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02-24 09:33:54朱玲花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朱玲花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为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全面推进,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已成为初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初中阶段的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抽象性和逻辑性使不同学生在认知、理解与表达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实施分层教学的教育模式能够让学生切实做到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新课程改革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加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同时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日俱增。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身心發展上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水平。只有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并且能够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实施分层教学策略,这样才能缩小班级学习两极分化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整体上优化数学学习的效果。

1根据学生能力进行科学分层

一方面,在一刀切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并无太大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又听不懂或者是难以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为此,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前,要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划分层次。首先,要将学习能力较强,且学习态度十分积极的学生划分为A层;其次要将学习能力一般,在学习方面相对较为主动的学生划分为B层;最后,要将学习能力偏弱,学习态度消极或者是抵触学习的学生,划分为C层。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要严格依据学生所在的层次,为其合理安排数学学习内容与课后作业。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层次划分时,尽可能不在班级内公布每个学生所处的层次,避免伤到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的层次划分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来定期进行调整,以此来通过合理分层为精准化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确定分层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班级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为各个小组明确对应学习目标,而且将其真正细化到小组成员身上。比如:对“有理数的乘法”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在预习时能够为各个小组设定适合的预习任务,接着各个小组结合实际预习情况将小组代表选出来,在班级中介绍小组的预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在相同小组中的预习任务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学习基础强的学生在预习时任务是对知识点进行归纳,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只需将乘法法则掌握即可,引导小组成员一起做好预习任务。通常数学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通常可以分成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目标,还有中级知识目标等等,首先,基础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充分掌握且灵活运用乘法法则。其次,中级知识目标是指对本章节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而且利用自主探索以及分析来科学解决。在学生实现这些目标后,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一些高级目标活动,将本章节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有效解决。

3对学生提出分层次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教学策略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基于分层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也应当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一方面,通过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教师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层次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同时还能够激励高水平的学生不断进行学习与探索。总体上来说,提出分层次的问题需要教师遵循相应的原则,即简单的问题留给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解决,并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其次,针对较为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优生回答,学优生回答正确时鼓励其继续努力;如果优等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就该问题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该问题。

4借助信息技术,助力分层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如有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好、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则比较差、学习能力弱等。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制定出具有层次化的教学方案,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针对性的学习模式下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教师在优化分层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层次化的视频。具体来说,针对C类的学生来说,应围绕基础知识点,制作出与其相关的教学视频,以供其展开学习;针对B类的学生来说,该类学生的数学成绩相对比较好,教师可制定出一些具有难度的视频,注重学习内容的探究性,以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针对A类的学生来说,这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良好、学习能力强,教师可制作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视频。接着,教师将这三类视频上传到班级平台上,引领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均可获得发展和进步。

5根据学业评价实施分层教学

常规的学业评价依赖于考试成绩和班级排名,无法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心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点要求也不一样,采用统一的学业评价标准显然是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业评价本身也是多元化的,并不是局限于单一方式,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不断修正和改进评价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化的当下,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迎来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敏.探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新课程,2020(4):28.

[2]资凌青.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教育科学,2020(2):153.

[3]沈笛蕾.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名师在线,2020(3):44—45.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1:48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48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9:20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0:2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