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杰
摘要:英语作为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承担着知识传递与育人的教育职责。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已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与学生差异为基础,结合思政教育,科学采用多元化教材策略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思政素养的良好发展。文章论述了思政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状况与策略。
关键词:思政教育;英语课堂;应用策略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是贯穿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立足“立德树人”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与道德素养。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夯实学生学科基础、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義核心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树立育人为先的教育观念
教师是学科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与领学者,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英语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难以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仍注重英语知识的灌输与传递,忽视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致使部分学生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与教育,甚至会产生高分数低素质的教学情况,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需求,转变以往教育观念,树立育人为先的教育观念。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身思政教育的教育意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与交流提高对思政教育的正确认识与教育实践,并结合教学内容与教材资源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政教育,既要注重提高学生英语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要确保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进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二、结合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渐得到重视。初中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构建趣味生动的智慧课堂,并运用现有的媒体设备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育人价值。教师以英语教材知识为依据,以重点词汇、句式、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等为教学基础,深入了解英语文化与中外文化差异,并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等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文字等,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性,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初中英语听说读写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政教育,规避外来文化冲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观念,提高思政素养,促进学生德育的良好发展。
三、组织趣味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活动是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思政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挖掘英语教材内容,有效运用教材中蕴藏的思政教育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兴趣与需求的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活动过程中强化思政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验并感悟思政教育内涵,进而提高学科素养与思政素养。思政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教学内容为依据、思政教育为拓展,组织趣味生动的实践活动,如英文话剧、英语歌谣比赛、主题会议、优秀人物故事会等。教师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渗透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道德品质与历史成就等,同时教师还应适当指导并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学习与协同合作完成实践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近几年国家热点事件组织相关演讲活动,如新冠疫情,学生借助网络了解在疫情期间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医学家与志愿工作者的抗疫事迹,并进行写作演讲。通过英语实践活动的灵活运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技能的有效理解与灵活运用,提升对民族精神与民族团结的体验与感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精神与思想观念,从而确保学生英语素养与思政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结合教师自身树立优秀榜样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优秀榜样的示范作用,以自我为主导,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并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思想的熏陶与沟通交流,耳濡目染的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营造和谐健康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与身边事例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
五、结论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规范自我并以身作则,同时立足“立德树人”教育革新教学方式,并结合教材知识与教学内容渗透思政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学生思政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试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与方法[J].天津教育,2021(07):155-156.
[2]李青.思政教育与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浅析[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0(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