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宵
摘要:汽车客运在我国主要公路运输方式中占很大比例。近年来,我国公路系统日益完善,便捷的公路纵贯南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客运站车量增多,维持交通秩序的难度越来越大,乘用车的安全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管理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客运管理与计算机相结合,旅客安全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及时反馈。因此,汽车客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讨论了客运车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关键词:汽车客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客运业发展迅速。客运站不仅限于原有的提供汽车的功能,还集客运行业管理、客运安全管控和各类信息服务于一体。客运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促进客运的发展,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因此,通过研究和分析客运信息系统来解决客运站安全问题,道路交通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1 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系统概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管理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人类已经从最初的手写信息逐渐发展到使用计算机来传达信息。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分析和控制一体化的模型。汽车客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计算机软件对汽车客运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和控制,以确保道路客运安全,并提供管理和相应的决策。结合客运信息系统,优化业务流程。汽车客运安全系统可自动传输安全信息,为汽车公路运输提供参考,还可以提供详细的车辆信息和远程总线查询,对客运站现场的情况进行记录和监控,利用计算机对客车的安全进行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客运站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客运站采用一套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有效优化客运业务流程。信息技术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是客运站组织客运的信息处理工具。它不仅可以处理信息,还可以促进客运组织的创新。可以有效地传达信息,协调和监控组织内的活动,分析各种类型的信息,并最终为客运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安全信息系统支持客运业务流程的实施,最终实现客运业务流程的改进。通过流程管理提高客运站运输效率,提高客运站的安全管理。可以及时、准确地收集和记录各类信息,方便信息的传递和数据的查询,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3 客运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技术应用
计算机的出现将数据处理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准确记录安全管理信息,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信息必须及时记录在数据库中。数据库技术的基本问题是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维护和处理。数据库系统是指引入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支持数据库运行的用户组成。数据库已成为现代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管理信息系统都采用了数据库技术,以数据库为核心。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安全客运业务流程为基础,功能模块包含客运站全流程。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增加用户、设置用户权限、查看客车入场费设置。通过添加用户和设置用户权限,完成用户管理,将员工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员工登錄系统后,按照使用权限进入相应模块使用系统。系统记录员工的操作并存入数据库,执行安全管理责任制。
车辆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协议书管理、司机程序管理和操作程序警告。该模块可以记录证书编号和协议及相关程序的有效期,以此作为判断协议及相关程序有效性的依据。车辆由客运部或系统管理员管理。本模块结合客运站的档案,使档案中的相关手续副本与实际有效期一致,以免数据与真实情况不符,造成安全隐患。
例行检查管理模块主要是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记录例行检查信息并反馈给现场管理人员,实现对乘用车情况的管理和控制。
调度管理模块主要是审核相关公交手续,确定公交调度时间,售出公交车票;在调度管理中,可以查看相关的公交程序。通过调度员与车主的报告时间比较,以达到控制乘用车、驾驶员和保险程序的目的,可以减少和消除不按规定检查、记录乘用车和驾驶员等级的安全隐患。
现场管理模块主要是查看客运车上的乘客人数,查看是否所有乘客都已经上车;检查驾驶车辆的司机是否与报班的司机一致;最后进行记录并打印结算单。
结语
汽车客运站是道路客运的来源,是道路客运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客运安全可以促进交通秩序的稳定,保护乘客和客运经营者的利益,减少交通事故。汽车客运站管理系统应能对客运车辆的各种信息进行归档,并能随时查阅,便于整个终端系统的安全管理。未来,汽车客运安全管理系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道路运输推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聂明涛.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3):102-103.
[2]陈林.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J].中华建设,2018(8):210-211.
[3]吉根林,崔海源.web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8-88.
[4]方晨.网页设计三剑客中文版入门与提高[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5]李应伟,姚素霞,景丽.ASPNET数据库高级教程(C#)[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