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本《字宝》中的活俚语(去声)

2021-02-24 00:18邓文宽
敦煌学辑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字音敦煌方言

邓文宽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本篇所论是《字宝》的去声部分。

1.“刃蒯钝(原注:枯怪反)”。这是说刀刃的。蒋礼鸿先生认为“蒯”就是“快”字(1)蒋礼鸿《中国俗文字学研究导言》,见《蒋礼鸿集》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是。“快”与“钝”是反义词,但都是言说刀刃的,故编者将它们放在了一起。这两个字在民间经常能听到。

2.“俵散(原注:悲庙反)”。“俵”字《汉语大字典》音biào,释义为“分给;散发”,并引《玉篇·人部》:“俵,俵散也。”(2)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第72页。“俵”字义“散”,在稷山方言里是存在的。记得儿时邻居有人借用我家一件白色孝衣办丧事,事情过后,他便将孝衣还了回来,里面还夹着一小片白馍。我不懂其义,便问母亲。母亲说:“这是俵哩。”也就是散发一点东西表示感谢。

3.“疮脪肿(原注:希近反)”。原卷“希近反”是给“脪”字注的反切音。《汉语大字典》音xìn,释义有二:一是“伤口愈合时,新肉略微突出”;二是“红肿发炎”(3)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871页。。《切韵·焮韵》:“脪:疮肉出,又兴近反。”在我的记忆里,稷山方言读音相同,但意思却是指疮口化脓。比如,母亲用手托着儿子小手边看边说:“都脪了,得赶快把脓挤出来。”换言之,“脪肿”就是“脓肿”。

4.“低圮(原注:音俻)”。“圮”字《汉语大字典》音pǐ,释义则有“毁,断绝”;

“坍塌”;“破败,倾覆”;“伤害;催伤”(4)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77页。诸义。在稷山方言里,“圮”字音bí(b、p不分),与写本直注音之方音相同。这个词有“低下”“自毁”之义。当年我为了帮助兄长,带出他的一个孩子在北京帮人做家务,但她不愿意做,闹了很多不快。我与本家一位叔叔谈起此事,他说:“娃觉得低圮的。”但我认为不偷不抢不骗,靠劳动谋生,就是高尚的,绝不低圮。

6.“觜啅噪(原注:知孝反,素告反)”。“觜”当是指鸟嘴。“啅”字《汉语大字典》音zhuó,释义为“众口貌”,“同‘啄’”。(6)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69页。“噪”字《汉语大字典》音zào,释义为“虫鸟喧叫”;“喧哗,吵闹”;或“嘈杂”(7)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90页。。合起来当指众鸟乱鸣。稷山方言“噪”字音cáo。“啅”字单用我没听说过,但“噪”字单用我不知听到过多少遍。意思是“众人都说”或“乱说”,与《汉语大字典》“众口貌”意思相同。比如说:“人噪的,说是他偷的,实际上不是他。”

7.“觜啗啄(原注:知减反)”。此处“觜”是专指鸟嘴的。“啗”字《汉语大字典》音dàn,释义为“同‘啖’,吃;咬”(8)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71页。。《玉篇·口部》:“啗,徒滥切,食也。”又,“啄,丁角切,鸟食,又丁木切。”稷山方言“啗”字音tán(d、t不分),恰与《玉篇》同音,义亦食也;“啄”字音zuò,义亦为食。如说:“葡萄熟了,鸟鸟子啗啄的,地上掉得哪儿都是。”

8.“鐕钉(原注:同前,与定反)”。小注“同前”之“前”即前文“”之反切音“则暗反”;“与定反”《敦煌经部文献合集》校作“丁定反”(9)张涌泉主编《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册,第3770页校记【一五六】。,是。“鐕”字《汉语大字典》音zān,释义为“缀器物的钉子”;“缀物”(10)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771页。。然而,《玉篇·口部》云:“鐕,子南切,无盖钉。”《切韵·覃韵》:“鐕,无盖钉。”愚意以为,这两部古字书更切近其本义。“鐕”即今言之“錾子”,铁器,外形似钉子却无钉盖。干什么用呢?制造、修理石磨或碾滚子用。在农村,使用机器磨面和碾米之前,主要用石磨粉碎粮食,或用碾子进行碾压。石磨由两块圆石组成,各凿有沟槽,上下相合转动磨面。但使用久了,沟槽就会变浅,需由石匠用“鐕”去加工。这件铁器类似于铁钉却无钉盖,约三四寸长,比大拇指粗。当然,它也属于钉子一类,故编者将二物放在了一起,但作用却别。稷山方言“鐕”字音cān而非zān。

9.“插擩(原注:之甲反,而喻反)”。“擩”字《汉语大字典》音rǔ,释义之一为:“方言,插;塞。如:一只脚擩到泥里去了;把棍子擩到草堆里;那本小说不知擩到哪里去了。”(11)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829页。音义与稷山方言全同。民间最常见到的,则是给牲口铡草时的情景:一人上下抬压铡刀,另一人半跪在铡镦边“擩草”——把将要切断的饲草插往铡刀下方。

10.“物窖窨(原注:音教荫)”。“窖”和“窨”本是指地窖和地窨子的。这里用作动词,指把物品放进地窖或地窨子里。我国北方农村,冬季往往要窖藏一些蔬菜或薯类食品,以备过冬之用。意思显豁,不赘。

