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超
(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根据住建部的建办质〔2018〕31号文件相关要求,为了营造安全施工环境,施工单位应依据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管理措施,为高大模板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中,应注重对内容的细化,采取解决措施。
高大模板的特点为尺寸较大,高度≥8m、跨度≥18m、集中线荷载>20kN/m,施工作业产生的总荷载≥15kN,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均可被视为高大模板工程。
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突出优势在于稳定性和可靠性良好,可以保证施工质量。
高大模板施工作业涉及内容较多,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时,常存在本末倒置的情况,缺乏针对性,施工作业围绕工程基本概况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对各分项工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实际施工中无法获得有效的指导。施工方案编制缺乏依据,与实际施工状况存在偏差。
框架柱抱箍如图1所示。
图1 框架柱抱箍
剪力墙拉、顶杆如图2所示。
图2 剪力墙拉、顶杆
(1)技术参数过于笼统,关键指标的确定较为模糊,仅给出某个取值区间,并未提出具体值。
(2)工艺流程的覆盖面较窄,如缺乏混凝土浇筑的相关内容。
(3)构造结构缺乏完整性,如忽略拉结构造,只局限于立杆、水平杆等基础结构层面,对架体与周边柱连接的相关规范较少,如忽略抱柱措施。
(4)对各阶段的质量验收工作并未提出具体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1)施工技术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未考虑温度、降雨等因素对施工作业的影响,导致施工技术可行性不足。
(2)高大模板施工的细分环节较多,缺乏安全管控措施或在实际施工中落实力度不足,不利于现场安全施工。
(1)荷载取值不符合规范,偏离实际情况。
(2)计算阶段选择的参数与现场情况存在误差,如采购的支模材料质量各异,在前期计算时,未兼顾截面尺寸、材质等因素对施工作业的影响,材料强度取值具有盲目性,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3)高支模工程附图不完善或不满足规范,如立面图、剖面图信息不全等。
(4)缺乏细节点位图,高支模施工方案中,抱柱、连墙等是关键的构件,其受力特点较为特殊,对整体结构的影响较大,工程项目中,缺乏节点构造细化的问题普遍存在。
高支模专项方案是顺利推动施工作业的必要前提,在编制方案时应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施工要求、支撑地基状况,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图表的方式直观呈现。需要对工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要求进行明确说明,对施工要求的确定通常建立在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兼顾现场环境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针对技术保证条件进行明确说明。
应以方案为主体,以现行法律法规为约束,合理编制依据,保证列举依据的完整性,基础内容包含名称和编号。应丰富编制依据的覆盖面,包含设计文件、组织设计等,避免遗漏现象,编制依据应完全契合工程实际条件。
高大模板项目工程量较大,施工计划需要考虑进度、材料和设备计划等方面的内容。施工进度计划细分施工环节的规划,通过时标网络图呈现,必要时增添适量文字,给予清晰说明。创建表格,罗列材料、设备在项目中的信息,与实际施工需求相适应,避免内容缺失问题[1]。
(1)梁模板施工中应增设支撑体系,设计支撑体系时,充分考虑现场作业条件以及周边结构的情况,如梁的位置、材料的规格与用量等,体系内容需要与项目自身情况适应,确保施工工艺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2)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易忽略浇筑环节的相关内容,需要兼顾浇筑时间、流程等方面的情况,以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为前提,尽可能提高施工效率。
(3)方案编制作业中,连墙装置、抱柱措施等辅助性内容也是构造设置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应细化包柱的设计工作,包含位置、节点等。
(4)模架体系验收采取分阶段依次推进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适的验收目标和细分内容,明确说明技术要求以及可选择的检验方法等。
检查验收必须严格依据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筛选材料,严格遵守程序。工程材料使用、架体搭建、验收程序的规范以及具体规范的遵守等方面均要达到标准。
在架体搭设过程中应用的模板、扣件等配件需要在进场时展开验收,填写详细的验收记录,保障工程质量的过关。
利用对接扣件对立柱进行接长,不能出现搭接情况,彼此靠近的两个立柱接头不能在同步内,对接接头在竖向位置错开的距离在500mm以上,对剪刀撑杆件进行接长时,可以利用搭接的形式,长度在500mm以上。最少使用2个旋转扣件,旋转扣件固定的位置距离杆端不超过100mm。立柱底在距离地面200mm的地方,依照水平方位根据纵下横上的程序设置扫地杆。高支架立柱间,在每一步距处纵向位置设置水平拉杆,在横向位置也应设置水平拉杆,条件合适时,水平拉杆的端部均要与周边建筑物的顶部抱牢[2]。
基础设置在一般地基之上时,需要考量地基的承载力,应有效处理地基,使其承载力达到标准。使用小尺寸的模板支撑时,首先选择达到设计标准的承载力以及具备排水措施的地基上加入垫板,架设模板支撑。垫板与土体不能出现架空的情况,应紧密接触,垫板的厚度与地面接触的面积需要通过详细计算获得。
获取承载力数据时,应依照地基土的种类展开拆减,立杆应位于垫板的中间位置。梁截面尺寸比较大时,在经过处理的地基中先浇筑混凝土垫层,必要时可以加入垫板。模板支撑基础为混凝土楼板时,针对普通梁板,下楼层模板支撑最少要保留1层,必要时可以保留2层。
(1)安全是顺利开展施工作业的首要前提,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的编制十分重要,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效益等均具有明显影响。安全措施覆盖防自然灾害措施、基于现场施工条件的安全措施等多方面内容,为了避免疏漏,在编制相关内容时必须追求全面性。应充分遵循现行的标准和规范,明确具体的数值信息。
(2)监测监控措施的作用是确定安全信息,面向施工情况展开监测工作,以便及时掌握施工数据。编制内容时,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总体监测目标,将其细分为多个小目标,匹配合适的监测方法,在条件允许时增添图示,以便更为全面介绍监测工作。
(3)总结可能存在的问题,编制应急救援预案,需要兼顾职责、能力、资源要素。创建高水平的应急救援小组,将任务分配给各组员;提出清晰的应急救援任务,保证各程序间实现高效的衔接,以便应急程序顺利运行,及时组织救援工作;确定应急方案顺利实行所需的条件,做好配置工作,以便救援工作顺利推进[3]。
(1)荷载取值。
荷载源自模板和脚手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荷载类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在变性计算时使用荷载标准值;对于计算支架结构,应充分考虑强度的影响,选择荷载设计值。将荷载值乘以分项系数,得到准确的荷载值。
(2)承载力验算。
地基处理工作应在搭设支撑系统前完成,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地基的承载力。对设置有立杆的情况,通过计算的方式确定地基具备的承载力。搭设浇筑区下层模板时,应充分考虑承载情况,客观评价下层模板支架性能,如承载能力等,在合适的时间完成支架的拆除作业;部分工程项目提出暂时保留下层支架的要求,应给予有效保护,满足条件后拆除。
高大模板施工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可以对实际施工起引导性作用。本文围绕方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提出相适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高大模板施工质量为前提,尽可能提高施工效率,推动施工项目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