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愿景与举办效应研究及启示

2021-02-21 22:57朱春山韩改玲朱美珍张秀丽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朱春山 韩改玲 朱美珍 张秀丽

摘    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愿景、举办效应进行分析,并提炼举办效应特征,以期为我国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作理论参考。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效应特征是:1)建设“代替森林”,对平昌新建冬奥会场馆进行“绿色建筑”认证;2)促进朝韩和解与世界和平;3)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传播韩国传统文化;4)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得到启示:1)以“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效益;2)坚持和平与发展理念,将中国塑造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3)以多种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融合;4)发展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举办愿景;举办效应;可持续发展;平昌冬奥会;北京冬奥会

中图分类号:G 811.212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osting vision and hosting effect of Pyeongchang 2018 Winter Olympic Games, and abstracts the features of the hosting effect,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mooth hosting of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effect of Pyeongchang 2018 Winter Olympic Games is characterized by: 1) building “replaced forests”and certify new Winter Olympic venues as“green buildings”; 2) promoting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DPRK and the ROK and world peace; 3) propagating korean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spiritual level to material level; and 4) combining social benefits with economic benefits. Conclusions: 1) To promote the benefits of the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 with the concept of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 To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shaping China into a builder of world peace; 3)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Olympic culture in various forms; and 4) to develop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related industries and fulfill the task of “sports power” construction.

Keywords:hosting vision; hosting effe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yeongchang 2018 Winter Olympic Games;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

2018 年平昌冬奧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誉为“开创奥林匹克新地平线的一届冬奥会”[1]。这届冬奥会不仅在开幕式上出现了朝韩运动员代表共同入场的历史时刻,并且应用数字技术使更多国家的观众观看该届冬奥会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而且该届冬奥会在多个方面产生了效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关于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单板滑雪等技术动作的分析、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筹备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启示及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经验等方面,有关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愿景与举办效应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有关经验进行概括,以供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作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以2018年平昌冬奥会及其举办愿景与举办效应为主题,通过中国知网、SPORT Discus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到中英文相关论文364篇,韩语论文73篇,根据研究所需将其中28篇作为主要参考文献。同时,浏览了国际奥委会网站、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网站、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网站,以及阅读了《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韩国日报》《朝鲜日报》刊登的部分新闻,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1.2  实地调查法

本研究第一作者在韩国江原道尚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14年9月—2017年6月),以及之后参与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志愿服务及“奥运设施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比赛场馆、奥林匹克教育进校园活动等进行了实地调查,搜集了大量与本论文相关的资料。调查地点包括:韩国文化体育部、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2018年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龙平滑雪场、阿尔卑斯西亚速滑中心、江陵室内滑冰馆、首尔中央高级中学、忠贤初级中学等。调查对象包括原韩国体育会会长朴容晟、韩国冰上竞技联盟会长金载烈、韩国残疾人协会会长尹硕镕、尚志大学教授朴旭范等。

2   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举办愿景分析

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举办愿景是:为江原道和韩国留下可持续发展的遗产[2]。包括生态环境新境界、空间新境界、文化新境界与经济新境界。

2.1  生态环境新境界释义及其实现路径

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在生态环境新境界方面提倡并实施“低碳奥运”“绿色奥运”“可持续发展奥运”3大战略[3]。1)在江陵奥林匹克公园内设立“绿色奥运宣传馆”,通过“低碳、绿色、可持续奥运从我做起”“为举办零碳排放奥运会而努力”“现场捐赠碳抵消基金”等主题,倡导平昌居民形成低碳、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3],韩国全民致力“低碳奥运”。2)新建大量风电站为该届冬奥会赛事举办期间提供“绿色能源”,为该届冬奥会赛事工作人员往返江陵、旌善与平昌地区提供“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同时,2018年平昌冬奥会所有新建场馆均获得了韩国《营造绿色建筑物支援法》中规定的4级以上“绿色建筑”认证,并从诸多方面打造“绿色奥运”。3)为减少2018年平昌冬奥会场馆建设对其周边森林的破坏,在江原道平昌、太白和高盛地区建设了总面积为1 740 000 m2的“代替森林”,并在旌善高山滑雪中心投资418亿韩元修复原有的森林生态环境[4],以此实施“可持续奥运”战略。

