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斌 荆蕙兰
[提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当下治理领域研究热点。本文以CNKI收录的584篇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上有关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论文为数据样本,借助文献计量学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结合部分边疆治理方面的重要文献,对边疆治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探析。近年来,学界围绕边疆治理掀起了研究热潮,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边疆治理基础理论、逻辑与价值、实践路径和中国边疆学建设等方面,其中国家治理、边境治理、治国必治边、陆地边疆、新时代是研究的前沿热点。当前,边疆治理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存在较为明显的薄弱环节。未来要拓宽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合作,以学科建设深化边疆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升边疆治理能力,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确保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长治久安。
边疆作为国家疆域特殊区域,地处边缘缓冲地带,既能拱卫国家核心区域,又可辐射周边其他国家地区,在国家发展和国家治理中极为重要。边疆是战略要塞,但其发展明显滞后于内地区域,且存在一定管控风险和治理挑战,边疆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1]。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2]。这为包括新疆在内的所有边疆地区提升治理能力,推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优化边疆治理顶层设计,深化边疆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
长期以来,我国边疆治理文献研究范式以定性分析和思辨性描述为主,但是有些思辨性描述和定性分析重视个体感受,缺少对文献的定量分析和整体性把握,不利于全面掌握边疆治理研究的热点、现状和未来趋势,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学术尴尬。本文运用计量科学领域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进行数据采集与挖掘,以边疆治理实践中的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对重要文献进行量化描述和评价,从整体上系统梳理和总结所选取的高水平学术成果。这有助于改变过去定性分析和单一思辨分析无法解决的问题,为边疆治理文献综述和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鉴于此,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影响力较大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中的边疆治理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对所获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在梳理整体发文趋势、学科分布、核心研究机构和学者等边疆治理研究外部特征基础上,结合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和部分重要文献,深入探究边疆治理研究的主题内容、关键节点和研究趋势,以期为新时代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边疆治理文献的局部知识构建,加快构建系统性、整体性的边疆治理知识体系。
以CNKI为数据库,检索来源类限定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内容限定为主题或者关键词“边疆治理”,共检索到640篇相关文献(2020年10月30日检索)。经过文献检查,去除重复文献、评论、报告、会议通知、征稿启示以及与“边疆治理”研究主题明显不符的无效文献56篇,共得到有效文献584篇。检索文献时间跨度28年(1993年至2020年10月),且检索的每篇文献均包含作者、机构、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相关信息。本文选取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在国内影响力和认可度较高,所刊论文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较大。因此,以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收录的“边疆治理”相关论文作为数据来源,有助于更准确、可靠地把握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前沿热点和未来趋势。
由于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大,如果采用单一文献分析法,很难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突破。现代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当前研究需要具备可行性,由于该技术自身具有动态分析、图谱分析、多元性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方法主观性和片面性等缺点[3]。CiteSpace软件是2004年Drexel University外籍专家、大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客座教授陈超美博士运用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近年来,CiteSpace在文献定量研究中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本文以CiteSpace5.0.R1软件为工具载体,对我国边疆治理核心文献进行数据转化并生成数据库,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更好地掌握我国边疆治理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机构及其合作情况,清晰地展示边疆治理研究主题的结构特征,梳理相关研究脉络,挖掘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前沿与热点。
通过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可以直观地判断学界对边疆治理研究的发展速度和重视程度。由图1可见,关于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方面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发文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一篇关于边疆治理研究的文献发表在1993年,2007年之前发文量平稳增长,2007年以后研究热点不断升温,发文量显著增长,2013年之后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发文量迅猛增长,到2016年发文量达到峰值(102篇),占到所选文献(584篇)的17.5%。这表明边疆治理研究日益成为一大热点,学者们对边疆治理研究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了战略部署,边疆治理作为国家治理有机构成部分,需要随着不断变化发展的中国边疆治理实践持续深化研究。
