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苗
【摘 要】阅读的思维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阅读的目的之一。学生通过不断地与文本相遇,来发掘其中所包含的独特价值,丰富自己的知识系统。笔者通过《童年的水墨画》一文的教学实践,抓住其中特殊的阅读技巧,以期抽象出普适的阅读方法来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
【关键词】现代诗 联系 阅读方法
现代诗歌作为“五四”以后新兴的一种文体,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在情感上也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但作为诗歌,它凝练跳跃、含蓄婉转的语言形式,依旧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为例,诗中以“写意”的手法,勾勒出“林中”“溪边”“江上”这组美好的童年生活,将一件件不经意的、藏在时光缝隙中的童年趣事定格。
全诗字里行间没有出现具体的人物形象,却通过意象的组合把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藏在了画作中。文章虽美,但是学生想要理解却不易。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与实际生活,破译文本设下的“密码”,运用联想与想象去填补文字留下的空白,以还原诗中蕴藏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溪边》教学片段展示(一):
师:真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现在,请你来画一画,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垂柳、山溪、人影、钓竿、蜻蜓、鱼儿。
师:同学们都找得很齐全,那么谁能告诉我,孩子们在溪边干吗?
生(齐):钓鱼。
师:要讲证据哦,诗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你们是从哪个句子或者哪个事物上发现的呢?
生:我是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发现的,因为只有人站着一动不动地拿着钓竿的时候,蜻蜓才会停在上面,因而可以看出他们是在钓鱼。
师:说得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看法?
生:我是从“扑腾一声”和“草地上蹦着鱼儿”这两个地方发现的。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扑腾一声”是鱼儿上钩的声音,孩子们用力一甩,鱼就被甩到草地上了,所以他们是在钓鱼。(边说边做动作)
师:你把鱼儿上钩的场景都还原出来了,很好。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说明孩子们正站在溪水边上,也可以证明他们在钓鱼。
师:孩子们钓鱼的首要条件就是他们得站在水边。同学们很仔细,把证据都找出来了。现在我们可以来概括,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溪边钓鱼图。
《溪边》这首诗描绘了孩子们在溪边钓鱼的场景,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初读这首诗会有一种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感觉。如何让他们确定自己的感觉是否真实,笔者设计了以上教学活动:抓住“看得见的地方”来填补“藏起来的地方”。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钓鱼的动态,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物象先描绘溪边的美景、溪水的清亮,再通过停在钓竿上的蜻蜓和落在草地上的鱼儿两个静态的场景来共同构成溪边垂钓的画面。如果一开始就告诉他们这是在钓鱼,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体验也不会深刻。通过上下文物象之间的关联,再根据已知的经验慢慢发现,慢慢描绘出一个完整的场面,学生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溪边》教学片段展示(二):
师:有同学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你们见过绿色的人影吗?人影为什么会是绿色的?谁来找找证据?
生:因为溪水是绿色的,所以人影倒映在水里也是绿色的。
师:平时我们见到的溪水是绿色的吗?要从文中找证据。
生:我知道了!“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师:这次找对了,那请你来给大家解释解释,为什么人影是绿色的?
生:因为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师:镜子有什么特点?
生:清澈、透亮。
师:所以这里说明溪水——
生:很清、很亮。
师:后面还有半句“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绿玉带有什么特点?
