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蓉蓉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思维与语言能力有着互通的作用,同时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认为英语阅读是发散思维的一个重要媒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基于此背景,阐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发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文本解读有着重要的地位。从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来看,现在的阅读教学只是对阅读文章进行一个大体上的翻译,积累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对日后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这并不能实现学生阅读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本文指出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缺陷,并为以后的阅读教学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意义
思维是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通过媒介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及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测未知的事物。语言又分为口头和笔头两种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有各种问答和presentation的设计,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即时呈现自己的思维,也可以课前通过作业等形式在worksheet上加以整理和归纳,然后在课堂上加以呈现,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更好地体现学生思维的内容、过程和深度。创新是人类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良好的思维品质的体现。当然,每个人的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中学生的年龄段,正是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最佳时间,它可以让每个学生发现、创造出最利于他发展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推理能力
当今的教育模式下,初中学生对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利用阅读文章中所给的信息,并且从已知的信息中获取新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已知的信息线索进行分析,此作为推理的依据,形成最终的推理选择。但是整理以往的考话推理命题的正确率来看,学生在推理能力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应对考试的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知识性试题可以游刃有余,在逻辑分析问题面前却无从下手。
(二)思維训练不足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单词的积累,语法的理解。没有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启发,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追问。不断的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最后再进行适当的解释引导,让学生养成思维发散跳跃的好习惯。由于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学习知识上,忽视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思维训练严重不足。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
(一)深层解读,激发学生思维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多阅读,反复阅读,达到熟练的阅读。在阅读中促使学生激发思维矛盾,使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询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设计有关逻辑分析的问题,增加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散学生思维能力,找到逻辑分析规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二)交流讨论,促进学生思维交换
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应该让让学生之间多相互交换意见,相互讨论。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班会等。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提高阅读的质量。本文认为对于英语非母语的人来说,英语阅读面对的阅读文章是由不熟悉的语言构成的,该语言是我们不熟悉文化所组合。所以,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带领学生了解外国的社会情况、生活习惯、节日习俗。进行阅读时要注意选材,寓学习于玩乐中,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今后的初中英语课堂,要注重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要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培养中双向发展,在设计阅读教学方案时,应该把阅读教学和思维训练相结合,形成合理、轻松、科学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远,赵倩. 聚焦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0(11):65-67.
[2] 周园. 基于高阶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J]. 英语教师,2020,20(11):51-55.
[3] 沈明. 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批判性思维品质培养——以Unit 6 Reading 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为例[J]. 英语教师,2020,20(18):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