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归园田居(其一)》有感

2021-02-23 06:41李娜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园田田园诗白描

李娜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浔阳柴桑人。二十多岁时为谋生计,开始了游宦生涯。当时,战乱频繁,时局变幻莫测,人命如草芥。陶渊明从“猛志逸四海”,到“守拙归田园”,将自己的心路历程都写进了自己的诗歌之中。

陶渊明的诗歌有饮酒诗、咏怀诗、田园诗等。细读他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论语·微子》中有许多隐士形象,如荷蓧丈人、长沮、桀溺。解印辞官后,陶渊明也像荷蓧丈人、长沮、桀溺一样,成为了一名隐士,躬耕田园。陶渊明的作品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田园诗,平淡悠远,可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其中,《归园田居(其一)》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质朴自然。四言诗音节单调,每句只能容纳四个字,显得较为单调、板滞。五言诗就比较灵活多变,能更好地叙事抒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就是一首五言诗,字数不多不少,叙事简洁晓畅,节奏富有变化又不拖沓,显得质朴自然。我们可以将《归园田居(其一)》的开头两句诗改写成四言的句式来体会一下,即“少无俗韵,本爱丘山”,略显单调板滞。而五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就刚刚好。正应了苏轼对其的评价:“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此外,诗人还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本是中国的一种绘画技法,指在描绘人和物时只用墨线勾勒,不染彩色。后来运用到文学创作上,就成为了一种艺术手法,指用朴素简练的文字写人状物,不重修饰与渲染。陶淵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他在南边的田野里开了一块荒地,有十余亩,还有八九间草房子。房前屋后种满了榆树、柳树、桃树、李树。远处的屋子依稀可见,村子上方还飘着袅袅炊烟。深深的巷子里传来了狗叫声,鸡飞到桑树顶上不停地鸣叫。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简单描绘了自己归隐后的生活图景,罗列了“开荒”“草屋”“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吠”“鸡鸣”“深巷”“桑树颠”等乡村常见的景物,描写了开荒种地、建房种树、养鸡养狗、烧火做饭等生活场面。诗句对仗工整,清新明快,描写的景物有远有近,有动有静。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到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他仿佛在告诉读者: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2.语浅情深。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士族门阀制度盛行,等级观念森严,他的曾祖陶侃做过高官,到了他这一代,家世没落。年少时,陶渊明曾有济苍生之大志向。后来,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动荡变化,宦海浮沉,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官场生活,在出仕后仍然眷念着田园。在追求美好理想的道路上,他经历了哪些挫折?他并没有在诗中明说,而是自比为“误落尘网”的“羁鸟”,思念“故渊”的“池鱼”,字里行间满是对早年跻身官场的后悔。他不想再看到官场上的蝇营狗苟,也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而是想要卸下心灵的包袱,回归大自然的怀抱。现实是沉重的,却被诗人看似轻松地一笔带过。正如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所写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意思是我已经知道自己无法弥补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了,所以就努力向前看吧,好好珍惜眼前的日子。

除了田园诗,陶渊明还写了饮酒诗、咏怀诗等。陶渊明除了有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也有珍惜时间的诗句,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还有感叹人生无常的诗句,如“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解读这些作品,深入地分析并把握其特点。

(作者单位:河北正定中学)

猜你喜欢
园田田园诗白描
劳动最光荣
田园诗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观音送子图
白描作品《花卉写生》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高中课文注释辨析二例
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白描,你也可以
吴绪经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