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玲
做好“双减”工作,开展作业研究与治理,缓解作业引发的学生以及家长的压力和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教育部关于作业管理10条举措的出台,对于扭转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存在的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顽疾,堪称一剂“猛药”。但如何才能“把好经念好”,不仅考量着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学校在决策和管理上的智慧,而且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单一和孤立地存在。要构建“作业育人”的理想生态,就需要教师建立系统思维,将作业置于“立德树人”教育观下,置于整个育人系统和课内、课外、课堂、课程、课上学习和课下学习等全场域、全链条、全时空的环境中,重新审视和定位作业功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落实政策时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等碎片化、低效率、高重复的现象。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作业研究与学科教学研究、学情研究、核心素养培育等结合起来。比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业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实施会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也会影响育人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健康发展。如何将学科教学研究、核心素养培育与提高作业質量结合起来?对此,一位教育专家提出了“三问”,非常值得教师学习:
——本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独立学习能力?
——本学段需要学生具备哪些关键学习素养?
——如何支持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和素养?
有了这样的问题框架,教师再去设计作业,就等于“纲举目张”,可以帮助教师从传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盲目、随意、片面、机械及搞“题海战术”等现象中“跳”出来,从而避免挤占学生时间、加重学生负担、扼杀学生兴趣、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等。
教师应基于保护学生的热情和信心,从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出发,多设计一些多元性、开放性、探究性、创造性并能体现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作业,在时间、进度和方式上给予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和弹性;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标准,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题目。同时,在作业设计中,多关注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完成方式与载体、完成时间、反馈评价方式、作业成果利用等设计维度,真正实现“作业育人”的目标。
(摘自《山东教育报》202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