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彩芬
摘要: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加强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劳动教育,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学会的发展中,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使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学习中,掌握实践的能力,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小学中高年级;劳动教育;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十八大以后,在理论研究、政策文件、社会舆论等合力的推动下,劳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各种相关的教育活动也越来越多,劳动教育的正确观念或行动重新回归,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劳动教育,首要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实践,让学生参加到实际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文将针对新时代小学中高年级的劳动教育方法进行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1]。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理念上,还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实际生活中的劳动模范的事迹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讲解,同时通过具体的任务实例,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通过具体的任务事例,能感知到劳动的光荣性,同时形成以劳动为荣的品质,在对高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学生具有了一定判别是非的能力,但对于劳动的概念以及意义仍存在误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将劳动的价值以及劳动对于社会生产的意义告知学生,使学生在对历史的思考中,认真审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注重学生的劳动技术实践
在劳动教育中,教育的过程要遵循教育的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2]。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能有劳动技术实践的机会,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個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3]。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的设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同时劳动教育的内容应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此基础上体现时代的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重视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
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评价能使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更具有方向性,同时通过劳动教育的评价能对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的质量进行反馈,在小学阶段,学生参与公益劳动的时间应不小于30课时,初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0课时,在确定的课时要求下,对学生的劳动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应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4]。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参考文献:
[1] 卢美琴. 浅谈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与方法[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1,001(008):1.
[2] 余文森, 殷世东.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类型与实施策略[J]. 全球教育展望, 2020, 049(010):10.
[3] 林东. 浅谈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与路向[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 2020(007):2.
[4] 振华 赵, 梅 赵, 丽萍 任. 如何把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合在小学语文课程中[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1, 004(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