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增福 王丽莉 赵小彦
摘 要: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并掌握数学教材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了解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策略;形成多元化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制定出各年级每课时数学核心素养的图谱并在教学中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4-0004-05
三、制定各课时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图谱”并在教学中实施
2019年至2020年我们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图谱”的研制并在教学中实施。研究数学12本教材共538课时,制定出各课时“方法与能力目标”和“应用与拓展要求”并在教学中尝试应用。在教师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应用与拓展”方面受时间限制、知识面狭窄、参考资料欠缺等因素影响,不能很好的完成“应用与拓展要求”。因此,课题研究内容在原来制定范围的基础上又补充进行了深化研究,即具体研究应用训练的内容和拓展训练的内容,以方便教师自主选择“应用与拓展”的题目。目前 “数学核心素养图谱应用与拓展”(暂定名)校本教材已在教师网络备课中使用。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用“归一”法解决问题。
(一)方法与能力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直观分析运算条件,选择运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 知道用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理解用“归一”法解决问题的算理;
3. 培养学生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模型思想。
(二)应用与拓展要求
1. 能描述用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2. 结合具体情境,能解释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或数量的合理性;
3. 能用“归一”法列综合算式解答简单实际问题。
(三)应用训练
1. 教材第71页“做一做”;
2.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五第7、8、9、10题。
(四)拓展训练
1. 一家餐饮店在11:30~11:35共接25单外卖。照这样计算,到12:00还能再接多少单外卖?
2. 李阿姨用30元买了5千克大米。刘阿姨带100元能够买这样的大米16千克吗?
3. 看线段示意图解决问题。
(1)
(2)
“图谱”的使用带来以下几点益处:一是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师由课堂教学的“施教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二是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教师只要读懂了“方法与能力目标”第1条,就明确了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与方式”。读懂了第2条就明确了本课时“知识与技能”。读懂了第3条就明确了课时“核心素养”。读懂了“应用与拓展要求”就明确了课时教师指导学生怎么做,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应用训练”做到全体学生下要保底,“拓展训练”促使优秀学生上不封顶;三是改变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脱节,防止了“两张皮”现象;四是各种课型课堂教学层次清楚,目标明确,训练到位;五是课堂教学有模型但不唯模型,教学方法呈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态势。
四、探索多元化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自2017年以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课题组研究开发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數学智慧课堂“6+e”教学模式
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以自主学习为基本方法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即“6+e”智慧课堂模式,实现让学生深度学习,快乐学习的目标。“6+e”智慧课堂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将学习过程分为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分享交流、质疑点拨、建立模型、运用拓展六个步骤,简称为“6”。“e”就是指用平板电脑构建智慧化教与学的应用环境,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1.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要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铺垫和思维方法上的准备。
操作说明:(1)使用微课小视频或音频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
(2)复习迁移,截屏推送相应练习进行复习,并把学习方法迁入新课。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在小组内交流个人难以考虑周全或会出现感到困惑的内容。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时,就自然地渴望与伙伴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操作说明:(1)推送学习单,学生在平板上完成微课学习或学习内容的填写,可以通过讯飞语音完成文字输入;(2)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学习活动的成果交流,组员有序汇报,拍照提交或者完成小组协作任务。
3.展示评价(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小组代表汇报思考、计算、实验等得到的结论,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索得出的结论,以小组代表的身份进行表述,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操作说明:组内代表拍照上传(教师查看小组屏幕)展示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小组代表就自己小组的学习单与大家分享,可以通过圈画、书写等方式简洁地汇报小组学习探究情况。
4.质疑点拨(回顾反思)
设计意图:质疑点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能质疑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真正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教师的适时点拨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操作说明:组间补充质疑,教师根据重难点、学生汇报分歧点等进行点拨引导,师生共同回顾、梳理、总结方法。
5.建立模型(内化整理)
设计意图:建立模型思想有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模型思想的本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操作说明:利用平板的计算功能、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及特有软件包的应用功能,寻求建模途径,提高数学建模的有效性。
6.运用拓展(达标检测)
设计意图: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是否到位,教师设置相应的分层练习进行当堂检测,以便及时了解到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对接下来的教学做出灵活性的调整。
操作说明:(1)从“一起小学学生”和“希沃教师空间”中选择题型,设计分层次练习,进行闯关检测;(2)利用大数据检测报告查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情况。针对学生错误率进行针对性指导,精准辅导学困生。
(二)“纠错课”的探索与实践①
纠错课“四步五环节”教学模式。
1.纠错导入
学生回忆单元学习内容,教师点明错题类型,使学生明确上纠错课的必要性。
2.纠错探究
使学生经历“发现错题——分析错因——交流错因——改正错题——总结方法”的过程。
(1)发现错题。根据纠错课主题内容,设计题组练习。如易错、易混的概念,体现计算方法、说理及易负迁移的式题,不易质疑反思的问题,不易看懂或易出错的图形等。为学生提供练习内容,通过活动产生问题,发现错例。也可以直接呈现日常教学和作业中的错例。注意选择典型错例,要具有多数学生易出错的共性。
(2)分析错因。教师思考选择合适的分析错题的活动形式,可以是独立思考分析、小组合作分析、教师引导分析等。
