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奎玲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这段话清楚地表明课程思政最本质的内涵和使命所在,在价值、知识、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知识和能力是载体,价值是灵魂,唯有灵魂才能赋予知识和能力以生命。所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两者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正如一个新事物融入环境需要一段时间,课程思政从2016年首次提出至今仍在不断总结和反馈的过程探索前行。
通过查找文献和实地调研,不难发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课程思政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思政课程边缘化、孤岛化现象较为明显。第二,很多教师不太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它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为什么在课时吃紧的情况下还要进行思政教育。第三,有些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对课程应承担的功能定位不清,各门学科思政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不同学年课程思政知识简单重复、层次递进不明、与学生身心发展匹配度不够。第四,思政因子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枯燥与乏味。传统教学模式未能伴随着学科知识内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同步更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2]。第五,开展课程思政的资源相对薄弱[3],大多以任课教师的已有知识为主,且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开阔眼界、开发资源。第六,有些高职学生存在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缺乏政治理论知识储备等问题,在面对行为习惯、职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时,容易对思想政治学习产生厌学心理, 以致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于以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追根溯源,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维度缺失,即课程思政建设在整体布局上存在着片面化、局部化、短期性、表面性等情况。“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就“思政”谈思政,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该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从高职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统筹规划,构建全方位的思政格局,形成360度思政“大熔炉”,使思政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第二,策略迷失,即各维度下的策略设计缺乏全面性、逻辑性和可行性。构建好的建设维度需要设计一系列恰当的策略进行支撑,以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否则容易使课程思政流于形式,无法深入,影响建设效果。
第三,系统丢失,即各策略实施中涵盖的要素不健全,尚不能形成完整的有机整体,存在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立足以上问题,聚焦高职院校,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例,运用系统思维,本文拟从课程思政建设的高度、长度、深度和宽度四个维度进行策略的构思和设计。
高度设计是若干个“高度”的综合呈现,体现为认识高度、目标高度以及设计规划主体高度等方面。
(1) 认识高度。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但完成“立德树人”的工作仅仅靠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当然不能例外。
(2) 目标高度。开展课程思政,要形成全校“一盘棋”大思政的课程建设体系。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到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应做到“为党育人”与“为国育才”相统一[4]。“管理学基础”课程要把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精神等对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价值认同的要求纳入课程标准,体现为“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目标;同时还应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积累专业技术,体现为“国”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3) 设计规划主体高度。课程思政建设属于系统工程,该工程中学院与专业之间、专业与课程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等都存在着相互的关联,需要系统协调、全面规划,而这项工作已远超个人的力量。同时为了引起学院各参与主体的高度重视,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向长期和纵深发展,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由院校党委书记、院长等上层领导出面进行统筹布局、科学部署,在全院打响“课程思政建设”战斗。
长度设计是指课程思政教育要持续的时间长度。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管理学基础”课堂授课计划一般是一个学期,但是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对学生的引领和渗透不能就此止步,需要不断强化延伸到学生剩余的在校时间,才能让学生将思政元素的“精神养料”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因此,需要预先进行整体规划,并创造性地实行团队接力负责到底制度,才能把课程思政的根基铸牢。
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分解如下:
(1) 建立“管理学基础”课程思政“场景”的时间坐标轴。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找出学生在不同阶段“管理学基础”思政教育元素应用的活动场景,并在坐标轴上按照学期标注出来。
(2) 构建“管理学基础”思政“教学共同体”。课程思政本质上属于跨学科的教学形式。教师学科背景各异,认知结构不同,需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应由主讲教师、指导活动的教师、辅导员及思政理论课教师组成,并进行集体备课、深入交流,找准思政教育与专业培育的内在契合点,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作为跟踪学生成长的行动依据,记录学生的发展轨迹。
(3) 以物化成果为主的评价考核及结果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应用场景相对广泛,涉及学校、社会、家庭等范围,教师不可能伴随始终,更多地需要学生进行自觉践行、自我修炼,此时提交的实践考核报告是检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方式,并且可以将检验结果作为学生评优、入党等的重要参考指标。
深度设计是指思政教育元素应该如何按照专业人才的培养逻辑植入到非思政课程中并引发学生的价值共鸣,其中包括思政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融入点以及成效检测等,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完整闭环,推动思政教育的良性循环。“管理学基础”的深度设计可按如下方式展开:
