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德之行,印象最深者,是梅城。“百丈见游鳞”的江水之畔,这座亲切小城,我在梦中似乎到过。
梅城,千年古邑,是昔日建德县治和严州府治所在地。在梅城,我暗暗惊叹于古人择地的眼光。古梅城之址,实在是隐于青山秀水间的一处东南形胜。
城,北倚高大雄伟的乌龙山(“一郡之镇山”),南面“清溪清我心”的新安大江,而从更南处注来的巨流兰江,恰在城下汇入新安。站在半朵梅花形的南城墙上,可俯临清流,远眺一带连绵案山。江水东流,南峰塔和北峰塔夾江而立,送水东去,形成雄秀之水口。
当地士人,也自豪于梅城潜在的王气:乌龙山为巨大卧龙,梅城东西两湖系龙之双目,新安江和兰江是龙之双须,而南峰和北峰双塔,则为龙之双角。
龙形之地的梅城,古朴深厚,却又回旋着无处不在的朗朗清气。
这座微型却奇异的山水古城,还让我深记的,是它护佑过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杰作:《聊斋志异》。
完整的《聊斋志异》在蒲松龄(1640年—1715年)中年时期即已完成。只因家贫,“无力梓成”。蒲松龄誊清后,共四函八册,分藏于两只樟木匣内,作为蒲氏传家之宝,嘱其子孙保藏。期间,陆续有亲友借抄,遂以手抄本的形式,有限地流传于世。
蒲松龄辞世半个世纪之后,他的一位山东老乡,在浙江梅城,替他完成了刻书的梦想。蒲松龄的这位老乡,叫赵起杲(1715年—1766年),山东莱阳人,平生喜读聊斋。
乾隆十一年(1746年),赵起杲从朋友处得到两册手抄本,欣喜异常,只遗憾不是足本。后来,他又在福建和北京各找到一个抄本,互相校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聊斋志异》抄本。
乾隆三十年(1765年),赵起杲调任梅城,做严州知府。严州素有刻书传统,以此地利,他遂下决心,在严州刻印家乡前辈的这部著作。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十二卷本刻成,命名为“青柯亭本”(青柯亭,严州府衙后院中的一个亭子)。正当赵起杲四处筹措资金,准备续刻余下的四卷时,不幸突然病逝。赵起杲为刻《聊斋志异》,耗尽家财与心血,甚至无力回葬故乡,至今安息于梅城南门外新安江畔。半年后,十六卷本《聊斋志异》在他朋友们的通力协作下,终于告成。
“垒垒遗冢,寂寞江滨,可哀也已!然而苦心劲节,已足与云山江水俱长。”(鲍廷博《青本刻<聊斋志异>纪事》)蒲松龄辞世之年,正在赵起杲出生之际,这是否可算是冥冥中的一份深缘?
梅城诞生的青柯亭本,是《聊斋志异》所有刻本中的祖本。此后数百年间,青刻本被不断翻刻重印,彻底挽救了《聊斋志异》被湮灭的命运。
建德江水安静深流。夜晚,在城侧的江上,静下心来,依然能够感受到活着的中国水墨画,感受到活着的中国唐诗。
夜的江水,仍如清澈之墨,仍可供人万代书写。眼前清澈的江水之墨,写在宣纸上的,似乎就是这样二十个汉字: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建德江贡献给这个世界的简洁、伟大的汉语诗篇。孟浩然,这位唐朝的襄阳人,在此地,在江水之上,为我们说出:“日暮”之时,永远有新生的“客愁”。
也许,这就是宿命,这个星球上所有朝代的所有人无法逃躲的宿命。
黑陶:1968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出版个人作品“江南三书”:《泥与焰:南方笔记》《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散文集《烧制汉语》《中国册页》,以及诗集《寂火》《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等。获三毛散文奖大奖、《诗刊》年度作品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万松浦文学奖等。
编辑 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