2.2  空间新境界释义及其实现路径

空间新境界是指确保平昌地区文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新境界。该届冬奥会在江陵和平昌冬奥村里设有蕴涵“奥林匹克休战原则”的“休战之墙”,以2018年平昌冬奥会搭建世界和平的桥梁[5]。在韩国国内各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将江原道从以度假村为主的冬季体育旅游观光地转变为汇集多条旅游路线的四季型旅游观光地,将以火车和租赁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旅游方式向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旅游方式转变;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场馆设施的赛后利用上,充分利用赛场基础设施,开展相关冰雪运动项目,以吸引各国游客。对于目前不具备产生经济效益的冬奥会场馆及设施,将其改建成集体育、文化、艺术元素的复合型空间,以举办各种大赛、各种展示活动、各种演出活动等,将其打造成韩国文化艺术交流空间。

2.3  文化新境界释义及其实现路径

文化新境界是指韩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首先,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筹备期间,韩国奥组委从2004年起实施“梦想项目”,向韩国青少年普及比较少见的冬季运动项目[4],并在韩国所有学校开展了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其次,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期间,针对来自各国的各类新闻媒体记者,开设了5条特色体验旅游路线,包括以“和平之路”为主题的“三八线”“阿里郎文化”等旅游路线。通过开展不同的体验活动展示与韩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文化奥运”元素,以此传播韩国传统文化。第三,在平昌奥林匹克广场设置了“文化ICT馆”,将韩国文化元素与韩国的新科技产品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全方位地打造韩国传统文化新境界。

2.4  经济新境界释义及其实现路径

经济新境界是在将以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为中心的经济结构调整为附加值高的产业结构,将2018年平昌冬奥会主办城市的产业发展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产业。1)形成以交通运输业、信息通讯业、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修建了多条高速公路,并建成了平昌地区主干线交通路网,以便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观赛者便捷快速地出行,满足赛事期间的客运需求。2)发展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公共服务。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等紧密结合,形成了文化与旅游新兴产业。据统计,2018年平昌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到访江原道的各国游客高达6 430 000人[6],不仅拉动了江原道等平昌冬奥会举办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极大地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发展。3)通过签署合同,将平昌冬奥会场馆提供给平昌地区居民或参赛运动员使用,提高了场馆使用率。该届冬奥会结束后,韩国将该届冬奥会场馆改建为冬季旅游目的地——“亚洲冬季体育中心”,以此吸引各国游客到韩国旅游[7]。

从上述4个举办愿景释义及实践路径来看,韩国奥组委力求通过“低碳奥运”“绿色奥运”“可持续发展奥运”理念,实现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愿景;通过2018年平昌冬奥会实现朝韩和解的空间愿景;通过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传播韩国传统文化,体现韩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通过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与体育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创造韩国发展的划时代机遇,使2018年平昌冬奥会主办城市经济成为拉动韩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效应的界定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效应是指举办冬奥会对韩国及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举办愿景的实现程度。其主要包括:1)创造韩国发展的划时代机遇及为平昌地区留下可持续发展的遗产;2)创造多种就业机会,为振兴韩国经济发挥作用;3)向世界展现韩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4)间接扩充韩国的社会资本,谋求韩国各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5)团结韩国民众,增强韩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激发韩国发展动力;6)通过促进韩国互联网产业等高新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主导全球市场;7)创造韩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契机;8)通过举办2018年平昌冬奥会促进朝韩和解;9)将平昌打造为“亚洲冬季体育中心”[8]。本研究依据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4大愿景,结合生态环境奥运、文化奥运、和平奥运、经济奥运、ICT奥运5大目标[2],将9个举办效应归纳为生态环境、空间、文化和经济4个层面,而ICT是确保4个举办效应实现的保障,更多体现在与经济效应的结合上。

