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境与新范式:当代实验动画的符码景观塑造

2021-02-18 01:17许翔
电影评介 2021年18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动画艺术家

许翔

实验动画可以说是成人动画,也可以说是美术馆动画,是架上绘画延伸的视觉实验,是艺术家表达观念情感的一种形式,也是商业动画的原动力与“胚胎”。实验动画中数字媒体技术、电影特性以及当代绘画造型为实验动画主体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内涵与表达方式,为动画创作开掘了新的观念、思想与艺术活力,使艺术家个体风格创作语境发挥到极致。实验动画创作者的社会价值观与审美语境决定了其叙事、图式、造型、材料等艺术语言,实验的彻底与否直接决定实验动画在电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统合边缘探索的深度与广度。

一、实验动画的新语境

追溯历史,最具代表性的实验动画艺术家是在加拿大电影局工作的诺曼·麦克拉伦,他一生中获得了174个国际大奖,拍摄了60部左右的实验动画短片,是名副其实享誉全球的动画大师,其不断实验与创新动画的风格、视觉元素、制作材料、拍摄技巧等方面内容,在实验动画的艺术、观念、技术等方面具有典型性,他在1952年创作的一部定格真人动画作品《邻居》,一举拿下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该作品采用实景真人定格拍摄,以相当简洁的叙事表述了两位邻居为路边一朵小野花的归属问题而大打出手,由原本和谐相处到最后两败俱伤的故事情节。故事内容基于二战之后的历史语境,情节有明显的反战意味,如此先锋之作在当时无人能明确影片类型,但从中可窥视出实验动画的基本语境特点。一般而言,实验动画由艺术家个体或以艺术家个体为主导的少数人团队制作完成。在动画表达方面,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摆脱多数固有的传统动画运动规律,体现出作者深邃的自我哲思,内容相对晦涩,手法偏重于去叙事化。在动画技术手段方面,非常超前,偏爱独特的新技术与新材料语言,对新技术手段秉持随机随性的态度,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偶发性及随意性,在最终呈现及展映作品时,往往结合装置及各种多媒体材料。以上特征给实验动画的范式、界定、归纳总结带来一定困境,使实验动画理论的跨界研究成为必然。

实验动画的跨界性实验成为当下新语境。实验动画在电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范畴里没有排外性,进行着多维的融合尝试。在电影艺术方面,诸多导演运用动画的艺术形式,呈现出跨媒介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电影艺术提供了虚拟与现实屏幕间的切换平台与空间观看方式;在数字媒体艺术方面,动画的技术革命令人惊叹,为个体艺术家或艺术团队的视觉实验构思与创作提供了数字化新场域;在当代艺术展览方面,实验动画艺术表达的视觉唯一性是許多架上艺术家在创作中探索的新方向,作品中对观念、材料、技术、语言等方面融合运用的思维、技术、形式都有其独创的实验性。现当代艺术家不断探索动画艺术形式,使实验动画在数字媒体时代的繁荣发展下迎来新发展环境。互联网时代的视觉影像艺术为实验动画作品与观众构建了新场域,网络的交互特性充分利用其新技术成为实验动画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实验动画发展提供了更为多元的传播途径、互动方式以及更为先进的技术保障。此外,数字新媒体时代技术的不断精进以及传播方式的不断更迭,使实验动画不再局限于动画史理家、艺术家等一小部分动画专业人的欣赏。

