参考:一是情景布局的关系;二是景物的人格化;三是厚积审美素养,提升审美情趣。
写景抒情散文有的是由情而景,情在景先;有的是由景而情,情动于衷。情的主体地位不应动摇,景物描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抒情。情动于衷而形于外,景是情的折射,情是景的灵魂。反思学生作文的得失,不难发现景物描写缺乏内在的目的性,单纯从技巧出发,较多是对自然景物的摹写与礼赞,状物之余生发些许感慨。大多数情况下抒情也是通俗之感,逢秋寂寥,春归欣然,写景不过为描摹技巧的练笔:俯仰如何,动静如何,浓淡如何,虚实如何,时空如何,色彩如何,修辞如何……尽管用到一些写景的技巧,但却嫌冗余,生硬,杂糅。譬如写秋,必定是秋高气爽;写春,必定是绿柳拂面……少了主观的感受,多拾人牙慧,缺乏新意。其实,这里的主宾关系,并非单纯的篇幅问题,而是内在的作文逻辑,既是详略有章法,也是节奏有缓急。譬如郁达夫写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开篇来的舒缓,总括,简洁,有更具体的对象“北国的秋”,有独特的内心感受“清、静、悲凉”。
这种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写法,就是我“心”为主,“景”自然为客。这里凸显了“意在文先”“意为文帅”的基本布局意识。不先文后意,也就避免了“开篇就闲语,写了半篇文章拉不回来”的尴尬局面。
景物的人格化,是一种唤醒的写作艺术,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有类似的表达,即“心相”的艺术。它意味着绘画寄寓了画家的主观情思,是人格化的艺术形象。“心相”,意味着景物描摹既是唤醒景本身的精神,也唤醒作者本身的精神,更是寻求某种人与景物的精神共鸣。“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我的眼睛深处,映出火团降落在红叶山上的幻影……山峦紧迫溪流两岸”……这些景物的描摹无一例外地赋予景物以人格色彩。自然景物题材借助人格化,实现其情感载体和思想媒介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并非单纯是拟人的修辞格问题,还包括隐藏自然景物的无关属性,偏重其呼应属性,体现凝视万物的人的智性。俄罗斯作家列维坦最著名的代表作《弗拉基米尔道路》《永恒的宁静》将自然景观的情绪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就是在色彩和构图上体现了不动声色的景物性格。中国水墨“山水画”不称之为“风景画”与之同理,“山水”中常常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情景交融的作文也不宜忽略人格化摹写景物的重要性,它意味着景真正实现了无言的交流,这时的自然在人格上往往富有哲理和启示。自然经历风雨,而不是简单的经过风雨;自然孕育霓虹,而不是单纯地出现彩虹。
在这一点上,比拟的运用、词语的移用和丰富的想象力必不可少。当然技巧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表达自然所寄托的人的神韵。有时,不注意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就会造成文章的松散,削弱写作的表现力,“人格化”也不单单是肤浅的修辞所能实现的,内在的精神旨趣也关涉其中。
视之听之嗅之触之感之,景物写作既是丰富的感官体验,又是彰显丰厚的文化积淀与审美内核。情景交融的高妙更在于精神世界的精微。譬如《湖心亭看雪》,“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个量词却点染出无限的审美趣味,恍若高空俯视,又如隔世相忘。其精妙的本质还在于张岱回忆旧朝,万事如梦,景物不再只是当时的实景,还饱含了作者遗世绝立的姿态。如同《前赤壁赋》中对“清风明月”的歌颂,是旷达超然的文化浸染使然;到《后赤壁赋》中“山鸣谷应”“肃然而恐”则是对宦海沉浮的厌弃与后怕。同学们的情景文也许一时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也要有宕开一层的追求:譬如写故乡的山水,当然要查询一下山水的人文故事;譬如写季节的流转,必得从节气中寻觅点经典诗文;譬如写异域之风光,还应比较民俗的差异……做一点必要的功课,有助于牵引出写作的思绪,拔升文章的境界,少一点就景写景,多一点由实向虚,由浅及深,同时要避免穿凿附会,词不达意。文化情趣的渗透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应该是矫揉造作的。“情景”写作时内在的逻辑自洽十分重要。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建立在情景相融,情动于衷的前提下的,现实写作中当然存在着赘述之景、无意之景、琐屑之景、纷乱之景……孔子做《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在详略处理上,适用反观立意有增删;在层次设计上,适宜整体把握,层层推进;在文化情趣上,拒绝低幼、庸俗,倡导精深、雅致。好的情景,源自于切身体验的真实,那样才不至于空洞;更好的情景,还源自于一颗真挚的心,那样才能触碰到生命的温度。
佳作show1
静听回声
杨瞻萁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高一(13)班
春上枝头已十分,深红浅碧。
在一场春雨中,走进张溥故居,听檐角风铃,声声相撞,环环入扣,风若游丝,流淌过墙壁,轻敲侧击,琳琳琅琅。
风铃悬于堂前,风起,铃响。四时轮转,暮春的柳絮飞扬,盛夏的繁花斜坠,初秋的红叶翩跹,凛冬的飞雪飘散,都同铃声交织,成了时间深处无法抹去的印记。雕花窗里案几上纸砚积了尘埃,瓷白茶盏惹了黄;门前几樽花坞里的木槿早已败谢;青苔侵蚀着斑驳的墙,粘连在剥落墙衣上的,是点点湿褪的绿。退几步,厅堂前挂着的匾额生了蛛网,朱漆大字已经磨损,只依稀辨认出原来模样。院内老树的年轮上,是否仍然一圈圈萦绕着飘袅墨香?是否仍然镌刻着昔日张溥奋笔疾书的一剪侧影?