3.1  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是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国非常重视的关键环节。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从“低碳奧运”“绿色奥运”“可持续发展奥运”3个方面实现生态环境效应。在“低碳奥运”方面,2018年平昌冬奥会是首届将“零排放”作为目标的冬奥会,在奥运会期间减少和抵消5.9亿 kg温室气体。截至2017年12月底,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通过“风能项目”“森林碳抵消项目”,以及民间组织与公共组织自发捐赠碳排放权(共计9次)等活动,减少和抵消16.5亿kg温室气体,其目标达成率为103.8% [3]。此外,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为解决冬奥会举办期间产生的可再生废弃物问题(约1 30万 kg),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冬奥会期间再利用废弃物回收与处理合同》,以此实现“零废弃物”目标[9]。

为确保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所需的“绿色能源”,韩国新建了风电站、在冬奥会场馆内安装了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设施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提供充足供电。同时,对新建的6座场馆(奥林匹克滑行中心、江陵速滑馆、江陵冰上运动场、江陵冰球中心、关东冰球中心、旌善高山滑雪中心)进行了“绿色建筑”认证。此外,对因以上场馆建設而遭受破坏的森林区域,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双倍补偿了植被面积,从而实现“绿色奥运”愿景[3]。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韩国政府与江原道厅建立合作,与相关社会组织通过指定生态环境保护区、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等多项举措,增加生物多样性,并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冰雪赛道建设上避开了野生动物栖息保护地[3]。

3.2  空间效应

韩国自1988年举办汉城夏奥会以后,时隔30年,首次举办冬奥会。韩国是第7个举办过夏奥会、冬奥会、世界杯3大赛事的国家,这3次赛事的举办为韩国创造了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契机。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江陵和平昌冬奥村里建有蕴涵“奥林匹克休战原则”的“休战之墙”,很多奥运选手和国际奥委会官员在此签名[5]。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都钟焕认为:体育对促进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希望这道“休战墙”可以通过体育和奥运会成为建设和平世界的象征[5]。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的李熙范也认为:参加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每一位运动员要以奥运会为契机,构筑世界和平的桥梁[5]。当朝韩运动员手持“半岛旗”走进平昌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时,韩国的“冬奥外交”刷新了朝韩外交历史。

3.3  文化效应

“文化奥运”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第2个目标。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文化效应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展示和推广韩国传统文化,意在促进韩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冬奥会期间在江原道江陵“文化奥运会”上举行了450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庆典仪式[10],邀请了韩国的一些文娱表演团体和亚洲一些国家的文娱表演团体,通过此类活动增强广大韩国居民对平昌冬奥会的认知,为平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契机。更为重要的是,朝鲜艺术团时隔15年再次来到江陵艺术中心进行演出,这一演出使江陵成为朝韩文化交流的场所,可以说是非常显著的“冬奥会文化效应”[10]。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奖牌、绶带和奖牌外包装盒均以韩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包括韩文、韩服等元素,通过向各国运动员颁发蕴涵韩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奖牌传播韩国文化。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韩国奥组委还对韩国的餐饮文化以不同方式进行了宣传。

3.4  经济效应

韩国政府以2018年平昌冬奥会为经济杠杆,通过举办该届冬奥会不仅收回了为举办2018年平昌冬奥会而建设Alpen—西亚度假村花费的1.6万亿韩元(冬奥会开赛前只收回了2 800亿韩元)的投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7]。此外,由于将韩国“首都圈”的赛场设置在江原道地区,不仅拉动了平昌的经济发展,还对江原道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产生了影响。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韩国奥组委首次结合5G、物联网、超高清视频播放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新科技,将该届冬奥会打造为应用信息通信新技术(ICT)的体育赛事盛典。1)通过“科技+产业”等促进韩国第4次产业革命,以及促进韩国新科技产品进入全球市场;2)将ICT与韩国外交结合,使科学技术助力韩国外交,使韩国凭借自身的科技产品在国际社会发挥作用[11]。3)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通过将科学技术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改善韩国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4)将ICT技术应用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兴奋剂药检上,形成较以往冬奥会更加智能化的兴奋剂药检系统,并在冬奥会史上首次在“兴奋剂检测样本分析中心”设置了监控,对兴奋剂检测样本分析现场进行24 h监控,并能将兴奋剂检测分析影像保留10年,这凸显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ICT效应[12]。