当代艺术中活跃的观念思想与理性的试验性探索,促进了实验动画的发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媒介技术和传播状态使实验动画更具包容性,如此对实验动画在跨界、共融的新态势引导下构建出新兴艺术体系。在1916年《未来主义电影宣言》中艺术家们提出“电影本质上是视觉,首先必须实现绘画的进化,超越现实,超越摄影,超越幽雅与严肃。它必须成为反幽雅、变形的、印象主义的、综合的、能动的与摆脱语言的。人们必须将电影作为一种表达媒介加以解放”,明确表达出动态影像艺术与传统电影的不同诉求。[1]由此可见,实验电影与实验动画十分类似,是个体艺术家表达艺术的工具,而传统商业电影是资本、娱乐、信息、快餐文化的媒介。20世纪20年代以加拿大美国为中心,以实验电影为旗帜,掀起的以非商业为目的的实验动画,缺乏传统的故事线索,以抽象、超现实主义为主要表现风格。如诺曼·麦克拉伦直接涂绘在赛璐珞胶片上的直接动画《V的胜利》;杨·史云梅耶利用翻模方式的乳胶偶、硅胶偶等一系列黏土偶、木偶、纸偶动画;弗兰克·卡科在透明玻璃表面用沙直接创作沙动画;把真人演员当木偶拍摄的真人实拍动画则更多。可见,实验动画创作的艺术语言不排斥任何传统艺术形式,同时创作上又与当代艺术的新潮视觉构图互动、融合时髦色调视觉,成为当代艺术展览空间的新宠。在艺术空间观看实验动画,其观看方式的改变以及艺术信息的增加使普通观众接受实验动画的程度不断加深,为实验动画的存在价值提供了有利社会条件。从实验动画审美特征出发,实验动画与实验电影都追求对光影、色彩等画面质感元素的运用,呈现出强烈的“动态美术”作品的特征。跨界创作的方式为电影艺术在艺术风格、观念哲思、创作线索等方面都提供了更加广阔且五彩缤纷的视觉空间。

罗伊·阿斯科特在《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一书中谈到:“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将重心放在外表和其所代表的含义,今天的艺术关心的是互动、转换与计算机媒体融合。”书中还讲到:“互动艺术的话语的力量在于,艺术家将内容的创作留给作品的用户,而致力于创造情境、多重情境、从观赏者的互动中融合那些能最好引导新意义、新图像、新结构出现的情景,延伸到复杂的智力环境和机器人结构中。”[2]融合性是当代实验动画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也是实验动画成为新宠的重要语境。如果说在1952年无法定义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是诺曼·麦克拉伦那部真人动画作品《邻居》,那么当下艺术家马修·巴尼的艺术作品更难用一个艺术名词进行界定。其作品《悬丝》系列结合行为表演、音乐、录像、摄影、装置和电影等多种艺术语言形式,混合模式的艺术表达使作品成为多种媒材的复合形态。

如今,实验动画范式更为广泛,其融合了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建筑、数字媒体以及行为表演等各类艺术,并在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互动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中都有涉及,这得益于计算机图形图像的高度处理技术,动作跟踪和动态捕捉的智能化分析与制作等能力。实验动画不仅在影视以及当代艺术等学科领域拥有顽强生命力,其凭借着“互联网+”的环境土壤,在游戏、体育、旅游、工业、传统手工艺等门类以及交叉地带都已展露新芽,一改传统观众所认知的动画受众低龄化的观念,有力推动与促进了实验动画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实验动画艺术景观

(一)实验动画与实验电影、当代艺术

从学科上界定实验动画是戏剧影视下动画艺术的一个方向,是绘画艺术以及电影技术跨界融合的产物。实验动画具备美术的特点,电影技术的革命使实验动画形式在电影中具有先锋性特征,实验动画艺术也在当代艺术与实验电影二者的边缘一直游离或跨界,成为艺术家与独立导演表达艺术的形式。实验动画在当下开展实验性探索,其艺术语言与概念在语义上与实验电影相互重叠。从胶片时代到工业化时代下数字生产的逐渐渗透,逐渐从主流商业中独立出来的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观念性的动态影像作品成为当代艺术展览中高频率呈现的成果。实验动画以及实验电影都包含动态影像,二者发展相辅相成。实验动画发展借助电影的方法与技术手段,实验电影的追求则开始追溯艺术的本体本质语言,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受到绘画影响,其表现风格都与当代艺术风格存在联系与差异。“在视觉文化研究中,叙事与再现这两个概念的碰撞,以时间和空间的共存为语境,使得各种景观得以存在并持续。今日学术对再现的质疑,颠覆了叙事时空,解构了叙事的概念,使这一古老概念在当代学术语境中成为一个悖论,而悖论的叙事价值本身也是一个悖论。”[3]由此,影像视觉的叙事观念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与实验电影以及当代艺术一脉相承,如马修·巴尼艺术影像作品的复杂化叙事,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的《父与女》,日本动画导演加藤久仁生《回忆积木小屋》等极简化叙事一般。

