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伟志 何湘华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 潮州 521041)
酸、碱化学物质对陶瓷的腐蚀作用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其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等。由于日用陶瓷使用的范围日益扩大和使用条件日益苛刻,探讨酸、碱化学物质对日用陶瓷材料腐蚀作用的主要因素和特点。对提高陶瓷产品质量,扩大产品使用范围有积极的意义。
表1 样品化学成分(%)
本实验选用日用陶瓷应用最为普遍的白云陶、长石质瓷、镁质瓷、骨质瓷四种制品:分别测定其有关性能如下:
①白云陶器:白中泛黄,未瓷化,结构疏松,断面粗糙。②长石质瓷:白色,瓷化,结构致密,断面光滑。③镁质瓷:白色,瓷化,半透明,结构致密,断面呈贝壳状。④骨质瓷:白色,瓷化,半透明,断面细腻。
样品吸水率如表2所示。
表2 样品吸水率(%)
分别从两件同种制品上各部份取下总重约100~200 g的若干碎片,放入研钵中敲砸,并不断地过筛,筛取粒径12~20目颗粒,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几次,置于105~110 ℃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装袋存放于干燥器内备用。
依据GB/T 4738-2015《日用陶瓷材料耐酸、耐碱性能测定方法》。称取1 g试样,在酸或碱腐蚀介质中微沸1 h,将残存试样洗涤、烘干、称重。未被腐蚀的试样重量与原有的试样重量之比,即分别为日用陶瓷材料的耐酸度和耐碱度。
按上述实验方法,测定四种材质样品耐酸度和耐碱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材质林产品耐酸、耐碱性能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长石质瓷耐酸度98.30%,耐碱度96.06%,耐酸耐碱性能好;骨质瓷耐酸度只有66.41%,耐碱度92.24%,耐碱不耐酸;镁质瓷耐酸度99.76%、耐碱度97.96%,耐酸耐碱性能良好;白云陶耐酸度79.34%、耐碱度81.15%,既不耐酸也不耐碱。四种材质的耐酸度的排序为:镁质瓷>长石质瓷>白云陶>骨灰瓷。耐碱度排序为:镁质瓷>长石质瓷>骨质瓷>白云陶。
取烧结程度不同的长石质瓷样品,分别测定其吸水率和耐酸、耐碱性能,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吸水率长石质瓷耐酸、耐碱性能测定结果
结果表明,随着吸水率增加,长石质瓷耐酸、耐碱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10%硫酸腐蚀后形貌(×8 000)电镜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长石瓷 骨质瓷
10%氢氧化钠腐蚀后形貌(×8 000)电镜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长石瓷 骨质瓷
陶瓷中的化学成分经高温反应后,大部分以晶相和和玻璃形式存在,材料中晶相矿物及玻璃的耐酸碱性能,决定了材料整体的耐酸碱性能。
石英(SiO2):无色透明晶体,密度为2.22 ~2.65 g/cm3,熔融温度1 750~1 770 ℃。室温下不与HCl、HNO3、H2SO4反应,是一种良好的耐酸材料。但会被碱溶液慢慢侵蚀。温度升高,石英容易被NaOH、KOH、Na2CO3、Na2SiO3、Na2B4O7侵蚀,如水中溶解了有机物,可形成复杂的硅~有机物分子,使氧化硅的溶解度增大。
莫来石(3AL2O3·2SiO2):无色柱状或针状晶体,密度为3.03 g/cm3,熔融温度约1 870 ℃,具有相当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都表现出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磷酸三钙(3CaO·P2O5):白色六方柱状晶体。密度为3.14 g/cm3,熔融温度1 670 ℃。溶于酸,不溶于水和乙醇。磷酸三钙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晶体结构破坏,因此,耐酸性能差。在碱性条件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耐碱性能较好。
钙长石(CaO·AL2O3·2SiO2):白色板状或短柱状晶体,密度为2.75 g/cm3,熔融温度1 550 ℃。对酸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但耐碱性能较差。