图1 文献的时间分布图
我国边疆治理研究领域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刊文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云南省行政学院主办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52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的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46篇),以及云南师范大学所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篇)。刊载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主要是高校学报、社会科学院、行政学院所主办的高层次学术期刊,尤其是民族类高校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高质量期刊,这些影响力较大的期刊对推动边疆治理研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构建边疆学,深化边疆理论与实践研究,《民族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权威期刊应该适时设置“中国边疆研究”等相关栏目,为深化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
图2 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分布图(论文量>5)
如前所述,从1993年出现第一篇关于边疆治理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或CSSCI论文,二十多年来,学界围绕边疆治理进行了深入持续的学术探究,也涌现出一大批影响力较大的领军学者和研究机构群体。CNKI检索来源类限定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内容限定为主题或者关键词“边疆治理”,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周平(34篇),发文量较高的作者还有吕朝辉(20篇)、方盛举(15篇)、孙保全(13篇)、方铁(10篇)、朱碧波(10篇)。
表1 高频作者表(频次>=3)
同时,对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发文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得到表2。可以看出,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相关发文量最多的是云南大学,其公共管理学院共发表高水平文献68篇、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发表高水平文献14篇、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发表高水平文献14篇。其他研究机构边疆治理相关文献发布量总体相当,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16篇)、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4篇)、中国社会科学院(11篇)、中国政治学会(10篇)。我们发现:边疆治理研究以高校和社会科学院为主,发文量较高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云南大学等高校和云南社会科学院以及地处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治学学会、中央民族大学。从研究机构分布地域看,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西南和首都地区,作为边疆治理的重要省区,比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广西以及东北三省等地区对此关注相对不足。此外,通过表2可见,研究机构的二级学院主要有公共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等,这既能反映作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成果的所属领域,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但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等边疆研究的传统学科聚焦边疆治理研究,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也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掀起了边疆研究“热潮”。多学科介入有利于多视野、多角度推动深化边疆研究,但是我们要警惕不同学科间的话语隔阂和观点分歧,也可能不同程度阻碍边疆治理的可持续研究。因此,要趋利避害,交流互鉴,加强不同相关学科间的联系和研究力度,多学科、多视角深化我国边疆治理研究。
表2 高频机构表(频次>=3)
作者合作关系的紧密度、核心作者的辐射范围是衡量和判断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Citespace绘制的作者共现网络图直观明了地呈现了作者间相互合作情况(见图3),作者合作网络在知识图谱中形成许多节点,作者发文量以节点大小展现,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拥有诸如周平、吕朝晖、孙保权、陆海发、朱碧波、李庚伦、段金生、马大正、方盛举等发文量高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整体来看,边疆治理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但从图3也可以看出,多数学者为独立研究,仅有孙保全和夏文贵,朱碧波和李朝辉等少部分学者对边疆治理问题进行了共同探讨和合作研究,大部分学者之间尚未形成较为稳定合作的关系,尤其是周平、吕朝晖、孙保全、方盛举等领军学者之间没有形成明显的合作研究网络。这说明当前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缺乏多元性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亟待形成相关学术研究团队和核心研究学者群体。
图3 作者合作关系图
对边疆治理研究的相关发文机构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研究机构合作关系图。由图4可以看出,我国边疆治理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且其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中国政治学会等机构有一定程度的合作成果;中央民族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等机构也存在一定的合作成果。但是总体上看,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连线较少(见图4),尚未形成完善的学术合作网络,说明我国边疆治理的研究整体上仍处于“单兵作战”阶段,缺少学术沟通、交流与合作。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等重要研究机构之间要相互协作,加快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研究格局,加快培育处于中心点进而辐射周边的研究机构。