(二)实验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

与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艺术的即时性、精准性、交互性以及共享信息性等智能便捷的特点,呈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为用户提供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混合现实等更加科技化的平台服务。动画形式语言是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媒体艺术为实验动画重塑了更为前沿的表现形式。实验动画以更为奇特的思维模式,用个性化方式表达出作者蕴藏的人物和场景观念,用试探性手法展示出实验属性。创作与设计者在手绘实验动画方面探索与完善艺术形式,配合背景音乐与展览环境不断提升艺术作品审美、创新表现手法,呈现出风格各异的媒体艺术作品。交互特性使实验动画视觉体现相当具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通过设计者本身链接展览空间现场,使观众对动画提出自身观点或直接参与进行再创作,从而将作者、受众以及动画本体合成为整个作品的各部分。如艺术家郑达的作品《虚拟的肖像》是一件可触发的互动媒体装置,主体是两栋日常生活的房屋,当观看者进入特定区域挥动手臂时,房子会作出神经质的破碎与疯狂爆裂的动画画面,而这些实验性的画面是艺术家预设的程序动画,此时,观看者成为艺术控制的主体。

艺术家把他创造的“意象”(胸中之竹)用物质材料加以传达(手中之竹),从而产生了艺术品。艺术品是“意象”的物化,尽管也是人工制品,但其不同于器具:第一,其制作过程不是依靠机械画出的图纸进行衡量,而是依据艺术家在意向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象;第二,其制作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使用,而是为了让人观赏;第三,其制作行为是一种意向性活动,只有在意向性活动中,物化的“意象”才能复活,成为观赏者实在的审美对象。[4]“我的作品一直致力于电子生命体和身体互动的低科技艺术实验,试图寻找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交错点。”这是艺术家郑达的创作理念。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实验动画艺术家不再局限于原本的动画导演,新环境、新技术削弱了原有动画导演这种身份的建构。新观念、新思想使更多不同艺术领域的创作者为艺术实验加入实验动画创作阵营,提供动画不同领域以及不同范畴的新角度。数字媒介材料打破了物质性边界,虚拟本质的模式使其不断地蠶食着现实世界,实物媒介符号的物质属性被抹去成为统一的数字符码。然而,当代数字媒体艺术场域中实验动画的“游离”状态,艺术家的创作“跨界”趋势使媒介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物质材料与时代数字符号

实验动画作为具有创作者强烈个人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艺术家感知并理解世界的情感体验。当代实验动画吸纳了架上绘画的造型语言,开拓了电影本体的新思维,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使创作者个体风格发挥到极致。这样的实验动画在建构审美叙事、符号以及空间结构等方面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了实验动画的跨界传播。实验动画游离在电影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边缘,跨界于当代艺术各类展览现场,其跨学科、跨门类、跨媒介以及跨空间等方式不断创造新的视觉可能性,展现出实验动画特有的时代脉搏特征和哲学内涵。

