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传统戏曲课程的开设及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

2021-02-22 07:02张来敏
艺术评鉴 2021年1期
关键词:展望

张来敏

摘要:近年来常见戏曲院团甚至戏曲票社走进当地中小学校园进行经典剧目展演和基础教学,引起广大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学习认真,进步明显,显示出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回顾以往对传统戏曲发展前景的种种非议,再了解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想法,由此可以说,有效的推动中小学生与传统戏曲的结合是一个紧迫而又可行的事情,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中小学开设戏曲课程的紧迫性、可行性和具体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期待中小学戏曲课程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戏曲与中小学学生  中小学课程  展望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1-0113-04

一、戏曲与中小学学生

戏曲,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文化形态,是中国所特有的综合性舞台艺术。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它是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演故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忠、孝、节、义!目前,中国传统戏曲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没有真正的看过舞台戏曲,认为戏曲是老年人所欣赏的,对“春秋列国、宋元明清”时期中许多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和具有浓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也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学习和研究传统戏曲了!但是,通过沟通交流他们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戏曲中都有所体现。中小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为他们所掌握,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关键。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戏曲课程,是让中小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精髓行之有效的方法。戏曲是活态的艺术形式,让戏曲走进中小学,对于传承民族传统、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校园文化意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戏曲也能够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吸引中小学生,所以这是一个紧迫而又可行的历史任务。

二、中小学开设戏曲课程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成长于我国政治改革、经济转型阶段,参差不齐的文化形态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冲击,他们拥有更充足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样的生活方式,“中外经典”、流行音乐和影视音乐在他们的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传统文化被逐渐淡化。这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特别是对传统戏曲带来了极大冲击,导致学习戏曲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在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对于戏曲教育,由于师资匮乏、学生缺乏意识以及网络平台文化欣赏的多元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对戏曲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即使有部分学生对戏曲感兴趣,因害怕被他人评为“另类”,而不得不偷偷摸摸的学习或干脆放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小学生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国民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中小学开设传统戏曲课程,是中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提高思想理念和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更是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途径。

(二)保护戏曲免于消亡的需要

随着文化欣赏多元化的冲击,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与现代文明与节奏有着很大的冲突。对戏曲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戏曲的观众群和潜在发展的受众群体大为缩小,随之而来的是演出市场急剧缩小、艺术创作热情受到严重挫伤、剧团发展举步维艰、部分剧种面临消亡等现象。中小学开设传统戏曲课程是扭转上述不利于戏曲发展的有效措施,这样的思考已经到了紧迫和必要的时刻。

(三)家国情怀教育的需要

中小学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的戏曲剧种介绍(如:昆曲、京剧、吕剧、豫劇、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和经典唱段欣赏或学唱。中国传统戏曲的剧目多是表现“忠、孝、节、义”等内容。“忠”,即忠心,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态度,本质上是指爱国主义精神;“孝”,即孝心,是对父母及家族长辈的态度,这是中华民族道德的根本,也是家族兴衰的关键,所以我们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家训!每一个长久兴盛的家族一定有好的家训;“节”,即气节,是对个人的态度,中国人历来讲究要有“气节”,要有风骨。一个人没有气节没有风骨,他再有才华都会被大家看不起,不会得到大家的赞同。“义”,即义气,是对朋友及他人的态度,它是由个人的仁爱之心而发出的行动。传统戏曲剧目中的“忠、孝、节、义”等内容集中体现了“家国情怀”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戏曲剧目甚至一个经典唱段中都可以挖掘出有关“忠、孝、节、义”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唱腔传达给中小学生,比起纯粹的理论说教效果更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安排了京剧梅(兰芳)派代表作《穆桂英挂帅》中的核心唱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教材中简称“猛听得”)。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流派、声腔等,远远达不到了解唱段本身所蕴含的内容及现实教育意义。在欣赏和学唱声腔的同时,着重介绍《穆桂英挂帅》的故事背景,并从中加强对学生的“家国情怀”的教育:北宋时期,辽东安王兴兵造反,边关紧急。宋王命令王强汇集京师武将,在校场比武点帅。但奸臣王强嘱咐他的儿子王伦夺帅,以便将来共掌兵权,篡夺朝政。杨家将自破了天门阵,保住宋王以后,只剩下了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杨思乡、文广和金花等人。佘太君因宋王无道,携子孙辞官回河东,已经二十余年。一天,杨宗保将安王造反、边关紧急事禀报佘太君。佘太君惦记国事,不知由谁带兵抵抗,遂派文广前往京城打探。文广、金花在京城看到王伦在比武场上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心中不忿,与王伦校场比武。他们先是以箭穿金钱眼取胜,后又刀劈王伦。宋王问明杨家情况,命穆桂英挂帅,文广、金花为马前先锋。文广、金花归来,将帅印交给穆桂英。穆桂英因对宋王昏庸、听信谗言不满,不愿意挂帅出征,用绳索捆了文广,准备进京辞官请罪。佘太君以国事为重,劝说穆桂英回心转意,打消了她的重重顾虑。穆桂英终于同意挂帅出征,去保大宋江山。出征之日,穆桂英全身披挂,威风凛凛,佘太君亲自前来送行,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前往平定安王之乱。

首先,忠的内容:辽东安王兴兵造反,国家危难,顾炎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危难之际,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挺身而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以穆桂英、佘太君为代表的“杨门女将”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以国事为重,挺身卫国,表现的是一个保家卫国的“忠”字。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是表达了这个内容。佘太君虽退出朝廷,却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全家之力护国之危难。在中国历史的每个阶段,每当面临国家有难时,总会涌现出数不尽的中华好儿女,他们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的甚至奉献出宝贵的生命。如:古代时期的代表人物穆桂英、花木兰、辛弃疾、文天祥……近现代时期的代表人物林则徐、刘志丹、方志敏、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钱学森……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位卑未敢忘国忧”的高尚精神,他们的这种舍身为国的奉献精神是广为后人所赞扬和学习的。

