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谷旸 王欢欢
摘 要:传统陶瓷学研究中常选用描述性的词语区分陶瓷的颜色,这些词语内部和词语之间缺乏清晰的分界线,容易引起争议。色度学仪器能够对肉眼难以分辨的颜色进行定量表达,有助于陶瓷颜色的深入研究。基于此,选取由唐至金,邢窑和定窑白瓷的代表性样品进行色度学分析。通过分析两个窑址不同时期样品颜色的变化,发现邢窑唐代样品的外观质量明显高于金代样品,定窑部分金代样品的外观质量较之前明显下降,部分样品则保持了宋及之前的工艺水平。除此之外,与学术界的普遍认知不同,邢窑与定窑的唐代样品在颜色上都存在分化,且分化方向相同,应当是定窑模仿邢窑的结果。
关键词:色度学;定窑;邢窑;白瓷
0 引言
我国古代的陶瓷产品,根据颜色可分为青瓷、黑瓷、白瓷、红釉瓷、黄釉瓷等种类。传统研究常用天青、天蓝、碧蓝、豆绿、粉青等词汇描述陶瓷的颜色,但是这些描述颜色的词语并没有清晰的界定标准,对颜色的理解容易因人而异,导致错误判断瓷器的颜色,从而引起争议。近年来,色度学在考古与文物保护中越来越多地作为辅助研究手段出现①,这是因为色度学仪器可以对器物颜色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明确区分所研究物品的颜色。
此前已经有学者做了古代陶瓷的色度学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王昌燧等对比研究了我国白瓷与影青瓷及青瓷的色度,结果表明色度学可应用于区分瓷器颜色②。李立新比较分析了湖田窑青白瓷以及隋代邢窑白瓷和定窑唐、宋白瓷的色度,研究表明色度学中色空间的概念亦可应用于区分青白瓷及白瓷③。明朝方等对比了不同窑口的宋代青白瓷与不同时期的定窑白瓷,结果发现传统研究中公认的景德镇早期青白瓷,从色度学角度上看更接近白瓷④,说明色度学研究能够弥补传统陶瓷颜色研究的不足。
我国北方烧制白瓷的窑口众多,且持续时间长达数百年,这导致不同窑口、不同时期的白瓷颜色存在差异⑤。邢窑与定窑先后成为我国北方白瓷的重要窑场,其产品在唐代與宋代分别代表了当时白瓷的最高水平。有学者通过对比器物形制以及装烧工艺,发现定窑创烧初期受到了邢窑的影响⑥。
本文选取不同时期邢窑与定窑的白瓷样品,从色度学的角度探讨邢窑与定窑由宋到金在色度上的异同,以此讨论两个窑址的白瓷在不同时期颜色变化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邢窑对定窑的影响。
1 样品及实验方法
1.1 样品
本研究选取了唐代、金代邢窑白瓷以及唐代、五代、北宋、金代定窑白瓷样品共31件(表1)。
1.2 实验方法
将样品表面用去离子水清洗,再用无水乙醇进行超声波清洗后,使用美国X-rite公司生产的VS450型非接触式全自动色差计测试样品的色度。设备的光学系统为45°/0°,光谱的范围为400~700nm;测试选用的光源为D65,该光源可模拟色温6500K的日光照明,其光谱能量分布接近白天的日光环境;选定10°视场,测定样品的a*、b*、L*、C*、H*值和分光反射率。
色度学上用明度、色度和饱和度这三个参数来表示颜色,其中色度是颜色最基本的特征,是指颜色彼此区分的特性。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使用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表达颜色,本文选用的标准是CIE1976L*a*b*。该标准用明度L*,色度a*、b*,饱和度C*及色调角H*表达颜色。
L*代表明度,其值越大则越亮,其值越小则越暗。a*值越大则越偏向红色,反之则越偏向绿色;b*值越大则越偏向黄色,反之则越偏向蓝色。C*代表颜色的饱和度,其值越大则颜色纯度越高,反之则纯度越低。色调角H*可以反映颜色的色调,当其范围在72°~108°时色调为黄色,在108°~144°时色调为黄绿色①。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色空间
表2为各时期邢窑与定窑白瓷样品的L*、a*、b*、C*及H*值。图1为不同时期邢窑与定窑白瓷的a*、b*值散点图,从中可以发现4个特殊的样品,包括唐代邢窑的三个样品(XYT-1、XYT-3、XYT-5)以及定窑的一个样品(DYT-2),它们的a*、b*值均较低,说明这4个样品比其他样品更偏向绿色和蓝色。结合色调角H*可以看出,这4件样品(XYT-1、XYT-3、XYT-4、DYT-2)的色调角在108°~144°,属于黄绿色区域,其余样品色调角在72°~108°,为黄色区域。
从色度学的角度来看,这说明邢窑在唐代时期有两种差别较大的外观颜色状态,一种是黄色,一种是黄绿色,黄绿色样品较其他样品更偏向绿色和蓝色。而唐代定窑也有类似的外观颜色,同一种玉璧底碗器型的颜色在色度学上与邢窑一样属于两种不同的颜色区域,这说明定窑在唐末的创烧时期受到邢窑影响,在模仿邢窑的造型及烧制方法的同时,其外观颜色也受到了邢窑的影响。