雨点如墨浓淡枯腴,挟着风一起细细翻飞,新叶落地的声响,回荡在萧疏的院子,随风纷扬的铃声,是那样的清寂。铃声抚过簌簌墙衣与朱扉,抚过斑驳木刺与漆裂,抚过张溥桌前的砚台与镇纸。风起,铃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唯乐音不可磨灭,时过境迁,仍然鲜亮如初。
又有谁知道这清扬乐音与沧桑的风共鸣了几百年?
风铃,似乐器而非乐器。古人用它来通风报信、警示训诫、保佑祈福。可谁又曾想到,风是神工,铃是鬼斧;风是天成,铃是人智。它是天人合一的圆融,是自然与人的统一。它是一场刚与柔的邂逅,是一段风不止而铃不息的传奇。风,串联起悠悠岁月,串联起这历经沧桑仍不减清越的铃声,似在浅吟低唱着一段在现代洪流中被冲散的过去。
明朝张溥,有“七录七焚”的佳话,又是学生激进运动的领袖,曾一时名动天下。然今其故居鲜有人问津。门外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门内却只有风铃声寂寂。那风铎的清亮脆响,穿越故居的一墙之隔,穿越山河岁月,唤醒我们对张溥的记忆:曾有一介书生,撑起一片天,用磊落文字反抗阉党横行的昏庸朝廷,用爱国热情绾结天下士人的心。
风铃,传递着千年淬炼沉淀的文化。它那腐朽外衣承载着一份生命的质量,经年而累累。这份不可估量的生命之重,让我们拥有一颗丰盈而谦卑的心来凝神谛听——那清扬婉兮的铃声背后,是一声饱含时代悲哀的悠长叹息,是一声控诉现代人遗忘与丢失的呐喊。这时候追寻我们失落的精神故园,是否还来得及?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娄东人的信仰不灭,则娄东的魂不灭。今为娄东人,需我们守一线清明,持一份素直精神,静听历史回声,让娄东的文化基因植种我心。
洗去万般深红浅碧,枝头春色新。
【老师说】风起,铃响!文章摹写的是张溥故居的回响,抒发的是对一种家国情怀的追忆,小作者的笔触带着空灵,着墨精细,落笔精巧,由景入情显得自然洒脱。特别难得的是,文章语言调遣得灵动纯熟,读罢不以为多,更不因“风铃”而喧宾夺主,落脚点自在“张溥”,小而见大,彰显其构思能力和丰厚底蕴,判“一类上”。
佳作show2
千秋枯荣话一坊
许刘栋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高一(14)班
烟雨迷蒙间,人间又清明。我踏过荒野蔓草,在一堆残破的石构间搜索着什么。这是一片废弃已久的荒地,不知从何时起便成了这些旧物的堆积之所。我忽地为一块石条所吸引,不禁抚摸着它,喃喃念叨着它身上的四字铭文“恩荣绰楔”……
若问何以见证一城之文脉,不同人自有不同之见解,对不同城市而言亦有不同之标准。对我而言,牌坊这一建筑无疑是文脉最好的见证。苏州的三元坊,徽州的许国坊,绩溪的奕世坊,南京的三牌楼……或因其规制,或因其坊主之功业,或因其建筑之特色,皆蜚声于海内。太仓城中原有数百座牌坊,只是到了如今,业已无存。
太仓城中最为气派的原来是南牌坊,南达州桥,北抵州衙,坊后两侧俱是朱门巨宅。坊身,三层三间,四根立柱之上分顶三座庑殿,正中书以“圣旨”二字,顶层刻以“四代一品”,又刻以“两世鼎甲”,反书“祖孙宰相”,坊身尽是石雕,犹以正中的双龙抢珠纹最为精美。坊东便是坊主王氏家族大宅,两路五间朱门之后,是三进巨宅,百亩芳园,仰赖六朝天子,使之延祚百余年。
历尽数百年风雨之后,朱门斑驳,巨宅破败,而那青石筑就的“恩荣”依然耸立,如同一位身披紫蟒的百岁长者倔强而又骄傲地诉说着过往。正因如此,这一座座石坊在世人眼中便成为永恒的象征。无数人不惜以生命换取身后的区区一坊,与它所承载的千秋芳名,似乎只有如此,那份芳名方能不朽。
不知何年何月,南牌坊轰然倒下了,应声而起的是一片疯狂的叫好声。那份“不朽”与“恩荣”终究还是随着时间消失在了浩渺的宇宙之中,它所耸立的数百年对于漫长的时光又是何等的短暂?坍圮的墙垣,草丛里有窸窣的虫鸣,如怨如诉;飘飞的芦花,追随流水而呜咽,风中似有长歌……当那一切皆作烟尘飘散而去时,我们似乎在缥缈间读到了枯荣,并非一草一木、一石一坊之枯荣,亦非一家一姓、一人一族之枯荣,而是一个时代的永远离去。
荒野之中,那一方石构我仍未知道它曾属于哪一座牌坊。或许它也曾为离乡的游子指引过乡关的路途,或许它也曾成为一族之骄傲,或许它也曾受百般屈辱直至支离破碎。便是这一座座石坊见证了时间,见证了过往。它们如同一位位故人从烟雨中向我们走来,闲话一番过往春秋,之后与我们揖别,从一段岁月走进另一段岁月,赴一场千秋之约。
【老师说】千秋一坊,古今荣枯,成了荒草丛中的一段遐想!沉甸甸的历史感,以一种寻觅的失落感扑面而来。小作者善于融文化于“一坊”,赋予了历史兴亡、朝代兴替的慨叹。难得的是,他了解许多具体掌故,丰实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历史感怀的内涵。此类文章恰恰难在此处,描摹之上增补故实,彰显了宽阔的写作视野。判“一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