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红,张克强
支气管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大气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该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支气管肺炎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广谱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应用对患者病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1]。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患者会伴有腹泻等不良反应。通过研究证实,约20%的支气管肺炎患者会于抗生素使用5 d后伴有肠道菌群失调现象,时间维持在3 d以上。当前医护人员工作的重点是探究支气管肺炎肠道菌群失调原因,避免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发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2]。该病前期症状较隐匿,没有引起患者足够重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患者出现相应病症时,应进行及时诊断,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3]。本研究围绕支气管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查分析及其意义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肠道菌群失调患者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40~70(53.6±1.2)岁。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4]:①了解本研究,临床资料完善患者;②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③病情可控患者;④无抗生素使用史患者。(2)排除标准:①合并肺部感染、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②存在明显用药风险和肝、肾、心、肺功能疾病患者;③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异常患者;④存在明显用药风险和肝、肾、心、肺损伤患者;⑤血尿异常患者。
1.3 方法 使用无菌小瓶留取粪便标本,对粪便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和分辨图片直接镜检。之后进行细菌培养和技术,称取粪便0.5 g,置于盛有50 ml磷酸盐缓冲液容器中,进行充分震荡并摇匀。该标本作为10-2稀释度,之后使用缓冲液进行连续稀释,在不同培养基上将0.1 ml不同稀释度标本接种,对其使用L型棒涂抹,之后依次进行真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挑选清除菌落浓度,计算菌量浓度,分析数值。之后,培养致病菌,在麦康凯培养基、四号琼脂培养基、羊血琼脂培养基、沙保劳培养基、SS培养基将粪便标本接种[5]。
1.4 观察指标 (1)分析腹泻前后细菌数,对腹泻前后厌氧菌、酵母样菌、需氧菌数目进行分析。(2)分析患者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检出细菌数进行统计,计算百分比及检出率。(3)分析检出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对卡他布兰汉菌、奈瑟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催产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钠、先锋霉素5号、红霉素、麦迪霉素敏感性进行分析。
2.1 腹泻前后细菌数比较 82例患者腹泻后厌氧菌和需氧菌数低于腹泻前,酵母样菌数高于腹泻前(P<0.05)。见表1。
表1 82例患者腹泻前后细菌数比较
2.2 患者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 82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中,60例分离两种以上病原菌,占比为73.2%,需氧菌174株,厌氧菌36株。见表2。
2.3 检出菌对抗生素敏感性 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钠、先锋霉素5号、红霉素、麦迪霉素病原菌存在一定比例耐药菌株。见表3。
临床对呼吸道感染报道较多,但当前对支气管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研究较少,支气管肺炎是临床上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与外界环境、是否受微生物和机体等因素影响。该病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探讨影响支气管肺炎患者菌群失调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为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可保证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6]。患者体内常会进入细菌,特别是口咽部,之后细菌会侵入胃肠道。在肠道细菌定居和繁殖,肠道会出现复杂微生态系统。细菌定殖后肠道微生物会形成微生态系统。细菌定殖后会随繁殖向体外排出,长期维持,没有致病性,为正常肠道菌群。患者粪便中优势菌为厌氧菌,在肠道正常菌群中,双歧杆菌占比在98%以上[7]。
表2 82例患者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
表3 检出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可通过免疫、生物拮抗和营养作用维持机体平衡,在患者机体正常运行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各菌种在正常菌群中会出现较大幅度改变,如果超出正常范围会出现菌群失调现象。本研究对82例支气管肺炎患者菌群失调现象进行观察,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失调现象,会对患者正常菌群产生影响,医师应关注患者饮食,制定合理膳食计划[8]。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腹泻后厌氧菌和需氧菌数低于腹泻前,酵母样菌数高于腹泻前,表明,患者肠道菌群受到抑制,如果酵母样菌和耐药菌株生长过快,会导致2次感染现象,应对患者进行原用抗生素治疗。伴有严重腹泻症状患者,应对存在较多菌类进行药物敏感测试,选择合适治疗药物、服用微生态制剂和补液盐,对患者肠道菌群和脱水生态平衡进行改善。由于当前支气管肺炎病原学尚未明确,为避免继发性细菌和合并感染,我院通常选择足疗程、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因为头孢菌素会强力抑制肠道菌群,使非敏感菌生长速度加快,大大增加了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无指征、无目的抗生素滥用,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病情恢复。
研究发现,对粪便标本计数、涂片培养,可对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和种类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可及时发现和治疗菌群失调,为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本研究对支气管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82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中,60例分离两种以上病原菌,占比为73.2%,共174株需氧菌,36株厌氧菌;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钠、先锋霉素5号、红霉素、麦迪霉素病原菌存在一定比例耐药菌株。结果表明,患者肠道细菌失调,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感染菌,并且阴性菌中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反硝化产碱菌、催产克雷伯菌占比较高,卡他布兰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主要阳性菌,在呼吸道疾病中阴性杆菌可有效抑制其他菌群生长,是一种主要病原菌。与国外有关报道具有高度相似性,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占比存在一定差别,使用抗生素、患者年龄和地区性为主要影响因素。类杆菌和消化球菌为主要厌氧菌,青霉素G注射液可对引起支气管肺炎大多数厌氧菌发挥作用,可消灭其他细菌后,由机体自身消除。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影响患者机体抵抗力,尽管是由于病毒感染,因为病毒会产生大量唾液酸酶,可分解糖蛋白分子中的唾液,不会发挥对支气管黏膜和气管保护作用。组织细胞会忽视病毒入侵,大量过路菌受黏液吸附,破坏微环境,引发急性支气管炎和气管疾病。因为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抑制正常菌群,大量繁殖耐药肠道菌,通过检出菌对抗生素敏感性进行分析,对红霉素和先锋霉菌5号病原菌具有较高敏感性,但与之前比较耐药菌株明显增加,特别是常用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更差抑菌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对影响支气管肺炎肠道菌群失调原因探究,希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纳入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是支气管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可通过粪便定量计数培养对菌群失调进行监控,根据监控结果,实
施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