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

2021-02-24 04:04:19杨菊花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杨菊花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独自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重视,特别是在当前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与推进的环境下,不仅需要教师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这就表明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开展教学工作时既要传授基本的课本知识,还要重视应用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引言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结合当前的形式对教学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学好这门学科,小学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全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讨论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营造良好的讨论学习氛围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帮助作用,既能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的经验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人数相同的小组,利用互动讨论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促进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及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会主动的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深刻了解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这节教学内容中,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并认识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小组内共同制作一个三角形,比一比哪个小組制作的三角形稳定性更强。并且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需要结合三角形的哪些特点制作三角形。小学讨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见不统一的问题,此时小组成员要围绕问题继续讨论达成一致。不但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还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学习掌握课堂知识。

二、实践操作激发独立思考的欲望

只有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才能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有所依据,具有条理性。有效的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质量与效率。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有序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当作教学的重要部分,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还要让学生知道应用这种方法思考问题的原因。比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这节内容中,倘若在课堂开始阶段直接给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就会使学生的思考进入到被动的局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力。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的设计问题[1],让学生自主的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如提出这几个问题:“同学们,数一数课本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由几条边、几个角组成?动手量一量每条边的长是多少、每个角度的度数?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对比发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出学生思想上的波动,调动出他们迫切探究问题的欲望,有效的提升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每个学生积极的调动自己的思维进入到测量、思考和记录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问题、分析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转变了被动学习的局面。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新知。

三、创新教学方法制定教学任务

教育创新是促进教育教学稳定发展的关键部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融入新的教育内容拓展教学的途径。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与平行”中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时,教师按照自学、讲解与练习的顺序构建教学体系。首先给学生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自主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给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四边形、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个特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结合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学生自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当学生完成独立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出来,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内容总结知识盲点、重难点。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讲解,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教师一边讲解知识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的调节教学的节奏,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反应时间保证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完成练习的过程也是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思维能力设计适合的练习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充分得到锻炼与提升。

四、应用分层教学法树立学生自信

教师需要通过改善教学的模式应用分层教学法,了解班级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能力,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指导每个层次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尝试解决与自己能力相符的问题,[2]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当对学生进行分层后,对于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制定新的学习目标迎接新的挑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解答一些具有深入性的问题。对于基础能力稳定,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的强化学习的深度。对于基础知识不稳的学生制定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以此来稳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设置:“五年级1班一共有女生13人,所占的比例是男生的2/3,问五年级1班有多少男生?”让基础稳定的学生解答“五年级男生与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解答“比如五年级1班的人数是2班人数的5/3,那么五年级2班有多少人?”当布置完学习任务后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心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自信和动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给学生制定教学目标,认识到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重视打造趣味、互动的教学氛围,应用创新、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菊明.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J].学周刊,2022(02):67-68.

[2]肖艳婷.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165-166.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35:29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 1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