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宏
(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5)
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是云南省野生菌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要充分发挥该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楚雄州打造成为世界级野生菌保育基地和全国食用野生菌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力争到2025 年,全州划定林下野生菌资源保护区66.67万hm2以上,野生菌保育基地达到16.67万hm2,野生菌交易量达到15万t,食用菌综合产值提高到100 亿元以上[1]。随着野生菌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市场供不应求,大量不规范的掠夺式、破坏性采收出现,致使野生菌资源遭到破坏,减产和病虫害增加,部分野生菌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因此,楚雄州需要加强全州野生菌资源保护,加大野生菌保育力度,加快野生菌产业发展,将自身打造成为世界级野生菌保育基地,由此促进楚雄州野生菌产业的发展与转型[2]。
楚雄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该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是滇中高原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内陆高原,具有高原山地地貌,山区半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7%。受地理条件制约,楚雄州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州内气候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特征[3]。楚雄州内有林业用地面积222.75 万hm2,占国土面积的78%,森林覆盖率达到70.01%。楚雄州年平均温度为14.8~21.9 ℃,年均日照时间2 450 h,年平均降雨量800~1 000 mm。全州土壤类型多为紫色土,占国土面积的65.2%,这种紫色土壤富含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为野生菌的培育与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4]。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态环境切实为野生菌资源发展提供了天然条件,为楚雄州发展与培育野生菌资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基础。
由于楚雄州地处低纬高原,常年光照非常充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比较丰沛,气温非常适合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此种生态条件无疑为众多野生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随着众多野生菌的生长,楚雄州逐渐成了省内野生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5]。据2006 年初步调查,楚雄州内绝大多数的林地与农地是野生菌的产出地。据统计,野生菌种类达到540多种,其中,超过300 多种野生菌可以作为药材使用,约占全国野生菌种类的40%、占云南省的50%左右。由此可见,楚雄州内的野生菌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具有出产期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
楚雄州野生菌产量由2010 年的1.2 万t 增加到2019年的 2.53 万 t,产值从 4.6 亿元增加到 16.2 亿元[6]。2020年,楚雄州共采集野生菌3.1 万t,产值19.4 亿元,楚雄州野生菌产量约占云南省野生菌产量的20%左右,其中松茸产量约占云南省松茸产量的40%,占世界松茸产量的20%。从野生菌产值来看,楚雄州农民人均野生菌收入1 230元。依托丰富的野生菌资源,楚雄州具有一定规模的野生菌加工出口企业已有20多户[7]。
打造楚雄州野生菌保育基地,有利于对野生菌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能够显著提高野生菌管理水平,保证野生菌的产量与质量[8]。楚雄州对野生菌保护区进行划分,通过划分野生菌保护区保护野生菌种质资源,同时,打造野生菌保育基地,可以对野生菌进行保护、管理、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此种方式有助于提高野生菌种植产量和质量[9]。打造楚雄州野生菌保育基地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楚雄州加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楚雄州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地形、温度、降水量适宜野生菌培育,州内野生菌种类多样。建设野生菌保育基地,有利于保护野生菌种类,提升野生菌产量和品质[10]。州内贫困人口较多,人均年收入较少,打造世界级野生菌保育基地可以帮助州内的贫困农民在家乡实现就业和创业,促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为楚雄州实现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11]。
做好野生菌保护保育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野生菌特别集中的区域,要在基地周围设置围栏,由专人管护,并且在基地中采取调整腐殖质厚度、人工调整湿度、覆盖腐殖质、竹箩防鸟鼠、纱布罩防虫害、成熟采收、科学留种等措施,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一批野生菌保育促繁典型示范基地[12]。具体建设野生菌保护基地的地区范围如下表1 所示。高标准规划建设投资930 万元的松茸保育促繁基地133.33 hm2,其中,咪黑们村委会开们村规划46.67 hm2。2021 年年初,又培育出的 4 000 株云南松、华山松、板栗块菌菌根苗,预计年末种植到仿生栽培地块[13]。预计到2025年,楚雄州建设示范基地16个。通过野生菌保护、保育基地和示范基地建设,楚雄州野生菌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野生菌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有助于实现永续利用[14]。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楚雄州林地面积广大、降水量丰沛、光照充足的天然优势,对农作物秸秆和采伐剩余物进行利用,在林冠下、林间空地和森林环抱的农地、空地大力开展野生菌仿生栽培和人工栽培,按照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有机化、现代化的要求,重点培育块菌、松乳菇、羊肚菌、暗褐网柄牛肝菌、灵芝、金耳、白参、大球盖菇、黑皮鸡枞等市场需求量大、适宜仿生栽培的野生菌,扩大全州食用野生菌保育示范基地建设规模[15]。
