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众考古破解博物馆的“成长期烦恼”正当时

2021-02-24 19:13许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4期

许诺

摘 要:文化自信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自信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最高层面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公众考古是实现文化自信的一种好形式,公众考古能比较好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博物馆研古鉴今,与公众考古融合,能让文物灵动起来、鲜活起来,将文化内涵呈现出来。博物馆导览纸、解谜书、模拟考古体验、考古盲盒等新業态的不断涌现,更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促使观众为中华灿烂文明自豪,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必然坚定中国人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决心。

关键词:公众考古;博物馆导览纸;模拟考古;博物馆考古盲盒

根据国家旅游研究院的统计,2019年7天春节假期,4.15亿的旅游人潮中,超过40%的人涌入了各类博物馆。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当年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回应记者称“博物馆正处于‘成长期的烦恼’中”。他坦言:“当前,民众对于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大,而博物馆所能提供的供给和服务远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

1 公众考古与博物馆事业相辉映

1.1 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在“考古热”下暗藏新挑战

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攀升,为各级各类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博物馆呈现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态势。据统计,2010年博物馆数量为3415家,2015年达到4692家,2020年有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已达1224家。近些年,《鉴宝》《国宝档案》等节目的播出,引发了大众对考古的热情空前高涨,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考古热”。公众考古也伴着水下考古、海昏侯墓发掘的各种形式的播出,走进大众视野,这当中折射出来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快速攀升。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仅2018年,全国各类博物馆到访人次已经突破11亿。次年,到访人次接近12.27亿,较2018年增长了1.01亿人次,同比增长8.97%。但是,基层中小博物馆发展相对薄弱,部分地方博物馆“千馆一面”,建设存在同质化甚至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我们也发现体现和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物馆藏还是比较丰富的,这也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诠释的选题策划亟待进一步完善提高。从大的方面讲,博物馆在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方面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挖潜,在助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

1.2 公众考古为博物馆社会化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在中国,“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得很早,但直到近现代公众考古才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1909—1997)在20世纪50年代时首次提出“考古是人民的事业”。苏秉琦先生说:“一,考古是人民的事业,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事业。人少了成不了气候。我们的任务正是要做好这项把少数变为多数的转化工作。二,考古是科学,真正的科学需要的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大学问,不是小常识。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加也不成,科学化与大众化是这门学科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考古是人民的事业”看作考古学大众化的起始点。作为一个新兴考古研究方向,公众考古主要考虑考古研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与博物馆学、大众教育、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领域具有相关性。公众考古是通过体验性、沉浸性等手段,使考古社会化、大众化。通过公众考古基本原则的借鉴与引用,来开辟博物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局面。博物馆将公众考古纳入其展示范围,丰富博物馆展示资源和科普内容。公众考古在一定程度上与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公众参与”有异曲同工之妙。博物馆召开公众考古讲座、交流、展览和体验互动,将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度与客流量,为社会化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考古学以考古遗存为线索来研究人类历史,这些考古遗存代表着复杂的历史运动体系中的某一重要过程与环节,有些实物还与历史上某些重要人物或事件有所关联,为博物馆从文物陈列向沉浸式场景建构提供历史依据。线上博物馆采用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为公众打开了一扇“任意门”,让观众能在博物馆、考古现场、古遗址等多个场景中穿梭。以往观众在博物馆看到的更多是文物实体本身,而这种形式还原了文物出土前或发掘时的情景。沉浸式、现场感的线上博物馆,利用常年封存在档案里的考古数据,还原真实场景,伴着耳边的讲解,让公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对考古有了更深的理解。

1.3 专题类博物馆“爆棚”为公众考古指出新方向

博物馆通过策展解读考古出土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反映历史上消失的事件、人物,将专业人员的发现、理解转化为公众的理解,将文物与历史现象的关系信息可视化,尽可能地避免“专家气象万千,观众一无所有”的问题,减少专业人士与公众的疏离感。一名考古工作者,无论是发掘庞大的建筑遗存,还是细心地考察较小的石器、陶瓦,都会严格按照考古工作规程进行调查、发掘和研究。除此之外,考古者还应产生惊叹、敬重、理解、欣赏等感情。但是只有把其中的奥秘告诉公众,公众才可能产生与其同样的感情和体会。考古学家对出土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的独特解读和阐释,为博物馆向公众传递考古出土文物的相关知识提供了依据。2021年5月,我国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博物馆强国,这为公众考古的拓展呈现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在考古遗址发掘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建设遗址类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的设立不仅可以保护已发掘的遗址现场,而且可以展示考古发掘成果,是文明的直观见证。在博物馆,展示这些出土的文物就是讲述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文化特质的文明故事,同样是诉说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遗址类博物馆的建设大多采用室内展览、室外景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古阐释与展示工作。这里最关键的意义在于,能将遗址的核心文化遗产价值进行最大效果的大众化和通俗化。因此,我们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挖掘文物藏品的核心价值,以加强品牌IP建设来提升公众吸引力。例如,预计2022年竣工的江口沉银遗址类博物馆,它的建筑在总体设计上采用考古现场“地质分层”的概念,为公众讲述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与水下考古发掘的故事。遗址类博物馆的建设将不可移动的遗址也纳入公众考古的展示范畴,对于博物馆类型多样化发展具有开创意义。同时,遗址类博物馆既在原真环境中展示,又全面深入。另一方面,考古类博物馆的设立为公众考古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博物馆有藏品收藏、研究与教育这些基础功能,博物馆尤其是考古类、历史类的博物馆,在传播考古知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较长时间的运营中积累了大量的人气与流量。博物馆是服务于公众的,这就要求博物馆要不断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求知需要。当下,考古学还缺少走进公众的路径,造成考古脱离普通大众。目前不少公众逐步了解文物基本上还是通过参观博物馆,博物馆也扮演着考古知识“讲述人”的角色。据报道,2020年10月洛阳考古博物馆正式开放了考古体验区的“考古秘境”,之后还陆续推出到考古现场体验等活动,让观众现场直面地了解考古知识,增强考古乐趣。还有部分历史博物馆和综合类博物馆中设有考古科普小知识宣传栏、考古体验展厅等。在文物的保护与宣传事业中,考古学必须与其他学科通力合作,进行充分的学科交流,借鉴其他学科既有成果。在文物保护备受关注的今天,这为中国考古学拓宽学术研究范围以及公众考古广泛进行社会实践提供重大机遇。