4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效应的特征分析

4.1  建设“代替森林”,对平昌新建的冬奥会场馆进行“绿色建筑”认证

为实现“低碳绿色奥运”“可持续发展奥运”的目标,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首先,通过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建造可持续利用的场馆等各种措施降低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在韩国江原道、平昌、太白和高盛地区建设总面积为1 740 000 m2的“代替森林”,首次对新建的平昌冬奥会比赛场馆进行“绿色建筑”认证,减少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碳排放[4]。其次,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并且为了向2018年平昌冬奥会赛事举办期间提供“绿色能源”,新建了风电站。最后,赋予2018年平昌冬奥会场馆“第二次生命”,其中8个冬奥会场馆将在平昌冬奥会后被用作冰雪运动场地,江原道的所有“奥运村”及“媒体村”在平昌冬奥会后将改建为居民住宅[7]。

4.2  促进朝韩和解与世界和平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愿景表达了韩国对世界和平的强烈向往,具体体现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标语——“激情平昌·和谐世界”与以“和平”为主题的开幕式上[2]。而且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江原道厅和国际奥委会持续向朝鲜发出盛邀,最终出现了朝韩体育代表团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中的同时入场,并且朝韩两国的女子冰球队首次以联队形式参赛。此外,在江陵与平昌的“冬奥村”中还建有蕴涵“奥林匹克休战原则”的“休战之墙”,2018年平昌冬奥会结束后,“休战之墙”将成为平昌的旅游景点。

4.3  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传播韩国传统文化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13]。为推动韩国冰雪运动发展,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体育会投资939亿韩元,建设冰雪运动场地及设施,以此培养韩国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在韩国向青少年普及冬奥会竞赛项目,开展了“梦想计划”,以举办教育活动的形式引导韩国青少年学习与欣赏冬季运动[4]。以各种形式对外宣传与推广韩国传统文化,例如,在平昌冬奥会的“冬奥村”与“媒体村”中,建有“韩国文化ICT馆”和“韩国传统文化馆”,开展“韩国民族特色旅游项目”等活动,以此宣传韩国传统文化。而2018年平昌冬奥会奖牌、绶带、奖牌外包装盒的图标设计,多以韩文、韩服为主题元素。

4.4  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1)“经济奥运”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提出的3大关键词之一。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为践行“节约办奥”理念,在冬奥会场馆建设时以自主设计为主,部分冬奥会场馆采用“临设、临撤”的建造方式。2)在通过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相关知识产权开发多种产品时,加大了产品的广告营销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金融业融资,并吸收企业的赞助。3)使2018年平昌冬奥会场馆与周边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平昌旅游业盈利及吸纳投资,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增设或重修了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并开设了多条旅游路线。4)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加大了平昌居民居住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以及改善了平昌居民居住区的环境卫生,并提高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2018年平昌冬奥会是一届由高科技产品驱动的国际体育赛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5G等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随处可见,尤其体现在新闻媒体对这届冬奥会的新闻报道中[4]。

从上述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效应的特征来看,此次冬奥会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生态环境、空间、文化、经济4个方面的愿景。但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场馆建设与可持续利用及观众观赛体验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于韩国江原道的旌善高山体育场、江陵速滑赛场、江陵曲棍球中心,这3个体育场馆的再利用方案尚未确定,并且由于韩国江原道人烟稀少,旌善高山体育场不能再利用,只有可能恢复原貌,这些将对该地区财政产生重要影响[8]。同时,该届冬奥会的场馆与冬奥会主题公园的售票机与安保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现场观众购票等待时间过长,影响其观赛体验。此外,志愿者待遇、比赛场地路标、奥运村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异议[8]。

