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婉华
摘要:统编教材在三年级以“快乐读书吧”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从碎片化的单篇阅读过渡为整本书阅读,这对教师和学生在阅读上是跨越性的挑战。本文以《昆虫记》项目学习式整本书阅读为例,谈谈在农村小学中段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兴趣;阅读活动;阅读效益
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一、问题的提出
在农村小学中段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教研、教师指导或是学生阅读三个层面,都有所偏颇,其现象如下:
1、农村小学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的缺失
农村小学,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
2、教师在阅读指导地位严重缺失
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在阅读方法指导上流于形式化,没有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更谈不上阅读交流与分享了。
3、学生阅读缺乏深度的思考
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中,学生只要按步就班地完成阅读任务。在整个阅读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突出,缺少对文本深度的思考,缺少合作参与意识。
二、项目学习式整本书阅读提高阅读有效性
我们需要更新观念,通过项目学习式整本书阅读有效性的做法。最后,通过班级读书交流会,展示、汇报小组项目学习的成果,多元评价,从而获得对社会生活的丰富体验,习得终身的语文素养。
三、《昆虫记》项目学习式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项目学习式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指导方式,如何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阅读素养?现以《昆虫记》为例,谈谈我对项目学习式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实施策略。
(一)头脑风暴,激趣初读
1、头脑风暴,明确任务
上课伊始,屏幕上投影“法布尔”“昆虫记”,接着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教师在学生头脑风暴时,让学生大胆发散思维,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当学生头脑风暴后,自行阅读消化,初步明确和理解阅读任务。
2、知识抢答,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借助知识抢答,让学生在紧张趣味的抢答氛围中获得各种昆虫知识,对《昆虫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任务驱动,探究方法
1、初探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当学生对《昆虫记》产生渴望阅读的情感时,我问:你知道了这本《昆虫记》的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对序言的内容很感兴趣……在这个初读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懂得了阅读整本书的知识和方法。
2、合作完成学习单,深探阅读方法
当学生明确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后,我便选择几个精彩的描写片段供学生赏读,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在任务驱动下懂得了在观察时抒发真情实感,才能让人身临其境,才能触动心灵。
3、制订计划,研读《昆虫记》
“好的计划是良好的开端。”阅读《昆虫记》,需要有一个计划。我鼓励学生制订《昆虫记》的阅读计划,也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美其名曰“采蜜”。 小组制订《昆虫记》的阅读计划。
(三)活动载入,高效阅读
1、每天阅读打卡。
为了鼓励孩子阅读的兴趣,鞭策学生坚持阅读,需要学生把自己阅读《昆虫记》的小视频发到学习群中,让阅读内化为孩子的精神需求。
2、每周读书卡展示。
学生每周对阅读时感受最深的片断进行读书卡记录,在读书卡写上阅读的篇目、作者、时间,可以在卡上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写上阅读感受,这样一张精美的读书卡就诞生了。并挑选优秀的读书卡张贴在板报旁边的学习园地上。
3、每月“亲子共读”评奖活动。
我们大力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阅读时,家长要和子女阅读、讨论,适当地做读书笔记……利用“阅读记录卡”,做好阅读记录。每月据此来评选优秀的亲子共读奖。
(四)成果展示,融合阅读
经过一段时间同读《昆蟲记》后,各小组成员便要各展所长地完成阅读成果的展示。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读,共读,探究读等阅读行为,习得阅读的方法与感悟。
1、思维导图式介绍
思维导图组的孩子们用思维导图的多元分支,既可以介绍昆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也可以介绍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法,还可以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与生活实践。
2、《昆虫记》手抄报
孩子们阅读完《昆虫记》后,被法布尔的幽默语言,精彩描写所吸引,被他所折射的昆虫世界中的人物品质而感同身受,特选择了《昆虫记》手抄报进行阅读分享展示。
3、《昆虫记》读书记录册
在阅读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被法布尔的精彩的语言表达深深吸引住了,就采取做《昆虫记》的读书卡方式来展示。
(五)多元评价,思辨阅读
在《昆虫记》项目学习式整本书阅读中,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自己、他人等进行科学性的评价,在多元评价中,反思、辨别阅读成果,认识自我,肯定他人,鞭策自己。
四、项目式整本书阅读成效
经过《昆虫记》项目学习式整本书阅读,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积极参与,探索阅读的方法,培养了阅读的习惯,发展了思辨能力。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热情水涨船高,班级图书角的书总被借阅一空。
实践证明,通过这种项目学习的方式去阅读整本书,让农村小学中段学生对整本书进行阅读、探究、展示,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提升了语文素养,又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思辨能力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吴飞瑞 . 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 [J]. 小品文选刊 ,2017(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