12.“俺覆(原注:一剑反)”。《玉篇·人部》:“俺,於剑反,大也。”其义与“覆”毫不相干,《敦煌经部文献合集》校“俺”作“奄”(14)张涌泉主编《敦煌经部文献合集》第7册,第3774页校记【二八一】。,甚为允当。《说文·大部》:“奄,覆也。”由此可见编者将此二字放在一起的用心。“奄”字《汉语大字典》音yǎn,释义为“覆盖”(15)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25页。。稷山方言义同,但读音为án。如两个人在一起干活,其中一位手上划了一道大口子,出了血,旁边又正烧着一堆火。另一位便说:“你先抓一把热灰把口子奄住,我去找布给你包一下。”“奄住”就是盖住、捂住。

13.“齿齭(原注:使策反)”。此条反切音从S.619背。“齭”字《汉语大字典》未注音,仅云“同齼”(16)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990页。,而同书“齼”字音chǔ,释义为“牙齿酸软”(17)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992页。。《玉篇·齿部》:“齼,齿伤醋也”;“齭,同上,又音所。”知此二字意思相同但读音有别。写本《字宝》“使策反”正合稷山方音,指牙齿被醋液过分刺激后的不适感。如说:“这醋真厉害,我喝了一小点,牙就齭(音sé)得不行。”

14.“人愚戆(原注:知项反)”。“戆”字《汉语大字典》音zhuàng,释义为“迂愚而刚直”(18)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993页。。释义相当准确。但就读音而论,稷山方言读作zhēng,与写本反切音相同(“项”字方音读hēng)。民间常说的是“戆坯子”。如说:“那家伙是个戆坯子,谁不晓得!”其义正是指那人迂愚而刚直。

15.“挅叠(原注:乃卧反)”。《敦煌写本碎金研究》校“乃”为丁(19)朱凤玉《敦煌写本碎金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第278页。,当是。“挅”字《汉语大字典》音duǒ,释义有“量度”;“同‘揣’,摇动”;“用同‘朵’”;“落帆”;“用同‘剁’”(20)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788页。诸义,但与“叠”字义不相搭。故《敦煌经部文献合集》认为当校作“垛”(21)张涌泉主编《敦煌经部文献合集》,第7册,第3776页校记【二九七】。,甚是。在稷山方言里,“垛”字亦音duó,义即堆放。如,刚收割的麦捆因为来不及碾打,便要先摞起来,叫“垛麦捆”;把零乱的柴火堆起来叫“垛柴火”。由于“垛”有叠压堆放义,故编者将此二字放在了一起。

16.“头赤顐顐(原注:五困反,讬头贾闍梨)”。“贾闍梨”一本作“程僧政”。脑袋“赤顐顐”我未曾听说过,诸家整理者认为是头部全秃貌。问题是这个“讬头贾闍梨”或“讬头程僧政”,我以为应该是使用这部方言词典者的旁注。毫无疑问,贾、程二位都是指人。但“讬头”是何意思?却无人能解。稷山方言的重要特征是ɑ、e不分,b、p不分和d、t不分。最典型的是把“大爷”说成tē yā,“大”(dā)字读成tē,既是d、t不分,也是ɑ、e不分。“讬”字稷山方言也读tē。由此可知,“讬”是“大”的同音替代字,“讬头”就是大头。贾闍梨或者程僧政不仅头是“赤顐顐”的(和尚当然是光头),而且脑袋也大,使用者才添加了这么一句。

20.“厏厊(原注:乍迓)”。此二字《汉语大字典》读音zhǎ yǎ,释义为“不相合”;“厏”字又读音为zhài,义为“狭窄”(26)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30、29页。。稷山方言里这两个字是一个词,音zē wā,意即狭窄。如有人初进大城市,见城里人的住房像鸽子笼一样,便说:“城里人住得厏厊的,连院子都没有。”

21.“旧黗黗(原注:都钝[反])”。“黗”字《汉语大字典》音tūn,释义为“黄黑色”和“黑状”(27)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969页。。稷山方言此字音tún,但其义却是指物件糟了、朽了,尤其是铁木器之类。如有人找了一根木棍,想用它撬石头,不料还没使劲木棍就断了,便说:“不能用,早就黗了。”写本第二个“黗”字疑衍。由于此字有旧、朽之义,故编者将它同“旧”字放在了一起。

23.“诟骂(原注:呼勾反)”。“诟”字《汉语大字典》有二音和二义:一音gòu,义为“耻辱”、“怒骂”、“花言巧语”;一音hòu,义即“愤怒”(29)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651页。。有意思的是,稷山方言音hòu,与写本反切音相同,但意思却是“怒骂”。如有人丢了东西,案子还没破,失主就去骂大街,别人批评他说:“事情还没弄清楚,案也没破,你诟谁(音fū)哩?”这正是编者将“诟”和“骂”放在一起的原因。

27.“人慥暴(原注:七造反,又懆)”。最后二字“又懆”是说“慥”字也可作“懆”。“慥”字《汉语大字典》音zào,释义之一云:“仓猝,急忙。《广韵·号韵》:‘慥,言行急。’”(32)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978页。“懆”字《汉语大字典》音cǎo,释义则为“忧虑不安”,“用同‘躁’。”(33)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988页。稷山方言读音恰为cǎo。“懆暴”是说心绪不好,十分烦乱。如一个女人对别人说:“娃他爹生意没做成,赔了不少钱,心里懆暴的。”

猜你喜欢
字音敦煌方言
方严的方言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沈括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