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竹莹
摘要:身处于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合作精神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更好地立足社会。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导者,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此时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其还能够让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法;有效应用;小学数学
引言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深入研究合作内容;还需要制定严格的课堂规则,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作用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一、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当学生缺乏了合作意识之后,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是放弃,就是死磕到底,进而导致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即使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学生也会敷衍对待,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基于此,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激发。当小学数学教师让学生明白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之后,学生的合作意识就自然被激发。例如,在进行《圆柱》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就会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提出各种与圆柱有关的问题,如:圆柱的侧面是什么图形呢?圆柱有哪些特征呢?你该如何进行圆柱的制作呢?等。学生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思维的限制,进而无法给出问题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想法,是要独立思考呢?还是要合作探究呢?针对前者,教师要继续给他们留出时间来进行思考;针对后者,教师可以将他们进行分组,并且让他们展开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意识由此激发。接下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再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寻求合作。
二、深入研究合作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法并不是万能的,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对其展开滥用。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之前,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对合作内容展开研究。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白: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是不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的,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进行消化吸收。如果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去学习这些知识,那他们只会造成时间的白白浪费。为了深入研究合作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挖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进行《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首先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百分数?该问题的答案在课本教材中就能够找到,也能够被学生轻松地理解。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这一数学知识点,为了对该知识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学生需要列举出大量的涉及到百分数的生活案例,进而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起来。有些学生可以列举出好多案例,有的学生则一个例子也列举不出来。基于此,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分享各种涉及到百分数的生活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去讨论百分数的意义。这样的话,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三、制定严格课堂规则
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时间来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就很容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导致合作学习效率有所降低。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进行严格课堂规则的制定,进而用其来约束学生。这样的话,学生就能明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果学生遵循了规则,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奖励。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扇形统计图,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进行解决。教师要给学生留出1分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讨论。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的扇形統计图是根据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类型的调查结果制作出来的,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将注意力歪到动画片本身,进而对动画片的剧情、动画片中的人物等话题展开讨论。因而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之前,为学生制定了如下规则:不能讨论动画片的剧情、角色等话题,需要将提出的问题和回答都记录下来。这样的话,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让自己的注意力有所集中,进而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呢,可以让学生有着积极学习合作的态度,为即将到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合作内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适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有所研究,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制定严格课堂规则,因为学生的自制力并不是很强,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所降低。
参考文献:
[1]涂惠兰.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29):19-20.
[2]张军林.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