3.3.1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确定 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确定要先从专业的就业岗位出发,通过对毕业生资格的调研,从中提炼出思政目标,在这基础上研究开发支撑以上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然后分解确定每门课程需要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承担的功能定位,即课程思政目标。其中“管理学基础”从中分解得到的思政目标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3.3.2确定思政育人元素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课程思政目标为指引,全面分析“管理学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入挖掘各部分内容所蕴含的价值底蕴,然后建立思政育人元素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匹配关系,再进行精耕细作,将思政的种子撒播到教学内容的土壤中。本文以课程中第四章“领导职能”内容为例,将育人元素与教学内容进行匹配,见表1。
表1 思政育人元素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
3.3.3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犹如过河所需要的桥或船一样重要。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显示:内容的有用性、学习的真实性、任务的挑战性、环境的社会性和过程的互动性等,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管理学基础”的思政教育可以以此为依据着重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指根据学生知、情、意、行的特点以及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设计抑或创造出符合教育内容的情景与活动,使学生在真切的现实感受中建构认知、抒发情感、形成意识并付诸行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感悟与内化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微电影的拍摄,并在其中体会大局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思政教育理念。
(2)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辩论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其中的价值意蕴。如让学生观看“共和国勋章”授予仪式的视频,感受“唯有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体会这种仪式对人们工作热情产生的激励效果,并使学生产生“制度自信”的认同感。
(3) 案例分析法是指通过选取典型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剖析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并以更为具象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如员工辞职带走商业秘密的案例,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培养其正确的商业道德观。
示例如表2所示。
表2 “管理学基础”思政教育元素深度设计表
3.3.4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载体设计 教学载体是贮存、携带教学信息的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兴趣,从而决定了所承载的思政元素能否顺利抵达学生的内心。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以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5]因此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前进行大量的调查,收集学生喜闻乐见、具有时代感、吸引力、社会热点等基于学生成长实际的话题,然后进行聚焦并形成备课素材;同时立足学生认知图式,尤其是在圈层文化崛起的“微时代”,创设艺术化语境,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以期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然后因势利导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
3.3.5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学内容“融入点”的采撷 这里的“融入点”是指思想政治元素要在合适的时间、通过恰当的知识点顺理成章地流露,而不是生拉硬拽地说教以便达到春风化雨的教学效果。在这期间,教育对象没有感觉自己被“思政”,而是愉悦地接受知识和观念,这需要教师不断揣摩、潜心研究和用心体会。
3.3.6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成效检测 成效检测是课程思政教育情况的实时反馈,也是思政教育查漏补缺的方式。成效检测推动了思政教育的知行合一,使思政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管理学基础”思政教育的检测是通过情感升华和实境践行来进行的。
宽度设计是指思政教育的覆盖面是宽角度、全方位的。只要和学生的成长存在交集的区域都应该是思政教育的范畴,只有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思政教育同频同振、协同发展,形成360度大熔炉式的教育模式[6],确保思政教育无漏洞、无缺口,才能实现育人无瑕疵。同时,广泛采集社会各方可以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优质资源,比如优秀的榜样、典型的案例以及人文景观等,即开门办思政。“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宽度设计具体如下所述。
3.4.1课程思政实施空间上的宽度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是指除了课堂上的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还可以在课间管理、社团管理、宿舍管理中进行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指除了理论上的育人引导,还可以在专业实训、实习、创新创业、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学科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中进行育人。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是指除了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借助网络空间开展思政教育,比如通过教学平台、微信、QQ群等。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是指除了学校里的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还可以在企业实习、家庭教育、社会管理中进行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这需要学校呼吁相关部门采取多种举措净化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形成课程思政工作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3.4.2课程思政资源供给上的宽度 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结合是指除了精神层面思政理念教育,还有校园环境、物质成果方面管理学思政教育。专业之间的结合是指不同专业之间在师资、设备、空间等管理学思政教育所需资源上的共享。院院之间的结合是指不同学院之间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上的共享。校校之间的结合是指不同学校之间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上的共享。校内外间的结合是指校内与校外,如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上的共享,可以邀请社会上的管理大咖、卓越的领导者、社科理论界专家、企业劳模和技能大师等来学院做讲座、报告等。
从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出发,追根溯源,对症下药,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例,创造性地从课程思政建设的高度、长度、深度以及宽度四个方面进行“四维”策略设计,完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规划和具体部署,使之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导航图,指引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达到育人成效。