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PAP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2021-02-22 04:00马菊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气道

马菊芳

新生儿在宫内或分娩时、出生后吸入胃内容物、羊水、胎粪等异物,或新生儿出生前后感染病毒、细菌等,导致其肺部发生炎性反应,出现病理改变,统称为新生儿肺炎,是现代社会新生儿死亡的主因。按照病因可将新生儿肺炎分为感染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可按照感染时间分为宫内、分娩过程中及出生后三种。新生儿较多见的一种急症是呼吸衰竭,一般是因为直接或间接原因致使新生儿呼吸功能产生异常,肺脏无法满足患儿机体正常代谢的气体交换,从而造成二氧化碳潴留或动脉血氧下降等代谢和生理功能紊乱的情况。新生儿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极易感染肺部炎性反应,新生儿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Ⅰ型呼吸衰竭,是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当对伴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肺炎患儿给予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1-2]。临床治疗呼吸衰竭主要是辅助通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辅助通气模式,逐渐被临床重视[3]。本研究观察NCPAP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3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儿72例,根据患儿的挂号顺序随机分为吸氧组和通气组,每组36例。通气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12(5.91±1.72)d;吸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1~11(5.78±1.83)d。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确诊为新生儿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2)患儿年龄1~12 d。排除标准:(1)有严重先天性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儿;(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儿,如新生儿溶血症等;(3)患儿家长不认可本研究或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儿。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接受酸中毒纠正、体征监护、营养支持及补液等基础治疗。吸氧组患儿接受头面罩吸氧治疗,选择大小适合的头部面罩,氧浓度为30%~40%,流量为4~6 L/min。通气组患儿接受NCPAP治疗,选择合适的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流量8 L/min,浓度低于55%,呼气末正压设置为4~6 cmH2O,通气期间根据患儿动脉血气分析、体征调整呼气末正压及吸入氧浓度,待患儿病情好转且动脉血气分析恢复正常后可撤机。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发绀)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住院时间。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消失,血气指标恢复正常;缓解: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好转;无效: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无好转,血气指标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缓解)/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通气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吸氧组患儿的77.78%(χ2=4.181,P=0.041)。见表1。

表1 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通气组患儿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发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吸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3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pH值、PaO2及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H值、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通气组患儿优于吸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4 住院时间比较 通气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3.74±1.92)d,短于吸氧组患儿的(16.61±3.22)d(t=5.142,P=0.000)。

3 讨 论

新生儿因吸入胎粪导致的肺炎无传染性,过期产儿和足月儿多发此种肺炎。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死亡的主因,主要的传播途径为血行传播、医源性传播、羊水传播及呼吸道传播。吸入性新生儿肺炎又称为吸入综合征,病因是新生儿吸入大量的羊水、胎粪、奶液及血液等。感染性新生儿肺炎是因为感染病毒、真菌、细菌及原虫等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如风疹病毒、沙眼衣原体、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大肠埃希菌、腺病毒、解脲脲原体及铜绿假单胞菌等,产程延长、滞产、早产、滥用抗生素、长期住院、病房消毒不完全、多次气管插管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500 g等因素是新生入肺炎的诱发原因。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两种,症状表现也不相同,吸入性肺炎症状表现为新生儿出生时羊水中混杂胎粪,而新生儿脐带、皮肤、指甲等会被胎粪染黄,并可在鼻腔、口腔之中吸出胎粪;出生后的新生儿有呼吸窘迫,新生儿有吸气性三凹征、青紫、护理急促、鼻翼扇动及呼气伴随呻吟等症状。感染性肺炎症状表现如下:(1)宫内感染:新生儿出生后存在窒息史,复苏后有反应差、呼吸苦难、气促、体温不稳定、青紫及呻吟等症状,肺部的呼吸音减弱、粗糙或有湿啰音,严重者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2)分娩过程中:细菌感染是新生儿出生的3~5 d发病,疱疹病毒感染是新生儿出生5~10 d发病,衣原体感染则是新生儿出生3~12周发病,发病时患儿有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症状;(3)出生后:新生儿有体温不定、发热、吐沫、反应差及鼻翼扇动等症状,新生儿肺炎的伴随症状中呼吸衰竭是非常严重的合并症。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较弱,且肺组织和呼吸中枢尚未发育完全,肺泡和肺内气道均少于成年人,支气管管腔和气管管腔狭窄,管壁硬度低、纤毛运动性差,没有强烈的咳嗽反射,而肺部血管丰富,极易出现感染现象[4]。新生儿一旦出现感染,无法及时排出分泌物,进而引发气道阻塞,导致换气、通气功能发生障碍,最终呼吸衰竭。由此可见,在对伴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要及时清除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顺畅[5]。NCPAP是无创呼吸机的一种辅助通气形式,可降低气道阻力、预防呼吸暂停、稳定胸壁、强化横隔肌、降低呼吸负荷、减少死腔[6]。NCPAP可使气道在整个呼吸期间均保持正压,避免气道塌陷,对氧合进行优化,降低呼吸所需的能量,有效改善呼吸肌疲劳的情况,并强化患儿的心肺功能[7]。NCPAP在新生儿呼吸疾病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肺泡持续扩张,降低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8]。此外,NCPAP只适合能自主呼吸的患儿,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当对患儿的病情给予密切关注,如果患儿病情加剧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情况可改为气管插管[9]。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气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吸氧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吸氧组,pH值、PaO2、PaCO2优于吸氧组。郭凯平等[10]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与本研究结果接近,说明本研究具有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NCPAP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好,相较于头面罩吸氧治疗可更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气道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