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5G时代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场景融合与创新实践

2021-02-18 01:17王明
电影评介 2021年18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纪录片媒介

5G时代下,数字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应用,融合互联的新态势越来越融入到了社会和时代的方方面面,极大地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微纪录片是指“真实地记录客观事实,在短时间内构建完整故事,并辅以数字化手段润色的纪录片作品”[1],是用影像重构文化记忆,主要满足受众心理满足、视听享受及文化认知的场景建构,“扮演了地域文化的提炼者、价值取向的引领者、民族文化的传播者、群体记忆的延续者等角色”。[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3]

在5G智能时代融合互联的新态势下,智能媒体技术为传统工艺的大众传播带来了更多便捷与可能,同时也为其传承途径与保护方式创造了更广的发展空间。微纪录片作为新时代的文本,对传统工艺进行全方位的真实记录,积极融入5G时代元素,积极推动数字智能技术和传统工艺深度融合,积极赋能传统工艺的时代价值,精确地将传统工艺借由影像接入当下,将传统与现代在时空上进行无缝、完美、科学的连接与融合,可以作为影音文献资料、社区档案记录、银幕大片素材、家庭记忆留念、网络推介载体……是当下承载家国情怀、民族记忆与社群认同的最好形式,是现实诠释“工匠精神”、科学营造社会共识的最佳途径,更是新时代下数字影像重构文化记忆的最优场景。

一、新场域:形态融合丰富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呈现方式

5G时代下的传统工艺,新技术、新媒介、新渠道不断更新,智能化、快速化、交互化、情景化、国际化等新场景不断涌现,内容交并、体验交互、情感交融一体融合的程度、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大,日益成为重新激活国人文化自信与生活自信的重要载体。数字智能技术为再现传统工艺的“生活美学”创新路径的同时,不但“增强文化的存续力,为构建文化生态提供了支持和保障”[4],更是衍生出了主体多元、范式多样、媒介多变等形态融合新场域,更加丰富了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呈现方式。

(一)创作主体、受众需求的多元化

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创作主体、媒体传播及受众需求等的去中心化,并日益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同时,带来了新技术、新媒介、新渠道等的新转向,使得传统工艺微纪录片以一种立体式、综合性的信息感观体验类型姿态广为人知,其创作、传播及影响日益丰富、多元。从国外美国探索频道、英国BBC及日本NHK,到国内最早的传统工艺微纪录片——《中国工艺珍宝》(视点文化传播公司制作,2004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再到近年来的《手造中国》《留住手艺》《手艺人》,借助数字智能技术,“互联网+传统工艺”,制播技术、媒介渠道及传播效应越发普及和大众化,信息的制作和传播已变得更加简单化、快捷化和生活化,人人都可以是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创作者、接受者及传播者。受益于数字智能技术的进步,一部智能手機,加上若干智能设备就可以制作出一个微纪录片。同时,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多样化的信息风暴带来了多样化的认知理解,加以社会氛围环境的快速变迁,快节奏的文化认知习惯不断变化,制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双向动态回转的态势越发明显。创作主体、受众需求的多元、多样、多态,给新时代的传统工艺微纪录片意义表达带来了新思考。

(二)传播渠道、表达范式的创新化

新时代,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滚滚而来,以网络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深度,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5G时代下,传统工艺与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渠道的结合,各种媒介形态融合发展、信息共享传输,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客观促使制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传播渠道及表达范式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传播模式的交互化与大众化。传统工艺的原生形态会被不断创新,衍生出更多的表现范式。如与时尚文化融合的“眼球经济”,还有创新编辑艺术形态的“点赞量”,以增强其个性化体验感知等新范式越来越受到热捧。加之微观视角的故事叙事、网络媒介的宣传推动及多元的受众需求导向,文化内涵、本体属性和社会职责迭代升级的空间越发广阔,注重体验创造、双向互动、微观叙事式的体验创作态势越发明显。通过传统工艺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时代需求,创新表达范式,做到“内外兼备”,实现知识普及、审美欣赏和文化教育于一体。传播媒介、表达范式的创新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协同化、创新化的发展态势,为传统工艺微纪录片提供了更多的渠道选择、展示空间及路径表达,也为其创新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三)沉浸代入、情感共鸣的显现化

