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吉鸿 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联盟副秘书长,台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湖南一师“国培计划”小学语文培训项目授课专家,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宁波大学教育学院小教专业特聘导师,现供职于台州市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
从事一线小学语文教学三十年,出版教学随笔集《语文漫笔》,散文集《村庄记忆》,文本细读集《文字味道》,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八十多篇,应邀赴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做专题讲座数百场次,近十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简约课堂”研究和“小学生文学启蒙课程”系列开发。
【摘 要】解读一篇散文,既要读懂其表面意思,更要深刻领会其内在意蕴。本文试从“时间空间”“故事景物”和“乡情亲情”三个角度展开解读,层层分析,渐渐走进文字深处,贴近作者文字背后的真实言说。最终明了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叙述真实往事,抒发自己思乡、思亲和留恋童年的诚挚情愫。愈是深入品读,愈觉文字精妙,情感隽永,令人感动。
【关键词】散文解读 时间空间 故事景物 乡情亲情
这是一篇以“乡愁”为主题的文章,还包含着对“童年”的留恋。正如文章最后一句写的,“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本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或许,学生读几遍课文能感知、明了作者借“故乡的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及对童年的留恋。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肤浅的层次,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师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体会作者文字背后的深情以及表达深情的具体方法。
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篇文章:
一、时间与空间
阅读本文时,我们对一些表示时间的语词要予以密切关注。比如,文章一开头就这样写道:“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八月桂花遍地开,这是桂花盛开的时候。“中秋节”也称“团圆节”“月到中秋分外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细读课文首句的“中秋节前后”部分马上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散发着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意。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1976年,她身在祖国宝岛台湾,远离大陆的故乡已整整27年。古语云,“近乡情更怯”,那是形容漂泊天涯的游子临近返回故乡时的真实心理,担心时间久长,故乡的亲人会不会有了太大的变数,故而心怀忐忑。而对于远离故乡,依然浪迹天涯的游子来说,应该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当共剪西窗烛”“故土故人入梦来”,应该是“远乡思愈切”。
“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如果改为“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当然妥帖。即使作者此时身在台湾地區,那里同样也有桂花啊!但是,作者身在宝岛,心系故园。原文第5自然段首句,“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作者心心念念的是遥远的故乡。全文三次出现“故乡”,一次出现“家乡”,这正是作者的真情流露。
此外,文中还写到了一个时间和地点:“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从空间上比较,杭州离作者的故乡温州还是比较近的,至少同属于浙江省,而且杭州还有一个极其著名的赏桂佳处——满觉陇。但是作者在文中引用了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作者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是,连这样有名的杭州桂花都不能跟故乡院子里的桂花比,那更不要说台湾的桂花了。原文中有这样一句:“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足见作者思乡意切,足见桂花和故乡的密切融合程度。在作者心中,桂花已是故乡的象征。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时间是“小时候”。“故乡”再加上“童年”,酸楚再加上依恋,如同伤痕撒上一把细细的盐,愈加痛苦。如梦如烟的往事,如云如雾的游子,还有如此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故园,都滋长了一股浓郁、焦灼的乡愁情思。
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思考,我们对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会体验得更加深刻。
二、故事与景物
