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2021-02-22 01:04:05韩丹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韩丹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果能将数学课堂生活化,将生活中有趣的情境巧妙运用到数学课堂中,数学课堂一定会变得生机勃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一)理论式教学、“填鸭式”教学仍主宰着课堂

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做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展现学生自身的价值。然而,现实中教师仍会瞻前顾后,不敢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总觉得自己讲解得不细致,学生会听不懂,学不会,更不敢奢望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即使有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仍会有千种担心,万种不信任。担心学生会走马观花,不能真正掌握课堂重点知识;担心学生不能突破难点;担心学生在课堂中出错而不知怎样改错;担心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不能顺利完成……其实担心的实质还是对学生的不信任,教师眼中的学生就像父母眼中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因此,实际上理论式教学、“填鸭式”教学仍主宰着数学课堂。

(二)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中注意力分散

小学生正处在贪玩好动的阶段,缺乏自制力,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他们的好奇心很强,时刻留意着身边的新鲜事物,如果数学课堂不生动,没有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堂效率就得不到保障。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不但很难提高数学成绩,也无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师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教学目标模糊

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幽默诙谐又不失严谨的数学用语,生动有趣又不失优雅的肢体语言,为数学课堂增趣很多。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深深吸引着课堂中的学生。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课堂中也只有一种声音,学优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学困生犹如听天书般似懂非懂,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意义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在很多实际生活中都会应用到。可见,创设生活化情境对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化情境注重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可以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小学生理解、分析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能逐渐提高。这些能力,在小学生学习数学时起着重要作用,既能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也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活化情境,准确解决数学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在导入环节设计生活化情境问题

教学的环节比较多,其中导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凝聚力,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老师要立足生本理念,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密切地联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降低理解难度,便于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周长”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老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体的生活化的情境,运用图片展示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两个花园,一个是长方形的,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然后让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哪一个花园更大,这时学生想到计算花园面积才能得出结果,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长度和宽度两者相乘可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来。借此,老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自然地由生活过渡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强,但认知能力弱,偏重于形象化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立足学生实际,抓住学生这个特点,精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并落实生本理念,让数学与生活对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除数”一节内容的学习时,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课前准备12个苹果作为教具,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把12个苹果进行分配,并提出分配方案,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得非常热烈,拿出了多种分配方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会了“12”这个数的除法,掌握了除法的计算规律。

(三)课后巩固练习需要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口头上学到的知识,远不如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得来的效果显著。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课堂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时,学生对于图形的抽象性概念比较难于理解,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展开实践探索。教师提示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物品,你能说一说哪些物品的表面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吗?”学生的思维开始快速和生活建立联系,通过回忆、思考,说出很多物品,如长方形物品有课桌、教室、讲台等,正方形有粉笔盒、魔方等。接着,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实践操作,让各个小组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计算周长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和运用,为学生开展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实践机会。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一线老师要立足新课改的前沿,以生本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将生活化教学策略渗透运用,教学过程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形象化,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養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 小学数学怎样开展生活化教学[J]. 天津教育,2021,(29):57-58.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