现代数字智能技术的深入影响,“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传统工艺微纪录片传播也日益体现出平台多元化、渠道复杂化、来源多样化态势”[5],传递手段、传承机理及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带来了更加多元的文化业态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表现形态。传统工艺的核心在人化的技艺、“活态”的创造,最打动人心的是其生生不息的手上创作,传统工艺微纪录片成为讲好传统工艺的“时代生活故事”的重要载体,是因为“故事”才最打动人,才会带有高度的受众黏性。只要传统工艺项目本身的“象征符号”不变、“精神内核”不变,表现形式可以也应该多样化、时代化。通过创作主体的个性定制化生产制作,努力让受众群体同步产生生理沉浸或心理沉浸,重构视听叙事模式。沉浸交互的审美体验成为新时代传统工艺微纪录片创作的必然要素,对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价值显现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链接:文态再生创新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场景实践

抓住数字文化崛起的时代机遇,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和传统工艺的时代表达深度融合,智慧融媒赋能,需要精准聚焦新人群、新技术、新动能,精准整合新媒介、新渠道、新形式,有效聚合新实践、新应用、新业态,创新多样内涵、多元形态与多维表达。通过链接内容厚度、渠道效度及媒介亮度,丰富影像解释力、增强影像感染力、提高影像传播力,不断丰富内容体验黏度、契合受众需求向度和引领价值导向效度,实现文态再生,有效创新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场景实践。

(一)强化内容厚度,丰富影像解释力

在5G时代,美学特点决定了多元的审美阐释空间,受众喜好、审美诉求等文化消费态势不断变化,不变的是直抵人心的美好故事叙述。只有不断丰富内容体验的美学风格、叙事形态和视听体验,讲好影像图文“四合一”的故事,才能不断强化受众群体的黏度感,因为“具有黏性的优质内容决定了吸引受众的程度”[6],才可以让传统工艺的符号价值充分显现。通过科学选择拍摄对象、精心编排故事情节、详尽展示技艺流程,重视“起”“承”“转”“合”四大要素,调适“微”与“全”(微纪录片与技艺全流程),实现“情感共鸣”,引发“文化认同”。一是真实内容呈现,在不脱离主题的前提下,运用构图、色彩、音乐、光线等要素呈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在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环境基础上呈现客观真实的影像内容;二是多元方式构建,可以综合利用多种叙事方式,从多角度来叙述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协同运用画面剪辑方式、影视语言、解说词等元素,综合叙事内容、叙事技巧及叙事语言,实现叙事节奏管控、展现创作过程、凸显故事情节;三是整体细节并重,以人为本与以情动人并行,客观记录与故事切入并用,真实展现和美感融入并进,设计好故事情节、使用好叙事风格、运用好画面镜头、调适好字幕配音,综合提升“故事”的说服力。“混搭”与创新,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发掘、展示与传播,让古老技艺再现时代魅力。《我在故宫修文物》《风味人间三部曲》等能够出圈、大火,引发潮流,离不开优质内容的厚重感和强大的影像解释力。

(二)强化渠道效度,增强影像感染力

传统工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有效延展其“文化印记”,不会因自身“文化生存空间”的改变而永久消亡,从而实现特色文化灵魂得到有效传承与保护,有效的展示载体和传播渠道是关键。载体渠道多元化的呈现应用和受众群体多层次的体验需求是5G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随着科技创新发展,新技术、新媒体、新手段为传统工艺微纪录片提供了崭新的呈现方式。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呈现形态应该是融媒化、智能化,二维码、移动直播、智能机器人导读、4D互动、MR/AR/VR技术、AI合成、H5应用……“只要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扫描,就可以让画面‘跳’出来,四维立体成像,给读者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7],有效创建情感生成的情境,实现情境与情感的交融,做到创作者与接受者的“情感共鸣”与融合为一,叙述主体从‘他说’到‘我说’的转变”[8],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和情节吸引力自然而然的实现了升华,其影像感染力也得以极大地强化和传播。通过数字化、融媒化、智能化的呈现形态,传统工艺的文化生态面貌可以更加“大众化”,可以变得更加可知、可触、可感,可以让更多的人群走近传统工艺、认知传统工艺、传播传统工艺,多途径、多维度地激发现代人群对传统工艺的热情力、行动力,《手造中国》《传承》《了不起的匠人》等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三)强化媒介亮度,提高影像传播力