图4 机构合作关系图
关键词是期刊文献核心内容的集中反映,也是文章主题的凝练与概括。高频关键词往往表明该主题内容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与焦点,对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词频和分布情况进行计量统计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大量相关文献的核心内容,以揭示我国边疆治理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与趋势。
1.关键词共现图分析
由图5所示,围绕边疆治理这一最大节点形成了节点众多且相互联系的关系网络。节点的大小既体现了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也表明了该关键词主题内容在我国边疆治理研究领域的热度。“边疆民族地区”、“边疆治理”、“国家治理”、“国家认同”、“陆地边界”是共现频次最高的五个关键词,代表了我国边疆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此外,共现频次较高的还有“中国边疆学”、“国家疆域”、“边疆地区”、“边境治理”、“治边思想”、“区域主义”、“边疆治理现代化”、“权利主体”、“国家安全”、“西南边疆”、“边疆安全”等。高频关键词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反映出1993年至2020年近三十年来我国边疆治理领域的主体内容,构成了边疆研究和边疆治理研究的轮廓和知识网络,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治边、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疆安全以及推进陆地边疆和海洋边疆等重要论述相契合,与近年来中央强调推进国家治理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图5 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2.关键词聚类图分析
为了更好地考察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热点的知识结构,我们对关键词做聚类分析,运用CiteSpace绘制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见图6)。从图6关键词聚类可视图来看,形成了#0边疆治理、#1国家认同、#2国家治理、#3土司制度、#4治边思想、#5国家疆域、#6中国边疆学、#7边疆民族地区、#8陆地边疆、#9社会治理等10个聚类群,关于我国边疆治理研究主要围绕这些聚类展开(见图7)。通过整理聚类群信息,从整体来看,围绕我国边疆治理研究节点展开的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可视图(见图6)中#0至#9等节点最为重要,聚类效果十分明显,直观地体现了国内学界围绕宏观理论架构、基础性概念形成了大量的边疆治理相关研究成果。此外,我们可以发现关键词聚类分散化程度较为明显,出现了一些远离核心聚类的延伸性枝节,这说明近年来我国边疆治理研究领域开始涉及边疆学科建设等专业化领域并转向中观议题,但研究仍有待深入。
图6 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可视图
从图7边疆治理研究文献主题路径演进图看,2004年之前知识图谱坐标系内研究节点较为零散,2004年之后节点开始越来越密集,这直观体现出2004年之后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出现了热潮;图7中2004年至2020年之间的坐标系出现了“国家认同、民族国家、陆地边疆、边疆民族地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边疆安全、中国共产党、边境治理、新时代、一带一路、边疆治理现代化”等相对较大节点,这说明学者们非常关注新议题。知识图谱中研究节点的线条跨度和密度清晰呈现了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时间走向和话语变迁。图7中与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密切相关的“权力主体、治边思想、边疆问题、西南边疆、边疆研究”等关键议题早在1990年代和21世纪初就作为与边疆治理共现议题出现。近年来,随着边疆治理研究兴起,边疆学科建设不断推进,这些议题重新成为当前边疆治理研究关注的热点。
新时代随着国家治理、边疆治理实践和理论层面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边疆治理研究也紧跟时代步伐,突出问题导向,不断进行着主题转换。突变专业术语(突现关键词)是指出现频次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的一些关键词语,其可以用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4]。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边疆治理研究领域在不同时代的变迁,本文采用突现关键词分析的方式进行识别。图8中的突现关键词知识图谱是对本文选取的边疆治理相关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文献引用被频次突增或突减的直观呈现。这些节点反映了一定时间段内我国边疆治理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的演进和转向,有助于我们兼顾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更加精准地把握边疆治理研究的重点、难点,在边疆治理研究的质量层面和水平层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图7 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主题路径演进图
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图8知识图谱,可以对关键词的突发性进行检测,得到“治边思想、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认同整合、治理体系、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边疆安全、陆地边疆、边疆治理、边疆研究、边境治理、中国边疆学、新时代”共14个突发性关键词,其中“边疆治理”研究前沿突现值最大,为6.3208。结合图7和图8,可以把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热点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3-2011年这一阶段边疆治理文献量缓慢增加,出现了“权利主体、治边思想、边疆研究、国家认同、东北边疆、民国时期、民族主义、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区域主义、认同整合”等大量研究词语。在这些词中“治边思想、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认同整合”具有突发性,是此阶段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热点。其次,2011年至2017年,此阶段边疆治理研究文献数量迅猛增加,至2016年达到峰值,研究热点集中在“治理体系、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边疆安全、陆地边疆领域”。