5   启示

随着2018年平昌冬奥会圣火熄灭,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启“北京时间”。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着力实现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 7 个方面的效应。相较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生态环境、空间、文化、经济”4大愿景及效应,2022年北京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与之存在一些相通之处,2022年北京冬奥会如何借鉴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相关经验,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5.1  以“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效益

2018年平昌冬奥会通过践行“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代替森林”、开发“绿色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也是北京冬奥会筹办的核心理念[10]。2022年北京冬奥会应在秉持“绿色办奥”理念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调集资源,促进社会力量多方参与[14]。1)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后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增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使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居民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2)在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秉持“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理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保护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文物及古迹。3)把握2022年北京冬奥会契机,发展中国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并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进行开发与再利用,使“冬奥遗产”产生长期效益。4)鼓励更多的中国居民参与冰雪运动[15],并使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效益惠及我国广大人民群众。

5.2  坚持和平与发展理念,将中国塑造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2018年平昌冬奥会通过“激情平昌·和谐世界”的办奥理念,最终要实现朝韩和解。这一理念促进了朝韩运动队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赛场上的同场竞技,在朝韩和平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与稳定的国际社会秩序。必须统筹中国国内与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构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維护者[16]。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全球体育盛会,其成功举办将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将进一步在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及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中国塑造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17]。

5.3  以多种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融合

“奥运会是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世界体育赛事,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构建了现代国际社会一道亮丽的体育文化景观”[18]。2018年平昌冬奥会通过各种形式将韩国传统文化与奥运会竞赛项目文化相结合来宣传韩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何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要传承与发展中国的优势冰雪运动项目,举办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色冰雪运动文化活动,发展冬季休闲旅游等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产业。通过体育科技手段,推出更多的冬季运动文化创意产品[19]。2)要通过编写《冰雪运动普及读本》《冰雪运动知识手册》《冰雪运动健身指南与运动损伤防范手册》等,通过在电视台、电台开设“冰雪运动”节目,以及在报纸、杂志开设“冰雪运动”栏目,构建“互联网+冰雪运动”的融媒体信息传播模式[19]。3)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赋予冰雪运动项目图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20],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嵌入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奖牌、绶带等体育产品中,从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地域文化特点的载体[21]。4)要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2022年北京冬奥故事”,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国家形象”[22]。

5.4  发展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经济效应”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最显著的效应,其不仅拉动了韩国平昌、旌善和江陵3地的区域经济,还极大刺激了其他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中国的“体育强国”建设不仅要“强”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上,还在于通过发展高质量的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23],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022年北京冬奥会要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1)要发展中国冰雪产业实体经济,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冰雪文化活动,以带动中国广大居民参与冰雪运动,以中国的滑雪场与滑冰场为依托,定期举行冬令营及小规模的冰雪运动项目比赛,以促进中国居民参与冰雪运动[24]。同时,冰雪运动的广泛开展将会对冰雪运动装备、冰雪运动护具、制冰机、造雪机等制造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无疑会为中国冰雪产业带来发展契机,推动中国冰雪产业的实体经济发展。2)要通过京津冀区域的“冰雪旅游城市带”打造集休闲体育、冬季体育赛事、冰雪运动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冰雪旅游产业,带动京津冀体育旅游业发展[22]。3)要通过举办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建设大型运动探险乐园,发展登山、攀岩等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促进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通过在冬奥会场馆开展冬季运动裁判员培训,设置冰雪运动项目运动员考级赛、系列赛的培训试点,促进我国体育培训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4)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将是中国体育科技新产品的应用场景,要在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利用、场馆及设施、交通出行与赛事服务方面攻克一些核心技术难题,以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

6   结束语

随着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综观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举办愿景与举办效应,“绿色”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相同理念。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冬奥会场馆及设施与赛事服务等方面要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实现“精彩、非凡、卓越”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办赛目标。要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传播中国冰雪运动项目文化,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平昌冬奥会落下帷幕,巴赫:开创奥林匹克新的地平线[EB/OL].(2018-02-26)[2020-08-25]. https://mini.eastday.com/a/180226004026768.html.