在5G时代,多元化的信息传输通道带来了新的媒介作业模式,这也要求着传统工艺微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和众多的媒介形式融合,形成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微纪录片作为一种备受关注和“流量明星”的傳播形态,多维映像记录社会生活、表达情感诉求,其文化呈现方式是多元包容的。积极融入时代元素,借助现代数字传播媒介,不断强化媒介亮度,构建多元化的媒介传播渠道,尽可能多的引入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开放式的参与微纪录片传播,是创新、分享和传播传统工艺文化魅力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如双媒介情境式体验,运用计算机二维码编码技术,受众群体在观看传统工艺微纪录片时,通过智能手机扫描媒介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播放视频,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四维呈现。还有新奇感十足的“互联网+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4D动画趣味互动呈现、三维立体角色互动游戏闯关,以及AR技术呈现的角色“跳动”解说,极富传播信度、效度与热度。可以给受众群体带来多重感知的愉悦体验,吸引更多的关注与“流量”。借助受众群体的参与互动,有效强化媒介亮度,共同完成叙事功能中开放的人文内涵和独立的意义空间,因时代社会变化引起传统工艺的环境、主体和价值困境,通过微纪录片得以和合、消化,“我们”实现从“身份认同”到“价值互动”再到“情感共鸣”。《守艺人》《指尖上的传承》《舌尖上的中国》等的影像传播力从其观看人数和转发频率可见效果。

三、新效应:业态融合创新传统工艺微纪录片的时代表达

(一)生活化的时代气息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表达

借助智能时代的影像化手段,“科技手段在清晰度、层次性、流畅感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带来了更多逼真的‘写实’体验”。[9]以内容呈现为根本,以技术驱动为支撑,从关系上、情感上拉近与传播对象之间的距离,用影像重建传统的文化记忆,即“从前那个时代里人们曾经所珍重的真挚的相互信任的感情”。[10]通过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探求传统工艺文化形态与现代媒介传播特征的契合点,整合多种传播媒介的聚合效应。微观的平民视角,巧妙地再现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直抵人心最深处的家园记忆,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二)故事化的叙事技巧是“生活之美的国度”的唤新

创作者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来展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技巧让传统手工艺不再单调乏味,增强了微纪录片的观赏性和感染力,符合当今大众的观看意愿和审美需求,有利于传统工艺更好地传播与传承,能够激发受众群体的民族自信,培植文化心理、增进文化认同、唤醒文化记忆,让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融入时代、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与“美好生活”同频共振,再现“生活之美的国度”,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重建。

(三)艺术化的经典再现是充分显现文化自信的彰显

通过视听结合的表达形式,有效塑造空间、表达时间,展现匠人群体的形象、讲述他们的故事、传递他们的情感,以满足受众为中心的人性化影像作品,真实地呈现最接地气的中国故事,在传播普及知识、提升保护意识、认同民族基因、唤醒文化自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运用影像重构文化记忆,使得传统工艺艺术化的经典再现,传统工艺以其鲜明活泼而又生动具体的形象较好地展现了这种力量。这是一次“面向生产实践的文化复兴,突越了传统的技艺复兴,突出了主体意识和地方认同,突显了社区村落等‘文化生态’的整体复兴”[11],可以让外部力量、传统手艺人与地方民众一道,引导文化主体自信、主体认同、主体实践,达到价值理性的跨越,是充分显现文化自信的时代彰显。

结语

在5G智能时代融合互联的新态势下,智能媒体技术为传统工艺的传承途径、保护方式及传播渠道创新了新场景、新链接及新实践。精确地将传统工艺借由影像接入当下,将传统与现代在时空上有效连接,可以传承民族根基、保护文化基因、凸显匠人本色、实现技艺永存;实现传统工艺有效保护、有序传承、有机应用的和谐统一;彰显传统工艺的特色魅力、时代张力及创新动力。不断夯实与厚植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创新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简介】  王 明,男,湖北黄冈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贵州师范学院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

【基金项目】   本文系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贵州传统工艺振兴研究》(编号:19GZYB7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飞越,靳璨.微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途径[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3):73-75.

[2]徐爱华,戴辰.电视纪录片传播力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基于“非遗”纪录片的样本分析[ J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9):158-160.

[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01):78.

[4]张静.非遗题材纪录片《中国手作·木作》的主题表达[ J ].电视研究,2019(07):84-86.

[5]王明.论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电影发展的三大维度[ J ].电影评介,2019(21):100-103.

[6]杨晓丽.5G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的创新路径[ J ].青年记者,2020(05):80-81.

[7]林真珠.动物卡通形象在幼儿科普读物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9.

[8]林颖.电视宣讲节目的融合创新与叙事策略[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6):43-45.

[9]邵雯艷.大众接受视阈下“非遗”纪录片的文本构造[ J ].中国电视,2017(10):23-28.

[10][日]盐野米松.留住手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339.

[11]王明.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工艺品牌传播的创新路径[ 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1):25-26.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纪录片媒介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