“文化传播借助符号及符码系统,视觉文化的传播借助图像符号及其系统,单个图像(imagery)是可视、外在且简单的符号,虽具有能指作用,但难以揭示所指的隐蔽和深层含义。集合图像有如诗学中的意象(imagery),在艺术构思、构图、符号编码过程中,被图像制造者编入特定信息,于是得以超越单个图像,而具有想象和思维的成分,从而成为寓意符号。”[5]材料是动画艺术形式的物质载体与符号,视觉艺术语言的实验性探索与突破创新都与动画材料的运用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不同物质的特性运用,在传达作品内涵与视觉空间呈现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如运用铁丝、宣纸、钉子、沙子、石头等综合材料作为动画创作的表现媒介,赋予冰冷物质“生命”的灵性。如杨·史云梅耶的作品《对话》《食物》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恰到好处,包括木偶、食物、餐具、文具以及粘土等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生活化视觉元素保留了材料的原始特质和结构。艺术家用超现实的独特构思赋予日常生活用品全新生命力,将人类已消费或未消费的日常生活物质拟人化,进行艺术性观念的有效选择、拼贴、利用、改造、挪用与组合,以独特的视角演绎出新的精神意蕴与审美语境。中国动画片《渔童》将所有平面材料当素材的传统剪纸动画或者可以说是拼贴动画,正因为动画材料的跨界包容性,促使实验动画拥有更多发展可能性。实验动画边界的延生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定位置,创作手法的不拘一格使实验动画表现出创作者意图的新奇意味和鲜明的实验特点。水墨画、水彩画、油画、蜡笔画、色粉画、钢笔画等依旧是手绘实验动画表现方式,在不同纸张上进行绘画、在玻璃上直接绘制、在电影底片上直接刮擦动画,在金属、版画等各种材料媒介上进行制作,以呈现多样化的视觉艺术效果。

实验动画的视觉形式与审美哲学是当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则为实验动画艺术提供了虚拟的艺术承载空间;数字技术发展解放了实验动画的材料符号载体形式,从原本单一屏幕空间拓展为无限网络空间等数字世界。在众多新媒体艺术研究领域,大部分新媒体研究者将实验动画艺术归入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艺术类型下。但实验动画艺术突出的艺术实验性、综合性与当代性的探索精神,实验动画创作者更多地自称其作品为“电影艺术”“新媒体艺术”或“当代影像艺术”。与此同时,数字多媒介交叉融合混淆了实验动画艺术与媒介艺术之间的符号界线,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实验动画创作提供了便捷的数字符码,打破了单一线性呈现方式,使其艺术传播为一对多、多对多的多向互动传播发展,好比电梯、公交、网络社交平台、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为实验动画短片提供了新景观天地,动画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视觉上短小精悍。实验动画的数字符号语言中呈现交互性缩短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由被动观看到直接参与,通过互动行为改变作品参数,使新媒体动画内容在优化的构建平台上实现二次元创作。

结语

实验动画作为当代动画行业的“胚胎”,其艺术观念性是基础,是实验动画艺术的原点。当下实验动画不再基于传统的二维手绘或定格实景拍摄,更多地使用数字技术路径进行创作。科技的数字化审美虽然一定程度上使其表现方式有同质化趋势,然而艺术家个人的审美意识会发挥科技媒介多元化作用,呈现表达自我的效果,更好地体现内心感官与精神世界,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探知、感悟与批判。

当架上绘画的形式和内容逐渐固化,实验动画在电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边缘来回切换与融合,在强调详细考察与深入开掘动画材料或新媒介的同时,更需注重视觉语言的实验性输入。换言之,实验动画除强调作品的观念当代性外,还应对叙事语言的重审、媒介融合的开发、传播路径的延展进行创研,使实验动画在当代视觉艺术语境中具有跨界特征。实验动画的范式应运时代而生,工业科技的飞速进步与人们思维模式的陡变都为实验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恰当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资源,实验动画属性与特征使其成为当代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达式。实验动画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视觉艺术奇观势必吸引着更多有思想、有开拓精神的艺术爱好者,不断探索并发展未知的动画领域。

【作者简介】  许 翔,男,江苏海门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博士生,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实验动画、影像研究。

参考文献:

[1]A.L.Rees A History of Experimental Film and Video[M].British Film Institute Press,1999:27-28.

[2][英]罗伊·阿斯科特.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M].袁小潆,编.周凌,任爱凡,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90-187.

[3][5]段炼.视觉文化:从艺术史到当代艺术的符號学研究[M].连云港: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

[4]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5.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动画艺术家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我是动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