表1 楚雄州野生菌保育基地规划 万hm2
充分挖掘楚雄州野生菌文化、经济和商业价值,讲好楚雄野生菌故事,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融媒体等手段进行大力宣传[16]。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展销活动,在全国大中城市超市及黄金旅游线景区设立直营店、专卖店,举办推介会、对接会、展销会,采用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对野生菌品牌的宣传力度。例如,支持南华举办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楚雄食用菌独特品质、绿色健康等特点。2013年以来,以州政府为申请主体开展“楚雄牛肝菌”“南华松茸”2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2016年已得到国家质监局批复纳入产品保护;2018 年注册了29 类、31 类楚雄牛肝菌和南华松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宣传,楚雄州野生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价格连年攀升,出口创汇连年增长[17]。与此同时,楚雄州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拓国际市场,依托国内外大型食品出口企业、本地出口企业,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扩大食用菌出口,把楚雄州优质的食用菌产品推向世界高端市场。
楚雄州可以依托已经建成运营的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和南华县野生菌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其中,以楚雄州林科所(现州林草所)为主成立了野生菌课题组,从新西兰和台湾引进野生菌资源开发研究人才2名,对楚雄州经济价值较高的松茸、牛肝菌、干巴菌、块菌等可持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建立野生菌保育示范点,取得科技成果6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公开出版野生菌专著5部,开展了野生菌保育技术培训,推广封山保育10.67万hm2[18]。经过20多年的持续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野生菌保育促繁技术,初步掌握松茸、牛肝菌、干巴菌、块菌等多种共生菌分离培养及菌根苗合成技术。新建和改造一批食用菌交易场所,大力发展“互联网+”,加强与阿里、京东、百度等大型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加快建设全州“一中心多窗口”的市场体系,畅通楚雄食用菌交易渠道,打通食用菌产业链“最后一公里”[19]。
随着楚雄州野生菌逐渐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对野生菌食用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确保野生菌的食用安全,不仅国家需要在此方面不断完善法规和食用的相关标准,楚雄州政府也需要结合本地野生菌食用情况出台相关法规,为本地区食品安全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20]。楚雄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楚雄州林业局联合印发的《楚雄牛肝菌地理标志保护管理办法》《南华松茸地理标志保护管理办法》(简称“两个《办法》”)。两个《办法》于2018 年7 月1 日在全州范围内正式施行[21]。两个《办法》及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力地保护了我州“楚雄牛肝菌”“南华松茸”特色野生菌产品,维护了地方品牌及产品质量。
楚雄州可以学习和借鉴日本松茸和欧洲块菌等标准化经验做法,抓紧制订全州统一的野生菌保护、保育、管理等环节的技术标准,建立涵盖野生菌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加强野生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标准化示范企业创建,提高该州野生菌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2]。大力推广应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其他地方标准,提高该州野生菌标准应用水平。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针对野生菌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修)订工作。
楚雄州野生菌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一个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项目。楚雄州应充分发挥本州野生菌资源优势和野生菌仿生栽培的潜力,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以资源保护为重点,科技进步为支撑,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质量为根本,努力推进全州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推动该州从食用菌资源大州向食用菌产业强州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打造世界级野生菌保育基地可以使保育面积不断扩大,为野生菌加工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原材料,有利于楚雄州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发展野生菌产业可以为楚雄州带来极大的经济价值,既可以优化州内林业产业结构,也为州内实现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良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