1.4 博物馆可以成为公众考古的“讲解器”和“校正仪”

1.4.1 考古知识多学科交叉、专业性强,与公众认知“有距离”

考古与博物馆都是兼有考古学、文物学、历史学、古代汉语等多门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庞杂。考古与博物馆工作专业性强,容易出现故步自封的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考古专家博古通今而公众一无所知的现象呢?考古工作应走入公众视野,考古成果应该为公众共享,获得公众的广泛支持和理解,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应该被考虑在内。而公众参与是一个过程,不只是一个结果。

博物馆应该捋清与考古、公众之间的关系,将文博知识更好地传播给公众,阐释博物馆陈列文物的出土经过、非法盗掘的严重危害等,还需要拓宽接收反馈的方式、途径,使考古工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术研究,还要担负起向公众讲述文物故事、普及考古知识的社会责任,打消公众对考古的刻板印象。应防止大量投入后却虎头蛇尾地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实物简单存放在博物馆这个“库房”,那样将无法获得更多的社会价值。因此,博物馆要以公众为中心,加强与公众交流,还要把服务公众作为重中之重,防止把博物馆弄成单一的藏品库房。在陈列时,不仅要展示,还应根据考古学文化、重要的考古学遗址来组织,让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相得益彰,以此来完成对整个社会审美情趣、生产技术水平、宗教信仰的阐释。

1.4.2 “盗墓”小说、影视作品易导致公众认知出偏差

考古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开一些历史上的谜题,但“盗墓”類小说、影视作品中神鬼、穿越、悬疑等描写手法已经超出了现实中的正确性、真实性的要求,不利于公众考古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一现象极易导致公众认知上出偏差,将考古事业与盗墓这种违法犯罪活动简单等同起来,这无疑是增加了文物保护理念的宣传和考古知识普及的难度。我们也应辩证地看待“盗墓”作品。它们的风靡有力地说明了公众考古对公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我们吸收“盗墓”小说和风水堪舆中引人入胜等有益成分,引导公众考古认知的回归,由好奇中来到敬畏中去,从而达到向公众普及正确考古知识的目的。

2 公众考古开启博物馆新业态

2.1 公众考古“萌新芽”—博物馆导览纸、解谜书

目前,我国开展的公众考古活动类型还不够丰富,以组织公众代表参观、联合电视台播放文物考古类型纪录片为主,这类公众考古单方面输出,互动体验性弱。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深入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观众,探询在博物馆这种特殊环境中学习的特征,并结合博物馆观众心理研究、观众群体研究、参观行为研究,制定出适宜、有效的知识传播方法。以年轻人较为接受的体验互动知识传播方式为例,有的博物馆将导览纸作为考古工作指南,在多方专业人员协作配合下,借用单纯提供文字信息的纸张,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如《忒修斯之船》书中夹的道具之一—画在餐巾纸上的地图等,均隐藏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

故宫博物院推出两款仿古线装书籍《谜宫—如意琳琅图籍》《谜宫—金榜题名》,都是互动解谜书,其中有20多件随书道具。该书设计者通过实体书+线上App互动阅读,让公众去“侦破”历史上一场著名的科举舞弊大案。仅靠逻辑严密、情节完整的故事和恰当的角色安排,就可以使公众获得代入感,让人们以人类最简单初始的角色扮演—过家家(对真实情景的主观模仿,客观上能帮助体验者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学习活动。因此,对于拥有想象力的公众来说,一套构思缜密的逻辑架构和少量的道具,就可以促使人们角色代入,完成考古学习任务,并不一定要依靠高科技手段布置身临其境的视觉空间。这就为考古文创产品减少了布景成本,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打样等系列费用,在产品营销方面就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在开发文创产品时,博物馆可与考古工作人员共同策划合作方案,形成公众考古的活动构想;也可与教师沟通,采取出版科普图书、漫画绘本和杂志等方式,以实现教学目标,让中小学生对博物馆陈列的文物有一定的基础性认识,从而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文物、珍视文物,更有利于拓展文博工作人才的培养空间。层出不穷的公众参与考古模式对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也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2.2 公众考古“正成长”—博物馆倡导下的模拟考古体验