2017年至今是第三个研究阶段,研究文献数量开始回升,研究视阈大幅扩展,出现了“一带一路、跨界民族、中越边境、边境治理、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治理现代化”等众多新词语。其中“边疆研究、边境治理、中国边疆学、新时代”具有突发性,而且边疆治理、中国边疆学、新时代一直持续到2020年,这说明当前的边疆治理研究与边疆治理发展历程和趋势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逻辑转换。尤其是1999年出现的“治边思想”等主题随着国家政策转变、国家治理实践推进,逐渐转向“边疆治理”、“边疆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一定的话语转换。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宏观层面的政府、社会到微观层面的边疆社区、乡村,从国家治理机制、边疆治理机制到复杂多变的具体边疆社会问题,国内学界对新时代背景下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
图8 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关键词突发性图普
从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相关热点主题出现的频次和发文数量可以看出,边疆治理研究聚焦于九个热点主题:治边思想、国家治理、陆地边疆、国家疆域、土司制度、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国家认同和中国边疆学。在梳理我国边疆治理文献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上述九个热点主题,可以归纳出当前我国边疆治理研究主要是从边疆及边疆治理基本内涵,边疆治理逻辑与价值,边疆治理实践路径,中国边疆学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下面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论述。
1.边疆基本内涵研究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但随着实践和理论的推进,我们对它的理解远远超过其本身,而是延伸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维度。马大正较早地对边疆的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界定和阐述,“中国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陆疆要有边界线,还要具有不同于内地的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发展特点;海疆是从陆地海岸线到领海基线直接的海域,还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国际法、特别是国际海洋法规定的领海基线以外的由国际所管辖的海域,这两部分构成了中国的海疆”[5]。周平认为,“边疆观念是国家治理的总体谋划中一个极其重要并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因素,存在于国家整体治理和国家战略层面,在政治文化的总体结构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并构成了国家的边疆理论的核心内容。”[6]。李朝辉认为,就边疆形态划分而言,既包括陆地边疆、海洋边疆、空中边疆等主权性边疆,又包括太空边疆、利益边疆等超主权性边疆[7]。可见,中国边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吸收了我国数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价值底蕴,如合作主义的边疆观念,亲睦九族、协和万邦、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思想观念,又随着国家治理实践的推进,变得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开放、更加理性,更加重视文化内涵和治理内涵并重。总之,中国边疆概念的演变有特定的历史发展逻辑,对边疆理解的角度也日益多元,从古代边疆到现代民族国家边界界定范围,从单一地理含义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综合性系统概念。但是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呈现,我们必须看到当代边疆的开拓性研究方面的问题,一是起步较晚,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系统化研究成果;二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周平、马大正等知名学者。新时代边疆内涵研究的深化和拓展需要吸引更多学者关注。
2.边疆治理基本内涵研究
治理最早是西方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提出的替代统治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内治理研究的重要领军人物是俞可平学者,他强调治理是“官方的和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需要”[8]。但是对于何为边疆治理,国内学者进行了较多探讨,仍尚未形成共识。云南大学周平学者对我国边疆治理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他认为,“从本质上看,边疆治理是一个运用国家权力并动员社会力量解决边疆问题的过程。”[9]孙勇认为,“人类社会的疆域经历了从部落到国家不断发展的历时性,也经历了以某地为中心攫取资源彼此斗争的共时性。”[10]吕朝辉认为,“边疆治理是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为核心架构的边疆治理组织结构,运用边疆治理制度体系、政策体系,依法对边疆区域内的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活动及过程”[11]。这在周平关于边疆治理的论述基础上,强调了边疆特殊治理的需要,也特别指出了边疆治理的制度、政策安排要统一于国家治理体系的问题。上述学者突出了边疆治理现实问题的研究又强化了理论构建,为深化边疆治理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参考。我们认为,边疆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在总结以往边疆治理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对边疆治理的理念、体系、能力等维度的革故鼎新和发展深化。以国家为主导的治理主体应该紧紧围绕边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充分考虑边疆异质性的基础上,打破治理碎片化的状态,通过创新边疆治理理念和模式,优化制度供给体系,提升边疆治理能力,加快推进边疆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性思维和战略。
1.边疆治理的逻辑研究