而在唐代之后,邢窑与定窑均只有属于黄色区域的外观颜色,不再有属于黄绿色区域的外观颜色。而前人的研究中选取的宋代定窑样品也同样均为黄色区域①,这说明在唐代之后,定窑与邢窑只保留了属于黄色区域的外观颜色继续烧制。
图2为邢窑与定窑白瓷的L*、C*散点图,从中可以看出全部唐代邢窑样品及全部的唐代、五代以及北宋时期的定窑样品的L*值均在80之上;1/3的金代定窑白瓷的L*值在80之上,全部金代邢窑样品以及2/3金代定窑样品的L*值在80之下,L*值低于80则表明瓷面亮度较暗。显然,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金代邢窑的白瓷外观质量较唐代时明显下降,究其原因,应该是宋代邢窑曾经中断烧制,到了金代,邢窑恢复烧制之后,其工艺难以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金代定窑白瓷的外观质量则有所分化,1/3的样品依然保持了金代之前北宋时期的水平,2/3的样品则外观质量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推测有二:其一,可能金代早期的样品质量更好,金代后期,随着定窑的衰落,样品质量也开始下降;其二,也可能由于金代定窑白瓷产量较大,难以保障全部产品都为精品,部分样品出现了质量下降的现象。由于此次样品并没有明确的分期,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 分光反射光谱
图3为唐代与金代邢窑白瓷的分光反射光谱图,从图中可看出,唐代邢窑白瓷有两种反射方式:一种在波长600~700nm区间反射率有明显且较剧烈的下降,此类样品包括XYT-1、XYT-3、XYT-4、XYT-5,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此类反射方式更多为青瓷或青白瓷;另外一种在400~700nm区间基本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在600~700nm区间没有下降的趋势,这与前文色空间的结果相同,说明唐代邢窑白瓷有两种不同的外观颜色。
金代邢窑白瓷的反射率在400~700nm区间均为上升趋势,并且金代白瓷整体的反射率都较唐代白瓷低。这也表现出金代白瓷的质量较唐代白瓷有明显的下降。
图4为唐代至金代定窑白瓷的分光反射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时期的定窑白瓷均在400~500nm区间反射率为急剧上升,只有一个唐代定窑样品(DYT-2)的分光反射率在600~700nm区间有较剧烈的下降,其余样品在500~700nm区间缓慢上升或无明显下降趋势。
数据说明,唐代定窑与邢窑白瓷均有两种反射方式,其中唐代定窑样品DYT-2的分光反射光谱与唐代邢窑部分样品的分光反射光谱相似,在600~700nm区间内反射率有明显剧烈的下降;另外一件唐代定窑样品DYT-1与唐代邢窑其余样品的反射方式相似,在600~700nm区间内基本没有下降趋势。这种类型的分光反射光谱,结合色空间数据的结论,说明唐代定窑与邢窑白瓷的外观在色度学上是相似的,这应该是定窑在创烧阶段对于邢窑模仿的结果。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定窑在唐代创烧时期,受到了当时邢窑的影响。本文色度学结果表明,唐代定窑白瓷的釉色确实与邢窑白瓷的釉色相似,并且与邢窑白瓷出现了同样的颜色分化现象。进一步证明唐代的定窑白瓷制品除了在器形和烧制工艺上模仿邢窑白瓷之外,在釉色上也模仿了邢窑。
定窑在唐代之后,逐渐抛弃了属于黄绿色区域的外观颜色,而只继承并发展了属于黄色区域的外观颜色。与金代定窑一样,金代邢窑的外观颜色也只出现在黄色区域,金代样品中并未检出属于黄绿色區域的外观颜色。究其原因,邢窑的烧制在宋代曾经中断过,金代恢复烧制之后,可能由于传统烧制工艺已经失传,转而模仿了定窑,分光反射率的结果也可佐证上述推论。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色度学分析表明:唐代定窑白瓷与邢窑白瓷一样,有两种不同的外观颜色,说明定窑在唐代创烧初期除了模仿邢窑的器型和烧制方式以外,对其外观颜色也同样进行了模仿。
②自五代起,定窑与邢窑均只有在色度学上属于黄色区域的外观颜色,表明其在发展过程中只保留了一种外观颜色继续发展。邢窑在宋代有一段断烧时期,在金代恢复烧制后其外观颜色质量较唐代有明显的下降,而定窑在金代依然有一部分可以达到宋代的外观颜色质量。
③色度学在陶瓷颜色研究中可以定量分析其外观颜色,可以使颜色的表述更加的科学准确,对于研究同一窑口不同时期的外观颜色的发展以及不同窑口之间的颜色对比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