在《水是故乡甜:台湾乡愁文学》一书中,乡愁是细雨中的棕榈,是流淌不息的青河,是王谢堂前的燕子,是厨房餐桌的美味,也是一声声蝉鸣。在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也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余光中的《乡愁》写于1972年,比琦君的《桂花雨》早4年。
而在琦君心头,乡愁是记忆深处的阵阵桂花雨。琦君选取桂花雨作为寄托乡愁的具体事物,当然有其特别的缘由。
首先,在于桂花的典型性。在琦君的故乡温州,桂花极为常见,几乎每个村庄、每户人家都有种植。包括整个浙江大地,亦是如此。浙江有好多城市都把桂花作为市花。
其次,一般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在故乡生活之时,如果要选取一个特定的意象,必然会将它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说“桂花”是作者借以抒发感情的“具体事物”,而不是“景物”,关键在于“事”和“物”。如烟的往事都和故乡的这一景物密切相关。课文中写了“喜桂花”“送桂花”“摇桂花”“享(用)桂花”和“赏桂花”等事情,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童年的“摇桂花”,那种感觉,那种场景,今生今世,不复重现。作者最美好的往事,都和桂花息息相关。
最后,笔者以为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琦君巧妙地把桂花的香气浓郁和自己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结合起来。这属于写作上的高度智慧。秦观曾写有佳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妙在把看不见的“梦”和“愁”极其精准、生动地形象化了,梦如自在飞花,愁如无边丝雨,令人拍案叫绝。或许,琦君受佳句启发,她把丝丝缕缕的乡愁用阵阵飘落的桂花加以淋漓尽致地表达。
我们看《桂花雨》中的一个重要写作现象,作者反反复复强调桂花的香气。(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5)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是不是可以这样去思考和体会,作者不停地思念桂花的香,即“思香”,也就是“思乡”。故乡桂花的香气愈是浓厚、浓郁,也就暗指作者思乡的情愈深、意愈切。
在文中,作者用了两处“浸”字,极为绝妙。“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浸”从水,指液体渗透、泡染,而文中作者把桂花的香气当作水态来写,略有夸张,却也准确,写出桂花的香气实在是太浓了。我们不由得想到,远离故园,居于祖国宝岛台湾的作者,她孤独、急切的心无时无刻不被如水一般的思乡之情浸染、浸泡、浸润、浸泽和浸透啊!
有了这种感觉之后,我们读文章最后一段:“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在作者的记忆里,最刻骨铭心的一幕,是“摇花顿作阵阵雨,千粒万粒落大地”。这会不会让我们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那在作者记忆中落了一地的,不是桂花,是作者凋零的乡心。这真是,“聒碎乡心梦不成,天边人断魂”。
三、乡情与亲情
童年为何难忘?故土为何难忘?除了景,除了事,是乡人,是故人,更是因为有血脉相连,爱我们以及我们爱着的亲人。在《留予他年说梦痕》里,琦君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乡情、乡心、乡愁的内核是对故乡亲人的感恩、思念和怀想。散文借景抒情也好,借物喻人也罢,文字的灵魂是作者心灵深处对亲人师友纯纯如水的情感。解读散文,尤其是叙事类散文,最终一定要回到对人的关注上来。
再读《桂花雨》,我们发现文中写到两个人物:作者的父亲和母亲。父亲略写,仅出现一次,“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原文中还写到父亲看到桂花香和檀香混合在一起时,诗兴大发,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在作者记忆中,儿时自己眼里,“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父亲的才学无形中影响了作者,她长大后能成为著名作家,当有父亲的熏陶感染。乡愁的背后,有着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感激。
而和母亲之间的往事,更让琦君朝斯夕斯,念兹在兹。这里要提及一个重要信息,琦君其实是个孤儿,很小时,父母就去世了,由伯父、伯母抚养长大。《桂花雨》里提及的父亲、母亲应该就是她的伯父、伯母。善良、慈爱的伯母深爱她,视她如己出,并用自己的行动为琦君做了人格上的引领。琦君的乡愁深处,最大一部分是忘不了母亲(养母)的关爱,是要感谢对母亲的养育之恩、教导之情。她写作这篇文章时,母亲(养母)已经离世。感恩母亲,是写作此文的一个重要目的。
因此,文中较多笔墨写到了母亲的言行。(1)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2)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風,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这两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母亲的善良。(3)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总是缠着”既写出了作者小时候的童真可爱,也侧面写出了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4)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属于母亲的故乡情,也是母亲对于作者的谆谆教导,花是家乡的香,水是家乡的甜,人是家乡的美。
桂花雨,阵阵摇落在记忆的风中,故园情,丝丝缕缕飘洒在心灵的天空,而故乡的亲人啊,分分秒秒烙印在灵魂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