推进边疆治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是时代和实践的必然要求,有着深厚的理论、实践、现实和价值等多重逻辑。朱碧波认为,“边疆风险是边疆治理的逻辑起点,与生俱来的地缘民族特征使边疆存在三大风险即发展、稳定和安全”[12]。姚德超、冯道军认为,“边疆治理现代转型的基本逻辑即治理结构重组: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有效;治理体系重构:价值、组织与制度的有机统一;治理能力重塑:从制度执行到现代治理技术”[13]。我们认为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是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应然逻辑。从实践层面看,在总结边疆治理历史发展逻辑基础上,要围绕地缘政治、民族宗教、经济、文化等影响边疆稳定与发展的因素,着力提升边疆治理的实践水平,缩小边疆与内地的区域发展差距,塑造和提升中华民族认同,增强边疆治理结果与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同质性;从理论层面看,要深刻认识到边疆治理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要紧紧围绕边疆异质性,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强化各方面的制度体系供给,不断完善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治的边疆治理体制,不断提升边疆治理的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2.边疆治理的价值研究
边疆治理研究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马大正认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一是边疆地区仍然是中国国防的前线;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沿舞台,也是展示中国实力的前沿舞台;三是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4]。白利友基于国家治理视角,从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边疆治理影响国家治理全局,边疆治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重要的国家治理能力,边疆治理能力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等四个方面强调了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15]。方盛举学者着眼于国家治理,从经济层面,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层面,影响国家主权和安全;社会层面,影响国家治理效能;文化层面,担负中华文化认同建设重任;环境生态层面,关系着美丽中国建设;外交层面,承担着落实我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具体任务等六部分内容全面系统论述了我国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6]。所以,边疆治理研究,从现实价值来看,有助于新时代边疆治理效能提升,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理论价值来看,有效提升了我国边疆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从世界价值来看,我国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巩固了我国边疆与周边国家的守望相助、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推动边疆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从文化价值来看,边疆治理有助于推进中华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学者们主要从治理思想、治理制度、治理结构、治理模式、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遵循的基本原则等层面探讨了如何优化边疆治理的实践路径。李咏宾在国家治理视阈下,从转变传统治理策略与观念,确立新时代边疆治理新趋向,创新新时代边疆治理政策工具、创建新时代“核心、边缘”双向互动治理体系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边疆治理的实践措施[17]。姚德超、冯道军认为,“边疆治理现代转型的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确立现代治理理念;二是以结构变革为基础,建构现代治理格局;三是以体现重构为重点,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四是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提升现代治理技术”[18]。我们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以及边疆区域实际决定了要打破传统边疆治理机构,加快推进边疆治理理论重构、实践重构和制度重构。要把边疆稳定、安全、发展、民族、宗教、生态保护、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边疆问题统筹考虑,从系统论出发优化边疆治理制度供给,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新时代背景下边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区,边疆地区随之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同时边境地区的治理挑战和风险大大增加,如何科学把握边疆问题的内容和特征,把治理与认同相结合,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不断优化边疆治理实践路径,促进边疆和谐稳定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新时代我国边疆治理历史与现状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具有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历史与现实结合、多学科参与等特点,为边疆学科发展奠定了基本理论支撑,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亟待构建。周伟洲认为,“目前中国边疆学的基本理论和框架已初步确立,他还对中国边疆学的概念,中国边疆学研究对象,中国边疆学的研究方法分别进行了相关论述”[19]。林文勋认为,从中国史地到中国边疆学的研究转型,不只是内容和研究范围的简单扩大,而是研究视野的转变和研究范式的创新[20]。王鹏辉强调了,“中国边疆研究的学科基础在于边疆史地,并广泛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文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交叉融合”[21]。马大正在谈到中国边疆学构筑时强调,“我们现在急需在理论上进行阐论,要建立起我们自己对统一中国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历史叙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但要防止政治化,要在学术范围内讨论、辩论”[22]。可见,当前中国边疆学仍处于初步构建阶段,我们必须在边疆领域的学术积淀、文献积累、人才培养、研究机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和整合学术资源和研究力量。中国边疆学研究转型的关键在于历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同时还要拓展边疆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加强多学科、跨学科研究。