[2]                 [EB/OL].(2018-01-09)[2020-08-25]. http://pyeo

ngchang2018.kbs.co.kr/news_list.html.

[3]  2018                                                ![EB/OL]. (2018-02-06)[2020-08-25]. https://m.post.naver.com/viewer/postView.nhn?volumeNo=12806647&memberNo=10297682&navigationType

=push.

[4]  2018                                    [EB/OL].(2018-03-30)[2020-08-

25].https://m.post.naver.com/viewer/postView.nhn?volumeNo=

14418873&memberNo=10297682&navigationType=push.

[5]                                                                  ![EB/OL].(2018-02-

05)[2020-08-25]. https://m.post.naver.com/viewer/postView.nhn?volumeNo=12771532&memberNo=10297682&navigation

Type=push.

[6]  張家口“全市冰雪运动全覆盖座谈会”召开,平昌冬奥会举办地发力“新江原战略”,冬奥核心赛区工程中国建设者挑大梁[EB/OL].(2018-10-09)[2020-08-25]. https://www.sohu.com/a/258318941_492694.

[7]  2018                          [EB/OL].(2020-07-24)[2020-08-25]. https://namu.wiki/w/2018%20%ED%8F%89%EC%B0%BD%20%EB%8F%99%EA%B3%84%EC%98%AC%EB%A6%BC%ED%94%BD.

[8]  2018                                                  [EB/OL]. (2020-06-01)[2020-08-25]. https://namu.wiki/w/2018%20%ED%8F%89%EC%B0%BD%20%EB%8F%99%EA%B3%84%EC%98%AC%EB%A6%BC%ED%94%BD/%EA%B0%9C%EC%B5%9C%ED%9A%A8%EA%B3%BC.

[9]   2018                                             [EB/OL].(2017-11-16)[2020-08-25].https://m.post.naver.com/viewer/postView.nhn?volumeNo=10608776&memberNo=10297682.

[10]             . 2018

[D].                              , 2018.

[11]  平昌冬奧会,非同寻常的ICT奥运会[EB/OL]. (2017-12-

13)[2020-08-25]. http://sn.ifeng.com/a/20171213/6225694_

0.shtml.

[12]  IOC,                             3149                                     [EB/OL].(2018-03-07)[2020-08-25]. http://sports.hankooki.com/lp

age/moresports/201803/sp20180307100428136560.htm.

[13]  李春晖.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22.

[14]  钟秉枢,金媛媛,汪海波. 耦合理论视角下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北京城市管理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4):292.

[15]  孙科.  2022北京冬奥会:改革·转型·引领:易剑东、张斌对话录[J]. 体育与科学,2015,36(5):1.

[16]  石秀廷,孙亮亮.  从十九大报告看办好北京冬奥会的使命担当与筹办策略[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5):16.

[17]  黄莉. 异同分析与经验借鉴:北京2022冬奥会凝思[J]. 体育学研究,2019,2(1):26.

[18]  尚山江. 体育赛事类视觉形象设计的革新:2014索契冬奥会视觉形象设计分析[J]. 装饰,2014(4):131.

[19]  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EB/OL]. (2016-11-07)[2020-08-25]. http://www.gov.cn/xinwen/201

6-11/07/content_5128878.htm.

[20]  邵梓耕,易晓丽,王瑾. 冬奥会运动项目图标设计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5):147.

[21]  刘淼,周晶,王景,等.  纪念品设计产品 冬奥会纪念品情感设计对产品附加值作用研究[J]. 上海纺织科技,2019,47(7):69.

[22]  王润斌,肖丽斌. 新发展理念下北京冬奥会举办理念的贯彻与前瞻[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1):17.

[23]  段天龙.平昌冬奥会筹备对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启示[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2):7.

[24]  翟帅帅,吴然丰. 韩国冬季体育项目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北京成功申办 2022 年冬奥会背景[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6):24.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