(3)交流错因。师生共同交流错题产生的原因。注意在学生交流不充分的情况下,教师要作为参与者指导、分析。
(4)改正错题。学生独立完成错题改正。可以在原题上改正,也可以重新再做一遍。
(5)总结方法。归纳提炼知识点或一类题的解决方法、步骤或注意事项等。
3.巩固提升
设计呈现同类题巩固、对比题组巩固、变式题巩固或提升题巩固。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全课小结
学生回忆本课学习收获,教师强化知识学习要点。
(三)一、二年级数学游戏课基本模式
游戏化教学,在游戏中获取数学相关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游戏和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和创造等能力及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关注点: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引发深度思考、综合表达、运用拓展和创新思维。
1.活动剧场(情境创设)
设计意图:活动剧场主要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设计的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欲望。
操作说明:(1)可以播放动画视频、或讲故事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乐于参与。(2)课前准备游戏,调动起课堂氛围。
2.畅玩游戏
(1)初级游戏(1~2种)。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让学生明晰游戏的目的,让学生了解游戏的规则,并在游戏中感受到竞争、合作学习的快乐。
操作说明:①出示游戏名称,名称要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②明确游戏规则,按条目式出示游戏规则,并做简单说明;③师生演示游戏玩法,让学生直观体验;④生生合作游戏,一般以竞赛或合作形式完成,让学生人人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⑤学习形式:根据课程需要可以是2人合作或4人合作。
(2)升級游戏。设计意图:在初级游戏的基础上进行游戏升级,即提高游戏的难度,让学生再次在游戏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勇于挑战。
操作说明:①游戏规则基本不变,只是难度系数要调整;②可以是在初级游戏的基础上选优胜者参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③可以是全班再次游戏,班级互动,每个学生都进行操作或体验;④可以让获胜学生发表游戏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3.游戏畅想(活学活用)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操作说明:(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作品创造;(2)在小组内或班级内进行展示;(3)教师展示生活中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充分感知。
4.展示分享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其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能够综合表达。
操作说明:(1)学生展示,充分表达;(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四)数学绘本课基本模式
教学内容:阅读数学绘本故事及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
关注点: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及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1.阅读页面
(1)浏览封面。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能够发现故事内容、主人公等信息,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
操作说明:①教师出示绘本故事页面,让学生能快速浏览并通过观察发现主要信息;②学生能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
(2)故事猜想。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根据发现的线索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操作说明:①让学生猜想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②学生通过简练的语言对故事进行概述,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③通过对页面信息的收集,能够推断故事的发展,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
2.阅读文本
(1)自由阅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由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操作说明:①教师出示思考性问题;②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2)分角色读。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分角色阅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激发其进一步思考。
操作说明:①小组长的带领下能够在组内有效进行合作;②分角色朗读,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③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和想法,学会分享。
(3)指名阅读。设计意图:通过指名阅读,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培养其他学生的倾听能力。
操作说明:①教师发布思考性问题;②指名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问题。
(4)情境片段表演。设计意图:表演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在丰富有趣的情境表演中,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并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操作说明:①学生进行情境表演;②师生在班内进行点评。
3.阅出数学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绘本阅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操作说明:①学生互相交流收获,可以是数学知识点或数学方法;②班级内交流分享;③师生共同总结梳理。
4.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操作说明:①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②用生活中的图片或视频来拓宽学生的认知。
5.创编绘本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数学绘本,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操作说明:①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本创编;②班级内分享交流;③对学生的绘本进行展示评价。
(五)画图课的意义、要求与模式
1.画图课意义
画图课是画图训练课,指导学生画图的策略或方法,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不是常规课堂中的“借助画图”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此课时,选材应该是某一类问题,由易到难,有层次地指导学生画图,充分展现“几何直观”的作用。
2.画图课备课要求
(1)同一年级内的画图课要有一个统一的备课计划,不能各备各的,造成内容重复或画图方法没有衔接;
(2)用画图解决的是某一类问题,不是很多不同的问题
(3)指导画图应有层次,由易到难;
(4)教案中要有画图与画图方法的梳理,且相对应,板书中也应该将方法与画图相对应。
3.画图课初步模式
(1)基本類型。①自由读题,找信息和问题;②理解关键信息;③试着画图分析;④组内交流“怎样画图”;⑤展示分享,组间补充质疑,纠错画图;⑥教师示范画图,师生梳理画法并板书(学生订正画图,同桌互说画法);⑦根据画图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⑧结合算式对应画图,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2)变式类型①在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拓宽或拓深;②画图方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是在上一题画图的基础上有所改变或难度加大。
五、总结
以上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课题属于实践性研究,但因篇幅所限,很多案例不便穿插,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