通过CiteSpace对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文献知识图谱的绘制、研究维度的解析,结合相关重要文献分析,发现学者们当前对边疆治理研究从理论层面过渡到实践层面,并能从微观角度,量化分析对边疆治理进行深入研究。关于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相关视角也不再局限于历史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开始逐步延伸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此外,少部分学者开始尝试和运用经济模型、计量模型解决边疆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影响。但同现实相比,作为国家治理有机构成部分的边疆治理研究明显滞后,定性研究发文量远远超过定量等其他研究方法。总体来看边疆治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仍然有较多薄弱的地方,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合作,以学科建设推动深化边疆治理理论和实践研究。
从研究视角来看。当前多个学科从各自的视角介入边疆治理研究,出现了边疆研究的史地视角、文化视角、民族视角、经济视角、海洋视角、军事视角、治理视角等多个视角,在拓宽研究视野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缺少学术交流和沟通,不同学科没有形成对边疆及边疆治理研究相关的概念工具和学术规范的基本共识,不同程度地出现自说自话、学科话语隔阂、观点分歧和边疆治理研究内容同质化等问题,既不能为国家推进边疆治理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和现实参考,也不利于边疆治理的深化研究,更遑论中国边疆学科的构建。此外,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边疆研究的国家视角愈发重要。但当前国家及国家治理视阈的缺失,既不利于我们加快构建和完善边疆治理理论体系,也不利于我们深化边疆治理实践,提升边疆治理水平。
从研究方法来看。一是长期以来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史学学者较多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但是随着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和边疆治理实践的不断推进,史学研究方法“独木难支”,亟待拓展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二是我国边疆治理研究以规范性、思辨性研究为主,还集中于基础性概念、属性、关系等定性层面的研究,有部分学者从边疆治理的政策、制度层面以及国家治理实践层面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回应,但多是基于个案和宏观层面的综述。总体上,缺少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中的问卷法、访谈法以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利用Python从Excel中提取高频词生成词云等,尚未广泛应用到我国边疆治理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中国边疆研究经过长期积淀,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尤其是边疆史地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边疆及边疆治理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但是存在较多问题,一是边疆及边疆治理宏观思想观念方面的探讨较为分散,治理实践总结碎片化现象较为突出,诸如朝贡体制、藩属制度、不同历史时期边疆地区治边举措及影响,中国传统边疆观、治边观都有待深化。二是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关注区域主要为云南、新疆和西藏,而内蒙古、甘肃、广西、东北等其他边疆地区的边疆治理研究有待加强。三是从当前我国边疆治理研究整体现状来看,从制度视角切入,对边疆治理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行政区划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在质和量上都有所欠缺。四是我国边疆治理运作机制的纵向与横向、宏观与微观的相关研究较少,缺少从宏观上总结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当代中国边疆治理实践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五是当前我国边疆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挑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都亟待整合,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破解边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社会公平正义流失、多元文化价值冲突、非传统安全冲突等问题的研究不足,对利益边疆、信息边疆、国外边疆治理等研究也有待深入。
近年来,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呈现繁荣态势,本文仅以相关核心期刊和CSSSCI文献为数据来源,结合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对部分典型观点进行了综述。当前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已不再局限于近代边界问题,更多结合了我国边疆历史和现状,形成了多学科、多角度相结合的特点。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较多的集中在我国边疆治理的基础理论,边疆治理的逻辑与价值,边疆治理路径和中国边疆学等领域。当前我国边疆治理研究重视陆地边疆、海洋边疆、太空边疆和宏观层面的边疆研究。总体上看研究视角不够多元,研究方法较为单一,软性边疆、各种形态边疆治理的关联性方面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边疆治理等内容有待深入,尤其是利益边疆、信息边疆、国内外边疆治理对比研究等内容关注不足,未来我国边疆治理研究要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深化、细化和实化上下功夫。
研究视角方面。一是从不同学科开拓研究视角,加强不同科研机构和学者之间的合作,增强学科融合。从学科视角来看,边疆及边疆治理研究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学术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宗教学等学科,应该强化不同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通力合作,加快建立边疆及边疆治理研究统一的学术概念工具和基本的学术规范,实现政治标准和学术立场的统一,实现多个学科对边疆及边疆治理研究的多角度阐述,使不同视角的研究能够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既丰富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内涵,又促进中国边疆学科的构建。二是强化国家治理视域下边疆治理的相关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治学视角下的边疆治理与其他视阈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们更强调国家治理视阈。因此,有必要站在国家的立场,着眼于国家需求,从国家治理视阈来看待和审视边疆,重视边疆在国家发展中作为缓冲地带、战略腹地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边疆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正如学者周平强调的,“为了厘清边疆研究国家视角的本质和特点,协调边疆研究中国家视角与其他视角的关系,发挥边疆研究中国家视角应有的功能,有必要对边疆研究的国家视角进行专门讨论”[23]。