其次,“孝”的内容:穆桂英是佘太君的孙媳妇,因不满统治者的昏庸无道,背信弃义,所以不愿领兵出征。但是,后因佘太君以一家之主的身份,顾全大局,以国家安危为重,规劝穆桂英。最终穆桂英听从佘太君的劝诫,把国家之危难放在首位,将个人恩怨放之脑后,决定挂帅出征。这里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也是良好“家风”的体现。

再次,“节”的内容:当穆桂英得知皇帝下诏命其挂帅后,她不愿意挂帅,准备进京辞官请罪。她不惧皇帝的强权,始终遵从着自己内心的气节。清代郑燮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岩竹在恶劣环境中坚持自我、不惧磨难的高尚气节,穆桂英面对上位者的权威,始终坚持自我,不为昏庸无道的皇帝效命。也正是穆桂英这不向权威屈服的气节,被后人所赞扬,这里体现了不惧强权,坚守本心的“节”字。

最后,“义”的内容:“义”即“义气”,穆桂英作为一个女性,理应不问国事,而且统治者为小人左右,昏庸无能,她本就对此深恶痛疾,不愿理会朝中的政治斗争。但是,当国家遭受战争时,她立刻放下个人恩怨,率兵出征;每临战阵,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这里体现得是为国家社稷、为万民安危的“义”字。

三、中小学开设传统戏曲课程的可行性

我国戏曲剧种约有300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京昆辐射全国,各地方戏独居一隅。特别是地方戏,其声腔、语言和故事内容等,均符合当地人以及附近区域人们的审美习惯。各地的中小学校的生源,更多的是来自本地区和附近地区,地方戏所使用的方言就是他们的第一母语,地方戏所使用的声腔就是本地的民间音调的戏曲化,无论从语言声韵还是旋律风格,学生学习起来都会倍感自然和亲切。地方戏曲的部分剧目,直接是对这一方水土历史变迁的直接再现,用戏曲手段演绎本地的神话故事、历史事件和传奇人物。这些故事和人物表达了现实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彰显了本地区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这种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戏曲形式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京剧和昆曲被誉为“国剧”,具有丰富唯美的声腔、众多鲜活的剧种人物、风格各异的流派等,可以满足青年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小学中不乏喜爱戏曲的学生,他们或喜欢戏曲的服装,或喜欢脸谱和声腔,更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受到戏曲的熏陶,只是现实环境中其他艺术形式的强大冲击,其喜爱戏曲的积极性才受到压抑,一旦受到引导和鼓励,他们将可能从潜在失去的戏曲受众变为戏曲爱好者、传播者。

所以说,无论是“国剧”,还是地方戏,丰富的声腔、艳丽的服饰、极具个性的脸谱、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情节和表演所具有的程式性和虚拟性等,都能构成吸引中小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的因素,这也是作者提出的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戏曲课程可行性的有力证据。

四、中小学开设戏曲课程的具体实践

政府的支持是前提。“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基本国策,当地政府应当扶持中小学开设戏曲课,帮助中小学校和专业剧团联姻,把那些文辞雅致、唱腔优美、在剧种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唱段编写成教材、制作成音像制品,促进教材和音像材料进入中小学课堂。通过这样的方法,容易让学生掌握所学习的戏曲内容,逐步形成对戏曲的认知和喜爱,积极、自觉地参与戏曲的学习和普及,使得弘扬戏曲文化落到实处。

中小学校的政策扶持是关键。中小学校是少年才俊的集中地,他们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试想,中国的中小学生如果都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无所知,那又如何谈让他们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又如何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呢?中小学校应当从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着眼,制定有利于校园戏曲文化发展的政策,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如:开办校园戏曲网站、戏曲沙龙、开设戏曲公选课、开设戏曲必修课以及邀请戏曲名家举办“戏曲名家讲座”等。积极鼓励有戏曲兴趣的学生投身戏曲文化建设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经费、空间支持,对于他们的学习热情给予更多的关注、认可和荣誉,使得戏曲成为中小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校团合作是渠道。剧团的演员,特别是戏曲名家,他们不但艺术精湛,而且熟知本剧种的发展史,对名家、名段和剧种的兴衰了如指掌,对戏曲目前的所处环境倍感危机和焦虑,他们有着发扬戏曲艺术的美好愿望,对培养中小学生戏曲文化充满热情。中小学校应该借助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积极开展校团合作。如举办名家讲座,让学生了解剧种的历史辉煌、兴衰历程以及名家的奋斗精神,为学生解读戏曲艺术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文化根源。举办经典剧目展演,来唤醒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通过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通过亲身观摩原汁原味的戏曲音乐,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通过剧种人物和故事,弘扬民族气节和坚定的正义感;通过不断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来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洗礼。

目前,我国多地中小学校举行“戏曲进校园”活动,一些学校的戏曲社团和不同层次的少儿戏曲票友大赛也红红火火,有的中小学校还招收具有戏曲特长的学生,开设戏曲经典唱段必修课或开设校级范围的戏曲选修课,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向全国中小学校推广。

中小学开设戏曲课程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通过对戏曲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这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品位,净化校园环境,自觉抵制各种鄙俗文化的侵蚀,必将起到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展望
中国银行体系改革创新的设想和中外对比
海参人工育苗产业的现状及展望
剖析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实践及展望
文学网络时代的狂欢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流域水文模型综述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