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丽,郭津津,王龙安,田群群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急诊ICU,河南 郑州 450003)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 为急诊科临床常见心肌梗死类型,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尽早恢复冠脉血流,缩短心肌缺血时间是治疗关键,因此,进一步完善急诊流程、提高急救效率是急救科护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主张将急诊程序与路径护理相结合,为特定疾病患者制定一套专属的急诊程序护理路径方案,目的为尽早识别病情变化,提高急诊速度及效果[2]。本研究选取本院360 例急性STE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急性STEMI 患者360 例(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各180例。对照组男95 例,女85 例,年龄45 ~83 岁,平均(64.25±9.32) 岁,合并症:高血压67 例、糖尿病43例、冠心病50 例。程序化路径组男90 例,女90 例,年龄46 ~85 岁,平均(65.58±9.36) 岁,合并症:高血压65 例、糖尿病42 例、冠心病51 例。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症) 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相关诊断标准;家属知情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患者无精神障碍疾病,可正常沟通交流;患者病例资料完善;患者均符合PCI 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患者合并其他严重脏器损伤或严重衰竭;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患者中途退出或死亡;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两组均予以PCI 术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入院后立即进入EICU病房,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协助患者做各项检查,进行术前准备。
程序化路径组给予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①建立急性STEMI 急诊护理团队,包括急救医生、护士长、主管护师及急诊科护士,小组成员开会分析讨论急性STEMI 患者急救方法,结合既往经验及搜寻权威资料制定程序化护理路径方案。②到达急诊科10 min 内。进CCU 病房后立即使患者保持平卧位,禁食并绝对静养。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氧流量控制为4 ~6 L/min,同时建立双静脉通道,一条通道保障抢救药物及时输入,另一条作为采血通道,进行常规抽血检查。连接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心率、呼吸、心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情况,并准备好除颤仪、起搏器等设备。③到达急诊科20 min内。遵医嘱为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血压正常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保护缺血心肌,若患者心前区疼痛剧烈肌肉注射吗啡或哌替啶。抽血送检,检查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肌酶等指标。诊断明确后立即予以抗凝治疗。④到达急诊科30 min 内。为患者做溶栓治疗,预先告知家属溶栓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开始实施。严密监测心电变化,溶栓期间每隔30 min 做一次心电图,观察溶栓后冠状动脉是否再通。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详细记录溶栓治疗全过程,包括时间、病情变化、方法等。⑤到达急诊科90 min 内。若患者存在溶栓禁忌证或发作时间超过2 h 时,在征求家属同意和签字后实施PCI 术。患者手术同时,护理人员与家属详细沟通患者病情,安抚家属情绪,获得家属的理解及配合。
①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包括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②统计两组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③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 评价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分为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 个维度,每个维度0 ~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④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总分19 ~95 分,95 分为非常满意;76 ~94 分为满意;57 ~75 分为基本满意;38 ~56 分为不满意;19 ~37 分为非常不满意。家属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例数+ 满意例数+ 基本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00%。
以SPSS 22.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程序化路径组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97.22%) 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程序化路径组MACE 发生率(9.71%) 低于对照组(27.16%),差异显著(P<0.05),见表2。
出院时程序化路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程序化路径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6.57%) 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1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 s ,n(%)]
表1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 s ,n(%)]
例数 急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抢救成功率组 180 70.69±4.38 15.82±4.67 175(97.22)180 83.56±5.42 18.76±5.20 162(90.00)组别 程序化路径对照组 t/χ2 24.778 5.644 7.849 P<0.001 <0.001 0.005
表2 两组MACE风险比较[n(%)]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s)单位: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s)单位:分
躯体 社会 心理 物质生活 功能 功能 功能 状态组别 例数 程序化路径组 175 83.57±5.32 85.82±7.98 79.54±6.21 75.29±10.71对照组 162 75.49±4.92 71.64±6.25 63.57±5.46 67.08±9.42 t 14.442 18.062 24.989 7.448 P<0.001 <0.001 <0.001 <0.001
表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对于急性STEMI 患者而言,争取抢救时间极为关键。传统的急救模式有一定盲目性和不连贯性,无法为患者赢取更短的抢救时间,且因为患者依从性较低、不良负面情绪及护理团队的协作能力欠佳等因素均可导致急诊效果不理想[4]。鉴于此,创新急诊护理流程具有重要意义。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运用系统方法实施具有计划性、连续性的急诊护理流程并形成固定护理路径,使急诊效率极大提高,急诊效果明显改善[5]。
本研究对急性STEMI 患者实施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后发现,程序化路径组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MAC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急救效率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患者MACE 风险降低。分析原因在于,本研究急性STEMI 急诊护理团队所设计的急诊程序化护理路径为一套合理、严谨、有序的抢救流程,通过分析总结急性STEMI 患者抢救所需步骤及关键时间节点,按照患者到达急诊科10 min 内、20 min 内、30 min 内、90 min 内共4 个路径分别实施针对性急诊程序,避免既往急救中的盲目性和机械性,使急诊护理充满计划性和预见性,能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急救效果,降低MACE 风险。另外,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能强化医护合作,规范护理流程,有效减少护理失误,在保证护理工作完整、有效的基础上,使患者及家属感知到护理人员的专业及严谨,有助于促进护患和谐[6]。本研究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经过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干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与上述分析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还有结果表明,出院时程序化路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急性STEMI 患者经过高效急救措施,MACE 风险减少,病情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干预急性STEMI 患者后,其急救效果改善,PCI 术后MACE 风险减少,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增强,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