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菊
建构游戏作为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精细动作以及立体空间感,而在建构游戏中融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更能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在自主探究和自我探索中获得快乐。教师应以辅助者、支持者的角色成为幼儿的玩伴,在游戏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让幼儿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学会分工、合作,并通过思考和探究学会举一反三,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建构游戏,就是让幼儿发挥想象,动手创造,在手与脑的相互配合中完成建构游戏的活动目标。教师在创新建构游戏的同时,也是在提升幼儿的建构能力,所以建构游戏的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
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在“玩”中探索,在“玩”中找到游戏的乐趣。建构并不是让幼儿随意去拼,而是利用主题式的教学让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游戏。在开展建构游戏之前,教师可通过谈话式或情境式的导入环节引出建构主题,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在进行建构游戏时,教师可通过分组的形式为幼儿寻找建构的伙伴,也可利用竞技类的游戏为建构活动增加难度,让幼儿在分工与合作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在一次建构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抛出的建构主题是“未来的家”。当教师利用网络为幼儿展示了20年前和现代的建筑风格时,幼儿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当教师播放了一些科幻片的片段时,幼儿看到未来的家已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或是悬浮于半空,或是移居外星,思路一下就被打开了。因此,当教师引导幼儿畅想20年后的未来家园时,幼儿便开始了天马行空的讨论,头脑风暴已弥漫到整个活动室,手中的建构玩具已开启了拆分与组合的工作模式。建构游戏是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建构的快乐,而游戏化的课程模式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让幼儿的脑、眼、手同时运转,统一作业,这对于幼儿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幼儿进行搭建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将幼儿建构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便于活动总结时让幼儿一边回顾自己的建构过程,一边听取教师的点评,加深印象,巩固记忆,从而起到提升建构能力的作用。
除此之外,多媒体互动式建构也能有效促进建构游戏的趣味性。例如,在开展以“森林里的动物们”為主题的建构游戏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幼儿营造出森林的环境氛围,并通过音频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建构游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软件来让幼儿与屏幕进行互动式游戏,让幼儿建构出来的动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屏幕当中,让幼儿进行对比和模仿,这样的建构游戏定会让幼儿印象深刻,身临其境。
建构材料的使用能够激发幼儿的建构灵感,所以教师应利用不同的建构材料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建构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大胆尝试,小心求证,利用我们身边的环保材料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建构体验。大到快递盒子、奶粉桶,可让幼儿尝试搭建城堡或是大型的交通工具,并通过有效的固定和连接,使其能够真正投入到活动区进行操作、使用;小到扑克牌也能玩得别出心裁,别具匠心,比如用扑克牌搭建一座足球场……不同的建构材料能够带给幼儿不同的建构体验,所以教师应不断地丰富和替换建构材料,让幼儿对建构永保新鲜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建构游戏。
建构材料的投放与使用并不一定要墨守成规,教师应开拓思路和眼界,尝试将其他区域的游戏材料融入到建构游戏中,做到区域材料合理混搭。例如:表演区的道具、乐器可以作为装饰品进行摆设,美工区的瓶瓶罐罐可以在建构中起到支撑的作用,包括阅读区域中的废旧图书,也可以废物利用改造成各种家具和椅子等。
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建构体验,幼儿园可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去搭建更多的建构场地,并在每个建构区域提供不同种类和主题的建构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还能有效提升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建构场地的分配可根据材料的种类来进行安排,并结合幼儿园班级的分布,采取就近安置,为各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建构空间和材料。例如,大班幼儿较中小班幼儿身心各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可尽量选择较为空旷、宽敞的场地供大班幼儿使用。同时,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应以低结构材料为主,可投放一些木料、安全螺丝、螺丝刀、轮子等材料供幼儿自由组装,也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图纸供他们参考,让幼儿在不同的建构场地建造出不同的物品,以此来丰富幼儿的建构经验,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化教学是最符合学龄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教学形式,而建构游戏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建构,在建构中游戏,我们只有将建构和游戏有效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兴趣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释放天性。同时,玩也是幼儿的本能,教师应遵循幼儿的这一成长规律,让幼儿愉快地学习,这才是课程游戏化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郭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