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摘要:随着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在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不断培养。但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与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只有对其进行不断优化,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对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途径分析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心智发展比较成熟,虽已经具备了自身的独立意识,但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不良影响。因此,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为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提供帮助,还可以让学生懂得更多保护自身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应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呢?
一、不断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推动教学活动更好开展的重要前提,可以为学生知识的掌握指明正确方向。因此,在对初中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老师要把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优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进行开展,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时,首先,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让学生理解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以及人身自由权等权利,不断强化学生的政治权利意识;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权利应用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然后,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灵活的优化教学方案,如,让学生了解其他更多的公民权利,以及如何正确的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上面的案例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学生辨别并应用权利的能力。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权利应用意识。
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实际生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对初中生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为出发点进行课堂导入,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并灵活的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善用法律》一课时,老师可以结合当时的热门新闻进行课堂导入。以最近很火的“前婆婆吃空饷”一事为例,前婆婆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一名员工,年年不上班吃空饷也罢,还利用儿媳贷款买房,致使假离婚成了真离婚。另外,还想让儿媳净身出户,背负300万的债务,失去孩子的抚养权。甚至还扬言自己法院有人,不怕告。这件事自发布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不得不让人们思考公民应如何善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怎么看待前婆婆的做法的?”“如果你是这个事件当中的儿媳,你会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学生敢于向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勇气和能力。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法律作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的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概括为主,对于事例的应用不是很多,不能很好的加强学生的主观认识。由此可见,根据教学安排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十分必要,不仅可以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識储备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因此,老师可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度,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比如,在教学《遵守规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交通事件,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以及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其次,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在过马路的时候会闯红灯吗?你是怎么看待交通事故的?”以此引发学生对于规则的深入思考,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最后,老师可以用课件向学生拓展其他方面的安全规则,不断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这样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眼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还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推动社会秩序的更好发展。
四、结语:
总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效性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初中政治老师要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积极的投入到教学途径的探究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另外,老师也要细心留意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然后结合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在实际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逐渐内化成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而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惠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 12:274-275.
[2]汪海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教育观察, 2019, 83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