原顽火辉石(MgO·SiO2):白色粒状或板状晶体,密度为3.10 g/cm3,熔融温度1 575 ℃。晶体结构紧密,是一种耐腐蚀很强的矿物,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能力。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无固定熔点。一般的酸(除氢氟酸外)并不会直接和玻璃起反应,而是通过水的作用浸蚀玻璃。因此,浓酸对玻璃的浸蚀作用低于稀酸。在强酸溶液中,钠钙硅酸盐玻璃在开始时的溶解速率比弱酸性溶液快,但溶出玻璃总量还是低的,而且不管硫酸或盐酸,结果都是一样的,说明这种作用和负离子的关系不大。是由于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硅凝胶薄膜,阻挡了酸的进一步腐蚀的缘故。
从图1、图2可以看出,除了玻璃相量少的白云陶外,其它三种产品酸腐蚀后晶相轮廓都比较模糊,推测是有一层薄膜覆盖在上面。在碱溶液中,碱金属离子破坏玻璃的硅氧骨架,使硅酸逐渐溶解在碱溶液中。又不会形成硅凝胶薄膜。因此,玻璃的耐碱能力比耐酸能力差。
在多相体系中,反应总是在介面进行,反应程度与接触面积有关,在溶液中,主要取决于固体的比表面积。吸水率大的陶瓷所含有的气孔数量较多,孔隙度较大,酸碱可以沿着孔隙浸入到内部反应,反应不止在表面进行,与酸碱接触的比表面积较大。空隙的存在会降低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因此,随着吸水率增加,长石质瓷耐酸、耐碱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同材质陶瓷因其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不同,在不同的温度反应后形成不同的多相体系结构,其矿物相、玻璃相的类型和比例都有所不同。其耐酸耐碱性能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长石质瓷的相组成主要为玻璃相(40%~60%),莫来石(10%~30%),残余石英(10%~25%)和少量气孔。长石类原料在高温下产生大量的玻璃相,长石玻璃能溶解粘土及石英原料,并析出二次莫来石,此外高岭土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稳定的一次莫来石晶相。莫来石晶体为纤维状或针状,交织成网络结构,石英颗粒夹杂在莫来石网缝间,并有玻璃相填充,胶结成牢固致密的整体。使长石质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莫来石晶体数量越多,生成的晶体完整,颗粒细而致密,越耐腐蚀。玻璃相和残余石英颗粒不易与酸反应,但易被碱侵蚀,因此,长石质瓷的耐碱度比耐酸度稍低。
镁质瓷的相组成主要为原顽火辉石(50%~75%)、玻璃相(25%~45%)、方石英和少量气孔。其主晶相原顽火辉石(MgO·SiO2)晶体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大量的含镁玻璃相,填充瓷坯晶相间隙,抑制晶体生长及相变的发生,使晶相呈微细均匀分布状,提高瓷坯的致密度,进而提高制品的耐腐蚀性能。因此镁质瓷的耐酸碱能力都很好。
白云陶制品的相组成主要为石英、方石英、钙长石、莫来石等,它烧成温度低(1 000 ℃左右),残留的石英、方石英含量较多,同时玻璃相的含量比瓷器的少得多,一般为25%~30%。钙长石、莫来石晶体的发育较差,结构不致密,气孔占总体积的20%左右,吸水率达25.82%,容易酸碱接触反应,因此耐酸耐碱性能都比较差。
(1)陶瓷的烧结程度越好,气相所占比例越少,耐腐蚀的晶相越高,陶瓷的耐腐蚀性能越好。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调节坯体原料的比例,适当增加熔剂性原料的量,适当提高烧成的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增大陶瓷的致密度;引入矿化剂促进晶相生成,提高耐腐蚀晶相的相对含量等措施来提高陶瓷材料的耐酸碱性能。
(2)白云陶和骨质瓷耐酸性能比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酸性物质侵蚀,出现无釉部位粗糙、吸附颜色的问题,影响美观。应采取满釉包裹,避免胎体接触酸性物质引起污损。
(1)影响陶瓷材料耐酸、耐碱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瓷胎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含越多耐腐蚀的晶相,陶瓷的耐腐蚀性能越好;烧结程度越好,结构越致密,气相所占比例越少,孔隙度越小,与酸碱接触的比表面积越小,其耐酸碱性能越好。
(2)不同材料的陶瓷由于其组成成分、烧结程度不同,其晶相、玻璃相、气相的类型和所占的比例不同,其化学稳定性呈现不同的特点。长石质瓷和镁质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能。骨质瓷耐碱不耐酸,白云陶既不耐酸也不耐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