研究方法方面。一是学界要加强跨学科交流合作,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比如,我国边疆治理历史和现状涉及到的贫困治理、人员流动、民族宗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特定问题的梳理和研究,要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二是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运用文献计量学相关分析方法,把文字的“思辨阐述”和知识图谱的“动态展示”结合起来,加强实证性研究。比如,对边疆治理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可以借助CNKI和CSSCI数据库选取代表性学术成果,运用CiteSpace制作相关图谱,还可以借助SPSS进行数据分析,利用Python制作词云图,从相关文献量与变化趋势、相关研究机构与基金项目、相关前沿热点与未来趋势、相关学者梯队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定量分析与评价,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学术研究。
研究内容方面。一是边疆及边疆治理研究必须突出时代背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原创性。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国家疆域的性质和形态不同,边疆问题也会有所不同。新时代推进边疆治理要在我国历代边疆治理制度与经验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历史格局,深刻把握中国边疆治理实践正处在一个新时代转折点上,加强对软性边疆尤其是利益边疆、信息边疆、海洋边疆、太空边疆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边疆地区村屯“空心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乏力问题研究。同时紧紧围绕破解边疆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密切结合当前“新时代”“一带一路”“国家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等内容,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不断深化和拓展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二是加快构建中国边疆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学术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边疆学的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既包括思想、理论、观点、学说、知识等方面,又包括研究方法、材料和工具等方面。所以,构建中国边疆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必须以学术体系为突破口,通过学界和学者们的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中国边疆学建设。三是要增强学术自信和理论自信,我国是较早建立边疆制度的国家,有着丰富的边疆治理研究史,虽然由于现代国家边疆问题研究起步晚,吸收借鉴了西方国家边疆治理理论,但中国学者不能偏执于西方边疆治理理论和观点,要增强学术自信和理论自信,一方面强化中外边疆治理的比较研究,用国际比较视角深化我国边疆治理研究,另一方面,强化对中国边疆和边疆治理的调查研究和学术阐述,加快构建符合中国边疆实际,体现中国边疆特色的学术体系,为深化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宝贵启示,为后续边疆治理研究建立科学参照。四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在把握边疆治理内涵特征、时代要求的基础上,着力从民族政策法规、边境管理机制、边疆社会管理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层面,不断完善边疆治理制度体系,为新时代兴边富民赋能,确保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长治久安。
边疆是国家的战略要塞,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拱卫国家核心区,同时辐射周边国家,也往往会成为矛盾、危机聚集的复杂地。边疆的安全与稳定、繁荣与发展,历来是一个主权国家繁荣稳定的指示器与风向标[24]。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地带作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辽阔、少数民族聚居、宗教多元、文化多样、资源禀赋突出、生态安全形势严峻,直接关乎边疆社会稳定、地缘政治格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中国边疆治理经历了千年的积累、百年的探索,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边疆稳定和发展,推动边疆各省区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边疆治理成效明显、成就巨大,边疆治理制度优势、经验优势日益凸显出现。进入新时代,边疆更是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也因此国内学界出现了多次边疆治理研究的热潮。结合CiteSpace知识图谱和相关重要文献,可知学者们对边疆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和现实研究各有关注,从研究边疆治理实践,关注边疆治理体系构建,到总结我国边疆治理模式及边疆治理本质,体现出学者们对边疆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学习和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治边”等边疆治理的相关论述,科学把握国家治理和边疆治理的关系,既要为“一带一路”倡议和“兴边富民”行动等国家战略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又要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供制度性支撑,从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层面,加快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边疆治理制度体系,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