生:也是透亮,而且是平静的。
师:所以这里说明溪水——
生:很静。
师:对了,垂柳倒映在了又清、又亮、又静的溪水上,先把溪水给染绿了。
生:然后绿色的溪水又把人在水中的倒影给染绿了。
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寻常的地方”。只有当“1+1≠2”时,学生的思维才会被调动起来:绿色的人影是被溪水染出来的,这显然与学生印象里的溪水、倒影有落差,现象、结论与已知的经验发生了冲突,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把握学生认知冲突的同时,加以点拨,如案例中学生发现了诗人将溪水比作镜子和绿玉带,适时提问“镜子”和“玉带”的特点,使学生自觉联系实际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找到了溪水的特点。诗中还提到“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人影为什么会碎?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才会碎?凭借着教学对话这种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对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逐步产生不满足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建立全新的思维模式,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完成教学活动环节的同时,笔者更加关注活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片段一中,学生通过对已有信息的把握,去填补文本中的“留白”。找到上下文中的物象,建立联系,就能绘制出完整的画面。片段二中,笔者引导学生去发现那些“不寻常”的地方,再通过联系已有的认知经验,从认知落差中找原因,理解诗中“难懂”的句子。两个片段异中求同,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个关键词:联系。建构主义与社会认知主义都认为,行为者与环境会以交互的方式相互作用,即产生关联。这种关联是交互的,作用于发出和接受两端。学生通过联系文本、联系已有认知经验等方式与陌生的文本建立关联,把零散的点状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构成更加牢固的“知識链”“知识网”。这种行为对学生而言是偶然的,如果能够通过课堂上的不断训练,将这种“自然”变为“自觉”,必将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那么,什么样的阅读方法与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联系与建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发现“不寻常”的地方
思考产生于疑惑,善于发现,找到关键点,这是打开思路、引发思考的前提。在阅读文本时究竟该发现什么?这样问,似乎范围被无限地放大了。因为没有具体的着力点,很难聚焦关键。所以,笔者认为的发现特指文本中“不寻常的地方”。所谓“不寻常”,就是与人过往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不同的地方。思考产生于疑惑,疑惑是学习的内驱力,驱使着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上述片段二中所设计的问题就是围绕着学生的认知冲突,抓住“不寻常”,层层深入,步步揭开。因为绿色的人影显然不合常理,那么这是从哪儿来的呢?因为有绿色的湖水,再进一步,湖水是被岸边树木的倒影给染绿的。揭开了舞台的幕布,学生的思路也打开了,问题也解决了。
二、展开“可作画”的地方
图像化往往和联想分不开。但图像化是有根据的想象,读者根据文本内容,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同个体生活经验和过往的语文经验相适切的。如诗歌这类文本比较抽象,通常是用精练的几个字,浓缩成丰富的意境,诗歌行文跳跃,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藏在文中,如果要体会深意,必须“咬文嚼字”。首先将诗歌中的意象构建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加之理解得以丰富文本的情感,再借助生活经验融入一定的情感,抽象的文本即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多彩的图画。如《林中》这一段中,“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读来令人摸不着头脑。在脑海中想象这些事物,再联系这是下雨的林中,就不难发现,是小朋友戴着斗笠在玩耍,与雨后茁壮成长的蘑菇一样,充满生机,整个画面前后呼应,充满童趣。
三、比较“有记忆”的地方
阅读文本不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应把文本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来解读。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理念认为,人脑中存在着一个一个的记忆单元——相似块,个体的学习行为就在于不断地丰富这些记忆单元,并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激活相似的记忆单元,与脑中的旧知进行融合,从而形成新的相似块。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才真正地发生,人脑中的知识网络就是这样通过一小点一小点的激活而逐渐扩大化、系统化。
一篇文章就像是一道菜,原材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煮,最后呈现出来的“佳肴”是不同的,这就是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同一个主题的文章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如同样是表达“爱”这个主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文采用倒叙的手法,以梦境开篇,勾勒出对往事的回忆;最后梦醒时分,泪湿枕边,首尾呼应,文章结构精妙。往事藏在梦中,不断浮现在梦中的往事描绘了父爱在“我”心中留下了隽永的印记。而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则将对母亲的爱寄托在一种异乎寻常的话语形式上:排比的句式、长短句的参差错落、一唱三叹的语言节律的绵绵韵味,散文就如一首精致的小诗。文本的内容是无限的,而文章的形式即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却是有迹可循的,同样表达对至亲的爱意,有的诉诸细节,有的落脚语言,却都折射出浓浓的爱意。
当然,同样的表现手法也可以用于作者不同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将郁郁不得志的“闲愁”形象化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凸显这份愁苦的绵长,若有似无又无处不在,恰似黄梅时节的雨,令人心烦。而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匆匆》中也将捉摸不到的时间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从而引发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感叹,令人唏嘘。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是诗歌、散文的常用手法,同样的表达技巧可以用于不同的表達意图。在阅读时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积累运用,不断扩大大脑中的记忆“相似块”,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