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巍巍 赵敏
摘要:信息化手段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幼儿教师应当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以现代化、人文化、多样化的方式完善幼儿园教育过程,扩展幼儿教育内容,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本文以幼儿园班级管理中信息化手段应用策略探究为题,从优化一日生活环节、改进班级教育活动、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等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信息手段;应用策略
在如今幼儿园教育事业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制度越来越重视了。幼儿园班级管理不是对幼儿纪律的管理,而是对班级中幼儿的生活、教育、家园交流等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信息化手段成为幼儿教师班级管理中的好帮手。信息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能有效化解教师在教学教育中的难题,能提供多样的教育手段。幼儿对很多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在信息化手段的加持下,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会更加愉悦、轻松,对其健康成长有积极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班级管理活动,打造积极向上有活力的班集体。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一日生活环节
從清晨到幼儿园,到傍晚离开,幼儿一整天的学习活动都在园里。一天中,幼儿有学习、用餐、游戏、睡眠、运动等等多种内容,每个内容之间的过渡环节是幼儿相对自由和闲散的时候,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渠道。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在等待去厕所或者洗手的时候,经常会嬉笑打闹,大声喧哗,如果教师强制用语言进行管理,那么容易抑制幼儿的天性,也会让幼儿畏惧教师。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日常生活内容过渡之间,播放一些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音乐或者故事,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教师维护幼儿秩序。比如,在用餐洗手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排好队伍,有秩序的去洗手。在音乐的氛围中,幼儿能得到艺术熏陶,跟着音乐哼唱,能分散其喧哗打闹的精力,这能适当降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难度,让教师有更多的注意力去帮助幼儿洗手,同时,也能增强幼儿的秩序意识。如此,以此信息化手段优化幼儿的日常生活环节,能让教师更好的达到班级管理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班级教育活动
班级教育活动也是幼儿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单一的语言教育,枯燥的知识传授过程,容易使幼儿分散注意力,幼儿无法对教育内容产生兴趣,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过程和效果。信息化手段能有效帮助教师。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知识进行讲解、扩展,或是激发幼儿参与兴趣,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参与教育活动,并且能得到有效理解和学习,这能助力教师实现更好的班级管理效果。比如,教师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时候。美术欣赏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涉及到多种多样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为了更好的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提高美术欣赏效果,教师可以将优秀的艺术作品以信息化手段展示出来,并以优美的音乐,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增强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如此,以信息化手段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能使幼儿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审美,让教师的班级教育活动达到更理想的状态。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家园交流平台
幼儿园班级管理离不开幼儿家庭的合作,家园合作,共筑信息交流平台,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在以往的幼儿班级管理中,在遇到一些情况的时候,需要教师与每位幼儿家长进行面谈或是电话交谈,这容易影响到家园之间交流的及时性。而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家园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教师可以用一些交流软件建立家园平台,将幼儿班级情况和日常学习活动发布其中,并与家长进行交流,与家长进行共同教育。比如,教师用常见的交流软件建立了班级家长群,在开展班级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在群内告知各位家长,班级活动的时间、地点、需要准备的东西,以及参与者,让家长提前准备好,腾出时间陪伴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结束后,将整体活动总结以及对幼儿的表现在交流平台发布,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成长结果。如此,以信息化手段构建家园交流平台,能增强家长了解班级信息的及时性,使家长能积极参与幼儿的教育活动,利于教师更好的联合家长,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打造优秀的班级。
总而言之,信息化手段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显现出了很大的优势,这也是推动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幼儿教师应当积极跟随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发展步伐,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用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班级,探索信息化手段在班级管理中更多有效的方法,打造优秀的幼儿班级,使幼儿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收获快乐与健康,得到知识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兴华.浅析“互联网+”时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J].考试周刊,2019(15):184.
[2]朱永梅.幼儿园班级管理之我见[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19(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