模拟考古发掘是将“文物”(复制品)埋在已经科学发掘过的遗址内或复原微缩的沙坑模型里,然后观众在专业考古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发掘。博物馆倡导的模拟考古作为公众考古的入门式体验,有别于填鸭式教育,它点燃了观众对于考古兴趣的火花。通过模拟考古体验活动,参与者可以亲自动手,更深刻地了解考古常识,进而增强自己的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技能。河南博物院文创巡展计划便是引进模拟考古的形式,将“动态文创”理念贯穿始终,通过文创IP展览实现文化遗产的展示、交流、传播的核心价值,精心打造公众文化服务品牌,助推丰厚历史底蕴的中原文化出新出彩。有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要防止过度商业化变成纯粹的游玩。

考古“真人秀”方兴未艾。在没有正式的剧本与解说词的前提下,考古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感强,有别于纪录片的严肃与压抑,有轻松的语言表达,可以较快抓住观众的眼球,迅速得到好的宣传效果。博物馆可以选择金牌解说员前往高校考古专业实习工地上进行拍摄,向公众展示更加完整的考古发掘流程。例如,四川省眉山市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江口沉银遗址相关考古发掘项目志愿者,并筛选出最终选定的志愿者,一道参与考古的每一个环节。身处考古遗址的观众与观众、讲解员与观众之间,打破时空的隔阂,展开一场妙趣横生的合作与比赛。这一举动让从小居住在钢筋水泥城市里的志愿者们现场感与体验感爆棚,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田野考古的魅力,极大地帮助了考古文化“出圈”,丰富了公众考古理念的实践经历。

2.3 公众考古“风乍起”—博物馆文创考古盲盒

近年来,博物馆在拉近与公众之间距离方面也是煞费苦心,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出现与发展。近些年来,博物馆文创市场的高速增长态势,为考古文创的持续发展提供机遇。博物馆文创商店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文创产品多指文化创意产品,它搭建起历史与当下的时空桥梁,以历史文化为核心内涵,采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利用不同材料为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商业现象。让文物从历史中醒来,激发公众了解历史文化的兴趣,唤醒中国人对灿烂辉煌的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保护与传承的使命感。考古盲盒接近还原考古现场情况。河南博物院文创办宋华主任认为,博物馆盲盒中的“盲”体现在解密—像考古一样,过程是解开历史的谜团,普及古代文物的知识。这种偶然的不可预知性更加激发起公众的猎奇心理,考古盲盒的艺术就在这不确定中变得迷人。博物馆盲盒带公众体验考古的乐趣。考古盲盒“好玩”,正是因为它吊足了公众追求惊喜刺激过程的消费心理。设计成功的考古盲盒,隐藏着“考古宝物”,体验者手持配套的专业“考古工具”,“专业”地体验着考古过程。让可能枯燥的“考古发掘”与当下流行的盲盒巧妙结合在一起,一下子“鲜活起来”了。这些做工精致、观赏性强的文创产品,可以称得上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大众化的“转码”,连接古今,使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光彩。当21世纪降生的年轻人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时,灿烂的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3 公众考古融合进博物馆前景展望

3.1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正确的思想引领作用

研究、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通过各类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启迪民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将遗址、遗迹、遗物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故事,用专业语言深入浅出地大众化解读。公众考古使考古成果服务社会、惠及民众,能增强我们民族自豪感,激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可以将典守民族珍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中华文脉经公众考古转化成公众的自觉行动。使公众意识到,悠久的中华文明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是坚定中华儿女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源泉。

3.2 现实热点连接历史问题,引领当下文化新潮流

在展示与策划中,各类博物馆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专题展串联时代热点,如丝绸之路、中国人从古至今抗击疫情之路等,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交融中互鉴,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彰显中国特色的文化潮流。公众考古让文物灵动起来、鲜活起来,也将文化内涵呈现出来,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用文化涵养人生、舒缓压力、温润心灵,给中国人民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心。博物馆的功能定位逐步由收藏、保管、展览功能,向着承担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提振民族精神等多重功能前进。博物馆融合公众考古,将引领当下文化新潮流。公众考古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好处多多,当下开展正是时机。

4 结语

推进中国公众考古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前景广阔、意义深远。考古博物馆和遗址类博物馆为公众考古指出新方向,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各类博物馆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历史性博物馆发展公众考古新业态,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公众“考古热”也启发着我们,让考古不拘泥于专业视角,满足公众文化需要,创造出符合公众审美的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盛越浦.试论公众考古学在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2):175-177.

[2]周婧景.博物馆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局限、困境与对策[J].东南文化,2021(2):13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